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型无线局域网组成与应用研究

小型无线局域网组成与应用研究

来源:花图问答
有线电视技术 协议中,是由一种称为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的协议来完成调节,而在802.11无线局域网 程是完全透明的。 4.2 802.11b 通信、互联网技术及应用 大数据报进行重新组装,对于上层协议这个分片的过 协议中,冲突的检测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问题称为 “Near/Far”现象,这是由于要检测冲突,设备必须能够 一802.1 lb在无线局域网协议中最大的贡献就在于 它在802.11协议的物理层增加了两个新的速度: 边接收数据信号一边传送数据信号,而这在无线系 统中是无法办到的。鉴于这个差异,在802.11中对 5.5Mbps和1 1Mbps。为了实现这个目标,DSSS被选作 该标准的唯一的物理层传输技术,这个决定使得 802.1lb可以和1Mbps和2Mbps的802.11 DSSS系 CSMA/CD进行了一些调整,采用了新的协议CSMA/CA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或者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分布式协调功能)。 统互操作。最初802.11的DSSS标准使用11位的 CSMA/CA利用ACK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也 就是说,只有当客户端收到网络上返回的ACK信号 后才确认送出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目的地。CSMA/CA chipping—Barker序列将数据编码并发送,每一个1 1 位的chipping(码片)代表一个一位的数字信号1或 者0,这个序列被转化成波形(称为一个Symbo1),然 通过这种方式来提供无线的共享访问,这种方式的 ACK机制在处理无线问题时非常有效。然而不管是 对于802.1 1还是802.3来说,这种方式都增加了额外 的负担,所以802.11网络和类似的Ethernet网比较总 是在性能上稍逊一筹。 后在空气中传播。这些Symbol以1MSps(每秒1M的 Symbols)的速度进行传送,传送的机制称为BPSK (Binary Phase Shifting Keying),在2Mbps的传送速 率中,使用了一种更加复杂的传送方式称为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ing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 无线MAC层的另一个问题是“隐藏终端”问题。 两个相反的工作站利用一个中心接入点进行连接,这 两个工作站都能够“听”到中心接人点的存在,而互相 之间则可能由于障碍或者距离原因无法感知到对方 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802.11在MAC层上引入 了一个新的Send/Clear To Send(请求发送/允许发送 QPSK中的数据传输率是BPSK的两倍,以此提高了 无线传输的带宽。 在802.1 lb标准中,一种更先进的编码技术被采 用了,在这个编码技术中,抛弃了原有的11位Barker 序列技术,而采用了ccK(c0mp1ementary Code Keying, 补码键控)技术,它的核心编码中有一个由64个8位 协议)选项,当这个选项打开后,一个发送工作站传送 一编码组成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的数据有特殊的数学 特性使得他们能够在经过干扰或者由于反射造成的 多方接受问题后还能够被正确地互相区分。5.5Mbps 使用CCK串来携带4位的数字信息,而11Mbps的速 率使用CCK串来携带8位的数字信息。两个速率的 传送都利用QPSK作为调制的手段,不过信号的调制 速率为1.375MSps。这也是802.1 lb获得高速的机理。 个RTS信号,随后等待访问接人点回送RTS信号, 由于所有的网络中的工作站都能够“听”到访问接入 点发出的信号,所以CTS能够让他们停止传送数据, 这样发送端就可以发送数据和接收ACK信号而不会 造成数据的冲突,这就间接解决了“hidden node”问 题。由于RTS/CTS需要占用网络资源而增加了额外的 网络负担,一般只是在那些大数据报上采用(重传大 数据报会耗费较大)。 最后,802.11 MAC子层提供了另外两个强壮的 为了在有噪音的环境下能够获得较好的传输速 率,802.1lb采用了动态速率调节技术,允许用户在不 同的环境下自动使用不同的连接速度来补充环境的 不利影响。在理想状态下,用户以11M的全速运行, 功能,CRC校验和包分片。在802.11协议中,每一个 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报都被附加上了校验位以 保证它在传送的时候没有出现错误,这和Ethernet中 通过上层TCP/IP协议来对数据进行校验有所不同。 然而,当用户移出理想的1 1M速率传送的位置或者 距离时,或者潜在地受到了干扰的话,这把速度自动 按序降低为5.5Mbps、2Mbps、IMbps。同样,当用户回 到理想环境,连接速度也会以反向增加直至11Mbps。 速率调节机制是在物理层自动实现而不会对用户和 其它上层协议产生任何影响。 4.3 802.11a 包分片的功能允许大的数据报在传送的时候被分成 较小的部分分批传送。