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垦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广东垦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花图问答
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圆园20年第2期广东垦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马晓晓董斌

陶正平丁文峰

张祥会*

渊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袁广东广州510000冤

摘要通过对广东垦区茶叶产业调研袁介绍了广东垦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袁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袁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袁以期为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遥

关键词茶叶产业曰发展现状曰问题曰对策曰广东垦区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渊2020冤02-0234-03广东省位于北纬20毅09忆~25毅31忆尧东经109毅45忆~117毅20忆袁地理位置优越袁雨量充足袁气温适宜袁独特的环境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遥茶叶产业是广东垦区的重要产业之一袁整体效益一直较好袁但规模不大遥近年来袁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和倡导野一带一路冶袁茶叶产业对于垦区农业增效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遥此次对广东垦区渊茂名垦区的新华农场和湛江垦区的华海公司冤茶叶产业发展进行调研袁旨在为垦区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遥1发展现状1.1茶叶种植垦区植茶历史比较悠久袁但随着垦区其他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袁茶叶产业整体在渐渐萎缩遥截至目前袁垦区茶叶产业发展良好的仅有茂名垦区新华农场和湛江垦区华海公司遥1.1.1新华农场茶叶种植现状遥垦区新华农场占地面积为4733hm2

袁以橡胶渊1600hm2

冤尧茶叶渊66.67hm2

冤尧油茶渊600hm2

冤尧水果渊266.67hm2

冤生产为主渊图1冤遥茶叶种植面积占农场总面积的1%左右袁与植茶面积最高时的200hm2

相比减少了67%遥其中袁投产31.13hm2

袁茶叶公司实行野农户+

基地冶的管理模式袁着力打造新一代原生态茶园基地遥该公司已有30多年的历史袁现有年产干茶600t以上园林式茶叶加工厂袁拥有配套设备加工生产绿茶尧红茶尧乌龙茶[1]遥

林木13%水5%果其他34%油13%茶茶1%叶橡胶34%图1新华农场产业结构1.1.2华海公司茶叶种植情况遥2015年茶园面积190.4hm2袁

作者简介

马晓晓渊1988-冤袁女袁广东广州人袁硕士袁农艺师袁讲师遥研究方向院作物遗传育种与收稿日期*栽培遥2019-08-27通信作者

234开放科学渊资源服务冤标识码渊OSID冤

其中云南大叶种150.1hm2袁金萱10.7hm2袁金观音3.5hm2袁英红9号0.7hm2袁鸿雁12号3hm2袁福鼎大白2.6hm2袁新品种19.8hm2渊图2冤遥生产茶叶以蒸青绿茶为主袁以红茶为辅袁

产量240t袁销售收入900万元遥其中袁生产茶叶品牌有野雄鸥冶野勇士冶蒸青绿茶遥华海公司茶园生产基地被农业部授予野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冶袁生产的野雄鸥冶野勇士冶蒸青绿茶斩获野中国名牌农产品冶野绿色食品冶野有机食品冶野广东省名牌产品冶野广东省著名商标冶等各项殊荣遥

160140金萱120金观音英红9号鸿雁12100福鼎大白新品种80云南大叶

6040200

201520162017年份

201820192020图2华海公司茶叶产业现状及计划从华海糖业公司产业结构渊图3冤可以看出袁茶叶产业只占该公司总面积的2%左右袁相比最高植茶面积666.67hm2相比袁产业萎缩近70%遥

其他22%林16%木菠萝13%

尧香蕉林木12%甘蔗32%橡胶3%茶叶2%图3华海糖业公司产业结构1.2茶类结构中国六大茶类广东垦区基本都有袁以绿茶尧红茶尧乌龙马晓晓等院广东垦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茶为主遥新华农场茶类结构以红茶尧橘红茶尧观音绿尧铁观音为主袁华海公司茶类结构以红茶尧绿茶为主遥1.3

茶叶品种结构垦区植茶最早从海南尧云南引种琼福云6号尧福鼎白叶等袁由于土壤问题袁产量极低袁引种失败遥自2000年开始成功引进少量的台茶袁以金香尧翠玉为主袁2004年引进云南大叶种袁经过几十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云南大叶种尧金萱尧翠玉尧黄观音尧金观音尧黄金桂为主的茶叶品种袁其中云南大叶种占87%袁金萱占6%遥1.4

新华农场植茶面积68hm2袁投产面积31.1hm2袁年产干茶叶产业经济效益1.5茶叶加工工艺现状垦区茶叶加工业发展迅速袁主导性优势日益显现遥生产方式上袁初制茶加工基本保留着传统工艺方式袁现代加工体系及深加工比重小袁精深加工增值滞后遥在产业上袁垦区茶叶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袁与福建尧云南等龙头企业还有不少差距袁且加工技术滞后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2]遥

