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来源:花图问答
精品文档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年级三年级

学科语文主备教师叶立敏

第一单元备课研讨

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一个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一篇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大自然优美的风光和可爱的生灵。《燕子》一文描绘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趣。《荷花》描写了夏日池塘里荷花的不同姿态。《昆虫备忘录》介绍了某些昆虫有复眼以及花大姐、独角仙、蚂蚱三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意在唤起学生探究动物的兴趣。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春游去哪儿玩”,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习作要求学生走进大自然,选择一种植物,做一个观察记录卡,然后借助卡片,写一写自己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共设置了四个板块的学习内容。

集体备课意见: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绝句》。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摘抄下来。

4.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和小生灵的感情。

5.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展开丰富想象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进行练笔。6.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单元教学总课时: 13课时

.

精品文档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

课题:1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三首古诗。《绝句》一诗中,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机地组合为一体,从而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住季节转换时景物的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爱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三衢道中》写出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三首诗的共同之处都是将景物描写得清新、自然,让人读后眼前如同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会写本课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3.能说出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以读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诗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作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

1.认读、会写本课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古诗,了解作者及古诗的创作背景。

.

精品文档

课时安排: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二、初读感知

1.听完这首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呀?生介绍完后,师出示课件。

指名学生读。

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念?

(1)你们见过鸳鸯吗?课件出示鸳鸯的图片,看图后再指导读鸳鸯,注意“鸳”是前鼻音,“鸯”是后鼻音。

(2)指导学生书写“融、燕、鸳、鸯”这四个字。

4.这些词语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

6.师范读,出示朗读节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学生齐读。

三、细读感悟诗意1.了解诗题。

师:大家知道诗题的意思吗?与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诗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3.学生交流,老师引导点拨。4.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迟日”是什么意思,谁能说一说?(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你能用一些修饰词来形容这些事物吗?

(3)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

(4)这么美好的春色用诗中的两个字概括就是什么,请大家齐声说出来——丽、香。

5.师引导:“春风花草香”,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小动物也被吸引出来了。

6.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学生汇报不懂的地方,小组内解决。①“融”是什么意思?

.

个人调整意见

精品文档

②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冰冻的河泥早已湿软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

7.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练习把整首诗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

8.指名读、背诵。

四、有感情地朗读,领会诗的意境1.让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这首诗吧。

2.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们,就让它们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默写古诗《绝句》,导入新课

1.学生默写古诗《绝句》,同桌相互修改。2.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特别擅长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书写课题中的“惠、崇”二字。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二、初读古诗,体会诗意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其意思。

2.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3.指名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三、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1.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指导学生书写:芦、芽、短。3.深入古诗想画面。(1)理解“蒌蒿”“芦芽”“河豚”的意思。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肥而美味的鱼,有毒。

(2)抓住诗中具体的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的内容。(3)指名说说古诗的大意。

.

精品文档

(4)诗人从哪些景物中感受到春天的到来?4.全班齐读古诗,试着进行背诵。四、难点探究1.“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小组齐读、开火车读、自由读古诗。2.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一、背诗导入

1.指名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2.全班齐背。

二、自学古诗,初步理解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字词障碍。注意读准“减”的读音和掌握“梅、溪、泛、减”的写法。

3.再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4.自己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三、深入探究,整体感知

1.读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4.反馈自学情况。

(1)经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2)“泛”“添”分别是什么意思?

(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5.体会诗人的心情。(1)“日日晴”写出了什么?(2)体会“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却”字。

(3)正当诗人沿着原路返回时,却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悦耳的鸣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后面两句诗。(学生齐读)

①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填写后两句。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②黄鹂声更增添了诗人惊喜的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4)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喜悦的心情。

6.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背诵这首诗。

四、回顾课文,回答问题,总结提升

1.学完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五、听写下面的词语,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梅子小溪泛尽不减

.