这在网络十分拥挤或者存在干 扰的情况下(大数据报在这种环境下传送非常容易遭 到破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性。这项技术大大减少 了许多情况下数据报被重传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无线 网络的整体性能。MAC子层负责将收到的被分片的 802.1 la协议主要工作在5GHz的频率下,数据 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4Mbps,传输距离在10~100m之 201 3年第6期(总第282期) ● 通信、互联网技术及应用 问;采用了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调制技术,可 以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不过与802.11b协议 不兼容。 有线电视技术 和相移,这会造成信号严重失真。信号带宽中一些频 率干涉使信号增强;而有些频率产生相消干涉,使得 特定频率的信号减弱,甚至有可能消失。 在室内环境下,载波经由不同延迟路径到达接收 802.11a协议凭借传输速度快、受干扰比较少的 特点(因为使用了5GHz工作频率),也被应用于无线 局域网。但是因为价格比较昂贵,且向下不兼容,所以 目前市场上并不普及。 4.4 802.11g 天线会导致信号“溢出”。多路径引发的信号间冲突 (ISI)会引发严重的信号失真;更有甚者,在单一信号 周期内失真情况会不一样。IEEE 802.1 lb协议技术采 用波形称为补码键控(CCK),调制实质是单载波正交 相移键控(QPSK),因而也存在多路径延迟问题。 802.1 lg的最大优势是覆盖地域和吞吐率,它采 用T作于2.4GHz频段的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 802.1lb采用信道均衡技术解决多路径引发的ISI问 题,但要增加信号中继,而且其中复杂的均衡器设计 会影响到系统性能。 技术,与如今广为配置的802.1lb设备保持了后向兼 容性。OFDM最初是作为IEEE 802.1la标准的一部 分应用于WLAN;802.1lg T作于2.4GHz频段,对室 相对于单载波系统,OFDM系统不采用补偿办法 来消除多路径引发的ISI问题。OFDM脉冲具备保护 间隔,可将其视为包含冗余信息的信号前缀,在接收 器一方可丢弃而不影响正常的信号解码。设置此保护 间隔为OFDM系统的最重要特性。保护间隔比一般延 迟路径的时间都要长,802.11a/g为800ns,接收器很 内WLAN环境来说,低频率具备更好的传播特性,因 而地域覆盖要比802.1 la设备广。 尽管业界对IEEE 802.1lg协议技术仍存在纷 争,但相对于目前其它WLAN技术而言,其高数据率 和远距离传输能力是毋庸置疑的。_T作于2.4GHz频 段的OFDM波形技术具备的有效组合能力和极强的 穿透能力,令其他WLAN技术望尘莫及,因为它能以 单一AP实现整个室内环境下的高吞吐率覆盖。 在企业和公众接入网应用领域,802.1lg与 802.1 la各有千秋。802.1 la丁作于5GHz频段,具备更 容易在信号内容中识别并将其舍弃。而且,OFDM原 来应用于802.1la系统中,“移植”到2.4GHz频段将 有利于保持与传统802.1 lb设备问的兼容性。 802.1 1 WLAN系统采用的主要信道共享机制为 CSMA/CA(载波监听多路接入/冲突避免),即“会话前 监听”机制。其中每个节点负责监听传输,它处于基本 服务集(BSS)中,服务集包含一个接入点(AP)和所有 相关客户端。这就引发一个问题,802.1 lb无线信号将 无法监听到采用OFDM的802.1lg信号。 802.1lg采用所有802.1 1信号都能识别的传统 多信道,因而能提供可伸缩性访问。在企业和公众接 入网应用方面,可通过安装更多AP来补偿地域覆盖 方面的不足。但在室内组网方面不符合成本效益;而 且很多情形下企业网对传输距离要求很高,这种情况 下802.1 1g基础架构必然成为首选。理想的方案是低 成本的双模式(同时支持802.11a和802.1lg协议)客 户端,这样企业用户就能在802.1la与802.1lg AP问 实现无缝漫游。 尽管在实际应用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但IEEE RTS/CTS(请求发送/允许发送)应答方式解决了这一问 题。在802.1 1网中,所有节点应在AP接收范围内,但 有可能无法相互识别,这时采用RTS/CTS机制能明显 减少冲突。802.1 lg正是采用这类机制实现与802.1 lb 问的互操作。运用RTS/CTS机制,802.1lg AP能对传 统无线设备进行监控,如果没有发现传统802.1 l b设 备,则舍弃RTS/CTS信号,吞吐率也随之提高。 远距离地域覆盖: 802.11g在现行WLAN技术中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 的。OFDM技术具备的高数据率和极强的多路径冗余 能力,使得遵循802.1 lg协议技术的无线设备能够实 现高数据率传输和远距离地域覆盖。 OFDM缓解信号衰耗: 在当今WLAN应用中,OFDM被认为是最佳波形 技术。众所周知,对WLAN设备设计者来说,要解决 的最大难题是多路径传输中的信号衰耗问题。在室内 如上所述,OFDM波形技术特别适合于室内 WLAN应用。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传输距离跟波长是 成正比的,因而采用工作于2.4GHz频段(波长较长) 的OFDM技术,传输距离比工作于5GHz(波长较短) 频段的类似系统要远。当然这是在自由空间的情形, 在应用于室内如家庭或办公室时,情况会略有不同, 环境,信号可从多个方向抵达天线。