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摘要】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高等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要发挥高校的重要作用,通过知识、情感交流,文化感染等方式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 方法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和设计。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舞斗志、振奋精神。
高等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殿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已成为各种思想的集散地,成为各种思想与我们争夺青年、争夺阵地、争夺未来的主战场。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是长知识、增才干、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理想信念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改进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探索其新的工作途径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现实状况
当代大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愿意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也更加务实,不愿避开物质空谈精神、离开经济空谈政治、脱离现实空谈理想。他们中夸夸其谈、好高骛远的少了,注重实干、追求实效的多了。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错误文化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断的冲击和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大量涌入,一些的、错误的和愚昧的东西搀杂其间。少数大学生已经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想危机;有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消极现象;甚至有的大学生片面追求
享乐,或逃课、考试作弊,或沉迷于花前月下,或推崇金钱万能,等等,意志消沉、精神空虚、行为失范,进而有少数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的敏感时期,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首先,它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指引、导航。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给人指明前进的方向。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诱惑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失去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指引,极易导致道德沦丧、误入歧途。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各种诱惑,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困惑,因而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引导大学生走出困惑之海的导航明灯。
其次,它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助力、推动。在人的一生中,人们往往要面对一些重要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此时,理想信念就成为完成这些使命和任务的强大的内在推动力。恩格斯曾说过:“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1]也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主义信念。”[2]
最后,它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精神支柱。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受各种困难的考验、挫折的磨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往往会知难而退、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而具有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的人则能够砥砺意志、锤炼品格,在逆境中奋起。理想信念是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精神支柱。正如江所指出的那样:“历史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3]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挑战,知难而上,加倍努力,才能使自己成才。
“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4]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才能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就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1、强化知识储备,用知识来引导学生
要做好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掌握全面的知识。不仅要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业务知识,也要学习有关经济、科技、法律法规、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包括网络知识在内的现代信息科技,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以理服人,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和教育学生。
2、提高自身修养,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胜于空洞的说教。《论语》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就是人格的魅力。在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一部面向学生的教科书。如果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却做不到,这不仅会在学生中丧失良好的形象,降低威信,更容易让青年大学生反感、厌恶,教育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正身,率先垂范,是人格的魅力和力量的具体体现,对学生的规范带动和典范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3、加强情感沟通,用情感感染学生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倾听学生意见要满腔真情,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要主动热情。深入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和敏感问题,把握学生思想活动的脉搏,关心并想方设法解决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出困难,把是否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健康成长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用真心、真情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魅力。
4、转变教育手段,用赏识态度激励学生
赏识是有效的激励手段。赏识教育是为实践证明了的可以产生巨大效果、能够创造人间奇迹的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特别是当他们有所行动和表现,并出现亮点的时候,要适时、适宜地加以肯定和赞扬,尤其要抓住其闪光点,以热烈的、赞许的、有时甚至是佩服的话语和眼光肯定他、赞美他、激励他。如此,所产生的效果是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对学生健康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有时是极具关键性、甚至是根本性的。
5、丰富校园文化,用文化氛围影响学生
在大学校园里,政治思想工作者要全面地育人,承担起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
责任,同时,校园美化、人文景观等基础设施也应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使整个校园弥漫求真、向善的氛围,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内能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收到环境育人的良好效果。此外,通过组建学生团体和各类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尽管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的教育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加强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引导、教育和帮助,使他们的身心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为社会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有坚定理想和信念的可靠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
[2] :《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3]、[4] 江:《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19、42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