精品文档

板书设计:

景物动物

迟日春风燕子鸳鸯

江山花草飞睡

粗笔勾勒

春光景色美动物显生机

工笔细描

惠崇春江晚景

桃花

蒌蒿

芦芽

河豚

三衢道中补换查看

梅子小溪泛尽不减

教后反思:

.

精品文档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

课题:2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通过对如诗如画般春天景色的描绘,及对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以及对小燕子的无限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3.读记、仿说“剪刀似的尾巴”这类词语.

1~3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培养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2.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然段。

1~3自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收集燕子和春天的图片、音乐。学生:预习课文,标出生字词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课时安排:2

.

精品文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展示课题

师:播放歌曲《小燕子》,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人们都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今天,让我们伴着这美好的春光,一起去欣赏美丽的燕子。(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汇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2.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语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读熟生字词。(重点指出“散”“杆”是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sǎn、ɡān。)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3)指生说说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解读长句

1.细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休憩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活泼机灵、轻快灵巧、姿态优雅)(在交流燕子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谈一谈最喜欢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教师就引导学生交流并理解相应的段落。)

4.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2)这段话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羽毛、翅膀、尾巴)这些部分分别是怎样的?(羽毛乌黑、翅膀轻快有力、尾巴像剪刀)

(3)句子中“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等修饰词有什么作用?(突出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4)尝试说一说类似的词语。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燕子的活泼机灵。(6)尝试背诵第1自然段。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找出难写、易错的生字。

2.小组内交流生字的写法。

.

个人调整意见

精品文档

3.教师重点指导“凑、拂、聚”等字的写法。4.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5.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布置作业

1.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2.和同桌比赛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第1自然段所学的内容。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让我们来进一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二、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天?边读边勾画出有关的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烂漫无比”“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这些词句所描绘的景象。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师范读。

(2)学生尝试读,在头脑中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画面。5.学生根据所描写的景物,想象画面,尝试背诵。三、探究第3、4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燕子飞行的特点。(“斜”写出了燕子的飞行姿势;“横”“掠”“沾”写出了燕子的飞行之快。)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燕子飞行时的欢快。4.教师给出提示,指名学生背诵第3自然段。四、探究第5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语、句子。

2.学生交流,重点赏析“闲散”“纤细”“几痕”等词语。(1)辨析“几支”和“几痕”。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几支”写出了木杆稀疏之美,“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3.理解“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1)这幅图画有趣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3)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为春光平添了生趣。)

4.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抄写优美生动的语句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

精品文档

(要爱护燕子,热爱大自然……)

2.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六、拓展延伸,自由创造

1.学习本课后,每个同学心中都有可爱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用画、写、捏、刻、拍摄等方法。课后我们举办一次“燕子”展览会。

2.“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篇短文。(以上两题自主选择一题完成。)

板书设计:

春天

风花

细雨草

叶子柔柳

光彩夺目

飞行:斜飞叽横掠沾→动态美休憩:小黑点有趣的图画→静态美

教后反思:

.

精品文档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

课题:3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及大自然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特别是读好儿化音和轻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过程与方法】

1.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养成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会认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

2.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体验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2.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荷花的图画,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荷花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等语句。

.

精品文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这是什么花?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荷花》,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是怎样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自悟,完成要求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能认读生字。

2.课件出示本课重点词语,小组内互读,指名读。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4.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三、汇报交流,检查效果

1.同桌互读,听听对方读得是否正确、流利。2.指名读课文,随机指导“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这四个词语的读法。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前两个词语后面有个“儿”,“儿”要读成“r”,后两个词语是轻声词语,词语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2)指名学生读,互读互评。(3)类似词语举例。儿化音:小鱼儿老伴儿轻声:月亮窗户舒服

3.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尝试解疑;在全班交流时提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冒”字为什么用得好?荷叶挨挨挤挤的,荷花怎么会“冒”出来?

(2)“我”怎么会忘了自己在看荷花呢?

4.指名说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四、整体感知,梳理梗概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

(课文写作者在公园的荷花池边看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2.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荷花的样子和姿势。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想荷花。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五、指导写字,加强巩固

.