广东省茶叶外销历史超过千年袁随着国家倡导野一带一路冶的实施和海外华侨的思乡情结袁垦区茶叶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遥且随着消费人口越来越多样化袁要求环保尧安全尧特色袁势必会为垦区茶叶产业带来巨大机遇遥在这种背景下袁垦区茶叶产业链延伸袁加工技艺创新需求迫切遥1.6人才队伍情况通过对2个垦区茶叶产业人才队伍调研发现渊图4袁以新华农场为例冤袁二者存在共性问题院一是从事茶叶产业生产女多男少曰二是职工年龄偏大曰三是职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遥

渊元窑kg冤

-1

茶30~40t袁茶园经济效益400万元以上袁效益达到30%左右遥华海公司有茶园212.9hm2袁生产上以蒸青绿茶为主袁以生产红茶为辅袁2014年产茶叶258.3t袁销售收入999万元遥

茶青分级标准及单价如表1所示遥

表1

种类茶青分级标准及单价目前袁垦区茶叶产业极度缺乏茶叶的专业及推销人才袁再加上茶园的机械化程度比较低袁劳动成本居高不下遥2

2.1茶树品种退化袁良种覆盖面小广东农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引进福云六号等无性系良种袁后续引入铁观音尧金萱尧翠玉等乌龙茶优良茶种袁有效地推进农垦茶叶良种化进程遥但茶园绝大多数是衰退茶园或衰老茶园袁品系退化袁茶叶产量低袁茶青质量差袁

40岁以下

4%一级青二级青三级青绿茶标准1芽1叶1芽2叶1芽3叶初展单价5.63.52.0

小叶种单价6.14.02.5乌龙茶标准1芽2叶1芽3叶1芽3叶初展

单价3.02.11.5

注院淤不符合评定标准叶片的茶青不能超过5%袁否则降级曰于生产特

种茶所需优质品种茶青质量标准可由茶叶公司会同企管科根据生产季节确定曰盂小叶种指龙井类系列和桂绿系列品种遥

ab40~50岁20%特级青单芽18.0

存在的问题c高中3%大专8%中专10%男职工31%女职工69%50岁以上76%初中79%注院a要职工性别结构曰b要职工年龄结构曰c要职工文化结构遥

图4新华农场茶叶产业人才队伍情况无性良种少袁茶树良种覆盖面小遥随着茶产业发展袁尽管2个企业逐步意识到茶树品种改良的作用袁但由于企业生产效益差袁面临资金紧缺的现状袁企业无法对茶树良种尽心投资改良袁且即便少数单位小规模引入优质茶种袁也因投入尧管理不到位而使新茶园规模尧良种普及率低袁造成茶叶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3]遥2.2

茶叶生产经营分散袁产业化水平低材料的收购和成品的销售与定价实行统一原则袁保证了垦区内茶叶产品的稳定性袁但对茶厂的硬件设备袁产品加工工艺以及茶园的投入资金较少袁导致茶园退化袁茶叶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尧品牌效应薄弱等问题袁这些是制约垦区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遥

2.3茶叶科技含量不高袁产品质量偏低广东农垦有机茶发展起步相对较晚袁虽然茶叶精加工方面得到大力发展袁但由于各个企业发展起点不同袁有些企业存在设备陈旧尧技术含量低尧卫生状况差等问题袁导致产品质量低曰茶叶产销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袁主要采取小农经营模式袁茶叶生产标准难实施袁更难达到生产标准统一袁农药残留等问题很难控制遥广东省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农药残留量超标尧有毒有害元素污染尧有害微生物污染尧灰分超标尧粉尘污染尧人为添加色素和香精等方面袁而茶235

广东农垦集团管辖的茶叶公司仅有2家袁且其生产经营分散尧规模小尧效益差尧管理差尧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及茶叶产业化生产率低下袁致使茶叶的品质不稳定遥在茶叶产尧供尧销等环节中袁市场开拓尧营销等相对落后袁且中间环节过多袁公司规模较小袁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较差遥在实际运行中袁公司与基地尧农户各环节的统一协调机制由于利益尧关系没有理顺而存在较多问题遥对垦区内茶叶的生产加工尧原农村经济学叶进口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袁由于自身不产茶或者产量较少袁制定进口茶标准要求带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倾向袁严重制约我国茶叶的出口遥

另外袁茶叶加工缺乏精细加工和技术创新袁导致产品品牌档次较低袁品牌数量少袁相似度大袁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2.4品牌知名度低袁重视度不高广东有最广阔的市场平台袁但广东农垦却没有为农垦名茶做一个全面尧实质尧有效的宣传袁未建立起一个品牌遥广东农垦茶叶在省外影响力不大袁在经营上袁由于广东农垦主打甘蔗尧橡胶尧剑麻三大产业袁而忽视了茶叶产业的发展袁广东农垦等部门对农垦茶叶产业的支持尧重视尧投资不够袁茶叶产业的发展没有得到强大外力的扶持和有关部门指导性的支持与规划曰自有品牌不多袁出口企业产品多是贴牌生产遥同时袁广东农垦的华煌尧雄鸥牌绿茶尧勇士牌绿茶等茶叶袁品牌创立时间不久袁知名度也不高袁因而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树立品牌形象遥3.1大力推广良种茶树目前袁茶叶优良品种中已经通过国家审定的有76个袁无性系良种有59个袁虽然我国在优质新茶种的繁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袁但是全国无性系良种覆盖率极低袁仅仅为19%遥这种情况在广东垦区更为严重袁由于资金短缺袁茶树良种推广进程较缓慢袁茶园良种覆盖率依旧很低遥因此袁加快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进程袁对于垦区打造名优特茶叶至关重要遥

