作者: 龚 政 龚大伟 刘静江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9期
龚 政 龚大伟 刘静江
以昂谱(RMP)分析模式为基础,对南昌市水域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在R性和M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南昌市水域旅游产品定位为3大主类6个亚类,融观光、休闲、科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体系,并提出具体的水域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一、水域旅游资源与RMP理论内涵
(一)水域旅游资源
水域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旅游资源、湖泊旅游资源、瀑布旅游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和泉旅游资源。风景区水域旅游资源主要有5方面的旅游功能,分别是审美功能、疗养功能、品茗功能、娱乐功能以及陶冶功能。
(二)RMP理论
1999年,旅游学者吴必虎提出了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昂谱(RMP)分析理论。该理论是指在区域旅游开发中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resources analysis)和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并最终提出旅游产品为核心内容的既体现地方资源特色,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旅游产品的旅游规划理论框架。
二、R性分析
作为江西山水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昌水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见表1),融水域景观和水文化景观于一体,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独特魅力。
三、M性分析
就国内现状而言,我国以中短途的观光旅游产品和周末短途度假旅游产品为主,此类产品弹性小,而远途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弹性大。目前,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选择仍将集中在中短途观光和城市周边近程度假。
南昌市水旅游资源多位于市内或城郊,城市定位为“中国水都”主打“亲水、乐水”的水文化,辅以开发水域观光的旅游产品,配合近郊山水休闲体验。南昌市水旅游产品的聚集优势满足了游客短途及周末都市观光的需求,对游客吸引力较大,而中短途观光旅游为旅游需求的基本层次,弹性较小。
因此,南昌市水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点突出水文化,打造水域观光,水上娱乐系列产品,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和层次,增加游客的体验度和参与性。
四、P性分析
(一)旅游产品
根据南昌水旅游资源的特点,结合其潜在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可将其旅游产品定位为3大主类6个亚类(见表2),融观光、休闲、科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体系。
(二)旅游产品开发
1.挖掘历史线索。历史水域景观系统体现南昌悠久的时间线索,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或见证者。南昌应突出和深挖象湖灌婴广场、赣江滕王阁、梅湖山人三大水域景观。
2.确立“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理念。“鄱湖明珠”旅游理念指明南昌旅游开发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带领鄱阳湖地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中国水都”旅游开发应秉承“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理念,综合运用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设一个“水量充裕、水质优良、水系健康、水城交溶、水景相益、人水和谐”的“现代文明都市”。
3.构建空间水域景观系统。构建中的南昌水域(风光)旅游景观的空间系统,从布局层次上观察,由三个布局层次的水域景观群落组成:最外层为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体验产品、汪山水库遗址遗迹类观光产品、瑶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的水上专题旅游产品;其次南昌二环线旁的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象湖湿地公园、山人梅湖景区、天香园(候鸟公园)等重点景区的观光景区;最内层为青山湖风景区、赣江公园以及散布市内地的四湖。南昌市内外三层水域景区,并非是旅游空间布局,空间水域是由赣江和抚河与玉带河串联而成。
在构建南昌新水域景观时,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用主要精力去建设南昌“一湖、两岸、三横、四纵、五连通”的水系连通工程、候鸟保护工程。因此,南昌水域旅游开发的重点是把主要水域赣江、象湖、青山湖、艾溪湖全面串联起来,实现船在城中游,鸟在城中飞的梦境,让南昌成为的休闲宜居城市。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