个人调整意见

精品文档

1.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找出难写、易写错的字。2.师范写“瓣、蓬、势”,并重点指导写法。瓣:中间是“瓜”,不要写成“爪”。蓬:“艹”应将下方的“逢”字盖住。势:上部右边是“丸”,不要写成“九”。3.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尝试背诵第2~4自然段。2.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想一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描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讲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你从“一……就……”中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3.师:这种清香吸引作者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作者的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三、围绕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品词析句,并有感情地朗读1.学生自主汇报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导朗读相关的段落。

(1)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2)谁来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2.讲读第2自然段。(投影第2自然段文字) (1)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2)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①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这样写突出了荷叶绿、大、密的特点。) ②“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了什么?(说明荷叶很密。)

③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3)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①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②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 ③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④出示图片,将图片与文字对应。

⑤如果你想写自己喜欢的植物,你会怎样写?(指名一两个学生说,全班评价。)

(4)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的特点,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的姿态美。那么,作者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

精品文档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①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指名说)试着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②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叶间()。

3.品读第3自然段。(1)过渡:第2自然段写了荷花的三种样子,那第3自然段写的什么呢?谁能说一说。(荷花的姿势)

(2)比较一组句子,哪一句更好?为什么?①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②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第①句更好。怒放的荷花和将要开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花托大,颜色鲜,将要开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儿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哪一种更美,所以作者才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3)你会用哪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这池荷花?(千姿百态) 4.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

(1)师点拨:读第2、3自然段要调动想象,读出荷花的美,要留出想象的空间,语速不宜过快。

如读“有的……有的……有的……”这几句话,可以拉长声调,体现

出荷花姿态的不同;读“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要读出惊叹、喜爱、赞美的语气。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5.学习第4、5自然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用心体会,跟着老师一起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光滑,摸摸那花瓣,

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齐读第4自然段)

(3)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看:一池荷花都在翩翩起舞;听:蜻蜓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重点体会作者想象的神奇和美妙。

(5)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6)齐读第5自然段。四、总结回顾,朗读全文

1.多美的白荷花啊!它纯洁无瑕,摇曳多姿,令人陶醉。让我们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荷花的迷人风采和它带给人的美好想象!

2.熟练背诵第2~4自然段。五、拓展阅读,积累提升

1.写荷花的诗很多,老师搜集了两首,我们一起来欣赏。

采莲曲

.

精品文档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学生自由读,然后积累下来。六、仿照课文,完成练笔

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请仿照这种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板书设计:

闻荷花:清香看荷花

荷叶→挨挨挤挤荷花→千姿百态

无比热爱

想荷花:“我”仿佛成了荷花

教后反思:

.

精品文档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

课题:4*

昆虫备忘录

教材分析;

这是汪曾祺写的一篇关于昆虫的文章,介绍了某些昆虫有复眼以及瓢虫、独角仙、蚂蚱这三种小昆虫的秘密。文章语言生动、风趣,叙述有条理,为学生探索昆虫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字词。

2.默读课文,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笔下四种昆虫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笔下四种昆虫的特点。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昆虫记》的相关介绍。学生:课前收集昆虫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

.

精品文档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请你们来猜一猜这几个谜语吧!2.课件出示谜语。

①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内行。

②身体是个半球形,背上背着七颗星。蚜虫见了最怕它,棉花丰收全靠它。

③后肢发达善跳跃,独吃皇粮有一绝。④两角尖尖毛又长,转身一溜无影踪。3.学生猜一猜。

4.教师相机板书谜底。

5.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刚才的答案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但学了今天这篇课文,你们对这四种昆虫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入了。

6.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完成两个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认识本课生字和词语,注意“蚂”是多音字,在本课读mà。2.检查读课文情况。

(1)指生认读本课生字和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教师及时纠正读错的地方。三、默读课文,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方式标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将昆虫的特征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四、完成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1.出示昆虫备忘录范例,让学生观看、学习。(可以做成一份表格,介绍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作用;也可以选择一张图片,在旁边配备文字说明。)

2.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做昆虫备忘录。

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张和笔,开始做昆虫备忘录。4.全班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五、课堂总结,推荐图书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蜻蜓的复眼、花大姐的种类、能拉小泥车的独角仙、外号叫“挂大扁儿”的两种蚂蚱。其实昆虫的世界远远不止这样精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昆虫,请读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将书中的昆虫加入到你的昆虫备忘录中去。

个人调整意见

.