此外袁应大力培育茶叶新品种袁新品种在市场中受欢迎程度比较高袁商品价值高袁如金萱品种红茶比云大种价格至少高1倍遥茶叶新品种在季节茶中袁春茶比较畅销袁售价也比较高袁如蒸青绿茶春茶售价比夏秋茶高出1倍多袁因而在茶叶发展中应重点发展春秋季茶叶袁围绕增加春茶产量多做努力遥

3.2提升茶叶产业化水平基于农垦两大茶叶公司生产经营分散尧规模小尧效益差尧管理差尧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及茶叶产业化生产率低下袁致使茶叶的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袁可通过野公司垣基地垣农户冶模式探索袁培育华煌等茶叶科研尧生产尧加工尧营销和品牌等转型升级的旗舰企业曰同时袁大力培育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尧现代加工规模尧现代营销方式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袁提高垦区茶叶产业化程度遥

3.3提高茶叶科技含量袁提升竞争力发挥农业高校尧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机构在茶产业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袁推动产学研尧农科教紧密结合遥重点渊上接第230页冤致富渠道袁获得了野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就近打工冶等数份收入袁让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体系建设带来的实惠袁也为体系的长远发展夯实坚实的群众基础[4-6]遥

[1]崔宁波袁郑雪梅袁于兴业.国外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模式比较及借鉴[J].世界农业袁2018渊8冤院16-21.

现代农业科技圆园20年第2期围绕名茶袁开展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尧茶树良种的选育和繁育尧栽培技术综合配套尧茶叶采摘尧加工机械化和清洁化加工技术尧茶叶精深加工尧茶食品等系列产品研发和夏秋茶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联合攻关袁促进广东农垦茶叶产业转型升级遥创新加工工艺袁精益求精袁努力提高产品品质袁积极探索地区性消费喜好袁做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袁以增强产品竞争力遥另外袁要强化茶农各项技能培训袁培育适合专业化尧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新型骨干茶农队伍遥加快产品多元化开发步伐袁积极开发茶食品尧茶饮料尧茶工业品等新产业袁延长产业链袁提高附加值遥3.4

塑造垦区名优特茶叶品牌首先袁制定茶叶品牌宣传和推介活动遥可根据当地特色制定品牌推介方案袁并且鼓励开展特色推介活动曰鼓励茶叶企业参加国内外茶叶展销会袁增加垦区茶叶品牌的影响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遥其次袁完善并健全市场监督管理机制遥严格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袁有效防止劣质茶叶进入市场曰建立源头追溯机制袁对广垦茶园进行登记尧建档袁建立诚信档案袁有效控制茶叶生产源头遥再次袁推进垦区优秀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袁满足顾客对于茶叶品牌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追求遥

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饮茶日活动袁借助活动扩大茶叶的品牌影响力遥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湛江茶博会袁借助茶博会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目光袁推介新茶品袁扩大影响力袁同时亦可了解同行业的产销情况袁为茶品销售筹备基本信息遥积极参加一些影响力大的茶事活动袁积极融入袁借力发展品牌袁扩大品牌地区影响力遥积极筹划茶事活动袁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及影响力袁带动大众的饮茶兴趣袁亦可推介产品袁如茶叶开采仪式尧春茶上市渊开卖冤庆祝仪式尧茶艺表演尧茶叶品饮尧茶文化节尧有关茶叶的书画展尧摄影活动袁以品牌赞助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渊竞赛冤等遥3.5

发展多元化的茶叶销售渠道一是引导华煌和华海2家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经营网点建设袁依托电商平台开设专卖店袁入驻实体商超袁构建立体式茶叶营销渠道袁加快垦区名牌茶的市场竞争力遥二是探索以销售尧旅游互相促进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袁打造生态旅游茶园袁吸引游客观赏茶园风景袁促进美誉度袁以旅游促进销售袁引领茶叶产业健康发展遥

[1]赵晓罡.陕西茶产业发展研究[D].杨凌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2013.[2]张静.湖南黑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沙院湖南农业大学袁2013.

[3]陈钦儒.安溪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福州院福建农林大学袁2012.

[4]陈桃袁孙剑袁李紫娟.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尧原因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袁2018袁39渊3冤院424-431.[2]刘依杭.新时代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袁2018渊5冤院45-49.

[3]朱慧.湖州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D].杭州院浙江大学袁2014.[4]王向辉.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发展措施研究[J].经贸实践袁2018渊8冤院78-79.

[5]辛岭袁高睿璞.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评价[J].经济学家袁2017渊9冤院73-80.

[6]王定祥袁谭进鹏.论现代农业特征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J].农村经济袁2015渊9冤院23-28.

要求[4]遥

3发展对策4参考文献4参考文献2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