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

2020年~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

来源:花图问答
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憔o) .悴(qiáB. 一霎.(shà)时C.侍) .弄(shìD. 莅临(lì) .

并蒂.(tì)贮蓄chù.

分歧.(qí)粼粼(lín).

)(3分)荫n).蔽(yì沐ù).浴(m匿笑(nì).

祷o).告(dǎ

)(3分)

各得其所 B. 咄咄逼人 D.

发髻酝酿

美不甚收花团锦簇

自做主张截然不同

花枝招展喜出望外

吝啬( .着落( .

lìng ) zhuó)

徘徊i).(huá姊.妹(zhǐ)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嘹亮恍然大悟C. 静谧

油然而生

疲惫不堪淅淅沥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艺术节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C. 这次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D.平顶山公园玉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朵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而且能从3月初持续到4月底,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抒发了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二、文言文积累及阅读:(34分)(一)6、古诗词积累(10分):(1)、(2)、(3)、

(4)、潮平两岸阔,(5)、我寄愁心与明月,(6)、

(7)乡书何处达? (8)

,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洪波涌起。,以观沧海。,山岛竦峙。。

。。

(9)《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俄而..雪骤

))

4分)

(2)撒盐空中差可拟..((4)与儿女..讲论文义(

))

(3)寒雪日内集..(8、翻译下列句子(4分)(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件:

地点:

人物:

等要素。(4分)

10、在这篇小短文中,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3分)

11、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1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

称自己的父亲

三、课内阅读:莫怀戚散文《散步》(21分)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

儿子,后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4、对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忍受,艰苦支持)

B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C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形容水的明净) D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由意思。(意见不一致)

15、下列句子那些是比喻句,是的在后括号内打“√”,不是的打“×”。(4分)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