精品文档

板书设计:

昆虫备忘录

蜻蜓:复眼

瓢虫:漂亮益虫害虫

独角仙:大硬蚂蚱:挂大扁儿咯咯作响

教后反思:

.

精品文档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

课题: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春游去哪儿玩”不仅契合季节的特点,而且也符合学生的心愿,他们会有很多关于春游的想法并且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与同学文明交流,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同时能耐心倾听别人的见解,不打断对方。

2.能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全班投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能表达清楚自己关于春游的想法和理由。

教学难点: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教学准备:

教师:《春天在哪里》的歌带,春天的图片及春天里人们活动的影像资料,相应的表格。学生:思考春游计划。

课时安排:1

.

精品文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出示关于春天的图片及歌曲,学生一边听歌一边欣赏画面。2.教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山清水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你们想不想追着春姑娘的脚步,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美好的春光,寻找春天的乐趣,感受自然的魅力呢?为了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光,我们组织一次春游吧!

3.板书:春游去哪儿玩

4.教师:要去春游,首先得选好地点。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最想到哪儿春游?为什么?

5.抽生汇报,点评。

6.小结:这么多地点,我们到底应该去哪儿呢?下面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地点。

二、分组讨论,确定地点

1.两个小组分发一张表格纸,小组同学协作完成。

发言人地点理由

个人调整意见

,,

小组春游地点: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内成员人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记在表格中。3.出示组内交流要求:

(1)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2)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3)时间为20分钟,时间到小组要把表格交给老师。若时间到而未完成则视为弃权。

4.小组内举手表决最终春游地点(一至两个),写在横线上。5.小组内挑选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6.教师巡视、点拨。三、全班交流,选出地点

1.按照小组顺序,小组代表一一上台介绍春游地点及理由。2.教师将每个小组确定的地点板书在黑板上。3.全班投票评选春游地点。

4.学生统计票数,将票数最高的一个地点圈出来。5.教师小结。四、交际范例

丁欢欢:这次春游我想去爬山。因为爬山不但能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爬山多有意思呀!

徐小英:爬山是挺好,不过我想去农村,我盼望着能去田野踏青,顺便认识认识五谷秧苗。

.

精品文档

张诗琪:小英的想法很好。不过呢,我还是想去公园春游。因为公园现在不仅风景好,而且能玩的设施比较多,比如划船,坐过山车……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根据所挑选的地点设计春游方案。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对方

教后反思:

.

精品文档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

课题: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让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在写之前,可以通过看、闻、摸等方式,仔细观察植物,为自己的植物朋友做个记录卡,然后根据卡片写成一篇习作。习作中还要把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写一种植物,把它的样子、颜色、气味等写清楚。【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记录卡,让学生了解植物朋友的特点,从而言之有物。2.指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对植物有全面地了解。3.通过互评、讲评习作,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热爱植物,保护植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写一种植物,把它的样子、颜色、气味等写清楚。

教学难点:

通过互评、讲评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文。

学生:课前观察一种植物,做好观察记录卡。

课时安排:2课时

.

精品文档

教学过程:个人调整意见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师板书:朋友

师:你们如何理解这两个字?