由于每条传输路 径的距离不一样——最大可达数百英尺(近百米),因 而不同信号从发送器到接收器会有特定的时间延迟 但低频率仍有传输距离优势。 ● 201 3年第6期(总第282期) 有线电视技术 通信、互联网技术及应用 从无线传输角度来看,在多数室内WLAN应用 (3)监视系统 系统中,大部分无线信号都得穿透墙壁,并绕过家具 一般位于远方且需受监控现场之场所,由于布线 或其它障碍物。 之困难,可藉由无线网络将远方之影像传回主控站。 (4)展示会场 5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与应用范围 诸如一般的电子展、计算机展,由于网络需求极 高,而且布线又会让会场显得凌乱,因此若能使用无 5.1 网络拓扑结构 线网络,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对于不同局域网的应用环境与需求,无线局域网 可采取不同的网络结构来实现互联。 6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的优势 网桥连接型:不同的局域网之间进行互联时,由 于物理上的原因,若采取有线方式不方便,则可利用 (1)安装便捷 无线网桥的方式实现二者的点对点连接,无线网桥不 一般在网络建设中,施 】:周期最长、对周边环境 仅提供二者之间的物理与数据链路层的连接,还为两 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布线施T工程。在施工过程中, 个网的用户提供较高层的路由与协议转换。 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而WLAN最大的优势 基站接人型:当采用移动蜂窝通信网接入方式组 就是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T作量,一般只要安装 建无线局域网时,各站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基站接 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设备,就可建立覆 入、数据交换方式来实现互联的。各移动站不仅可以 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通过交换中心自行组网,还可以通过广域网与远地站 (2)使用灵活 点组建自己的工作网络。 在有线网络中 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 交换机接人型:利用无线交换机可以组建星型结 点位置的。而一旦WLAN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 构的无线局域网,具有与有线交换机组网方式相类似 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的优点。在该结构基础上的WLAN,可采用类似于交 (3)经济节约 换型以太网的工作方式,要求交换机具有简单的网内 由于有线网络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规划者 交换功能。 尽可能地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预设大 无中心结构:要求网中任意两个站点均可直接通 量利用率较低的信息点。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 信。此结构的无线局域网一般使用公用广播信道, 计规划,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而WLAN MAC层采用CSMA类型的多址接人协议。 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5.2应用范围 (4)易于扩展 (1)大楼之间 WLAN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 大楼之间建构网络的连接,取代专线,简单又便宜。 择。这样,WLAN就能胜任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 (2)企业 域网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像“漫游 当企业内的员工使用无线局域网络产品时,不管 (Roaming)”等有线网络无法提供的业务。 他们在办公室的任何一个角落,有无线局域网络产 参考文献 品,就能随意地发电子邮件、分享档案及上网浏览。 …《网络工程师培训教程》A (上接第58页) 互动、宽带业务和移动智能终端点播、直播的需求,实 机顶盒配置如图13所示。 现广电融合创新业务,将继续促进现有业务的用户规 模和价值提升,为广东有线网络管理和业务发展打下 5 结 论 了良好的基础,使在 网融合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在三网融合的严峻形势下,业务的创新和产业的 [1]DHCP技术,WWW.huawei.eom n 发展,极其关键。广东有线应用0ption60和CNR技 [21 RFC 2132:DHCP Options ant]BOO I'P Vendor Extensions,WWW.ietf.org 术,推出带有WiFi功能的机顶盒,同时满足用户高清 【3]Cisco Network Registrar 7.0说明书,www isco.colnA A 201 3年第6期(总第282期)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