(预设)生:是人际关系中尤为重要的交际对象。……

师:你知道人类的朋友有哪些吗?(预设)生:植物、动物。

师:举些例子具体说一说,哪些植物是我们的朋友?(预设)生:梧桐树。(预设)生:柳树。……

师:想把你的植物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吗?师板书:我的植物朋友二、欣赏观察记录卡

1.出示教材中的观察记录卡,让学生发现观察记录卡上的内容。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其他

2.随机出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卡,让学生就自己的观察记录卡做介绍。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观察记录卡。三、出示语段,感知写法

1.出示片段: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清香”写出植物的气味。)

2.出示片段: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植物的外形。)

3.出示片段: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详细描写荷花的形态及颜色。) 四、完成习作

1.学生对照观察记录卡和《荷花》中一些描写植物的方法,完成习作。

2.教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真是藏龙卧虎啊!让我用一些好词语形容你们:“漂亮的小笔头”“未来的小作家”“妙笔生花”“文质兼美”“具体生动、真实感人”……用这些词语赞美你们一点都不过分,老师批阅你

.

精品文档

们的习作多次被感动。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讲评课。相信通过上这节课,你们会更爱写、更会写。

二、体验成功的快乐1.榜上有名。

(课件出示:小作者的名字和文章题目)

这些同学的习作语句通顺连贯,都按照这次习作的要求写出了自己的植物朋友,而且字里行间洋溢着喜爱之情。请这些同学拿着自己的习作,来到讲台上,高高地举起来。老师要赠送书签给这些小作家!

师:小小书签寄托着期望,希望你们阅读更多的书,写出更好的文章!2.最具潜质。

还有一些同学的文章很有潜力(课件出示学生姓名),请小作者自己站起来,自信地读出自己的名字。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我看到了你们每个人不同的情感世界和善良的心灵,谢谢你们!

过渡:没念到名字的同学也不要气馁,你们习作中的一个好的句子、一个好的词语、甚至一个运用恰当的标点,都传递着你们内心的真情实感,老师在批改文章的时候整理出一些精彩的句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3.我有闪光点。

(课件出示好的段落以及作者的名字)请作者大声读给全班听,其他同学发表评论。

师:像这样的精彩之笔在你们的习作中还有很多,你觉得自己的习作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具体,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大声地读出来与同学分享。一个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然后给他点评一下。

三、评改典型问题习作,对照自评1.课件出示病文片段。

2.师生共同评价,交流修改。

3.师:在你们的文章中,可能也有写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实感人的地方,也许是一个片段,也许是一个句子。老师相信你们能找出来,自己修改,还可以同桌互改。

4.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完后同桌之间互换互改。四、佳作赏析

我的植物朋友——蒲公英

我喜欢蒲公英,虽然蒲公英不像桂花那样香飘十里,但是它也有其可爱和有趣之处。

它的茎碧绿碧绿的,特别直挺,就像一位士兵。叶子是深绿色的,呈倒披针形。花金黄金黄的。蒲公英开出的花其实不是一朵,而是由很多朵组成一朵,很多花形成一个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都隐藏着一个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个果上,都长着很密很长的冠毛,这些带冠毛的小果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毛茸茸的圆球。这个圆球都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风吹来,蒲公英的种子就被风吹起,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会发芽长大。

蒲公英花的颜色也变化多端。早上,花是绿色的,中午,花是金

色的,到了晚上,花又变成绿色的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花就变成绿色的了。

.

精品文档

每次看到蒲公英,我就觉得我仿佛也是一朵蒲公英,穿着金黄的衣裳,站在阳光中,一阵微风吹来,我的种子就随风起舞,“飞”到其他的地方生根发芽。

我喜欢蒲公英,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飞到哪里,只要有土,它就可以在那里生长。

点评: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植物朋友——蒲公英。描写了蒲公英的茎、花、果,还写了蒲公英花朵颜色的变化,生动形象。更难得的是,小作者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富有趣味。

五、课堂小结(课件出示)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鲁迅

师:老师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希望你们不断修改习作,让自己的习作更具体,更真实,更感人,老师期待你们修改后的作品!

六、布置作业

课后收齐习作,办一期“我的植物朋友”习作专栏。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榜上有名最具潜质我有闪光点

自行修改习作

教后反思:

.

精品文档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