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装注入系统
1.装载低温液体的罐车通过充液软管与充装接口CN-1连接。
2.经充装止回阀CV1 防止液体通过充装接口回流。
3.充装泄放阀SV2 超过设定值释放管路压力。
4.残液排放阀V7 排出充装后滞留在CV1,V1,V2,之间管道内的液体。
5.液体可通过下部充液阀V1和上部充液阀V2 两路管道进入槽内。上部充液可降低储槽压力,下部充液提升储槽压力,采用哪种方式视产线压力而定,
同时打开V1 V2可以平衡压力。
6.除液位计判断储槽内液位外还可通过V4液满指示阀来判断储槽内是否充满液体。
7.充装过程中如储槽内压力过高,可打开放空阀V12向大气排放气体保持要求的储槽压力。
二.排出系统
1.气体排出V19-CN5
2.液体排出V13液体输出阀同汽化器相连接。
3.液体输出阀V18经CN4法兰连接通过保温管路将液体输向实验室。(目前在用输出回路)
三.增压系统
1.打开增压阀V3液体通过压力调节器PCV1设定值,自动控制增压系统液体流量使压力稳定在某一区间内。
2.经增压蒸发器PBC(液体转变成气体的热交换器)气化后通过V11增压回气阀返回到储槽上部气相空间,从而使储槽压力升高。
3.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通过SV3增压泄放阀自动降低增压系统压力。
四.节气回路(经济回路)
1.若储槽用量少或暂停用情况下由于热量传人储槽内液体自然气化,压力超过PCV1设定值致使气体超压泄放造成损耗。
2.这时可以设定压力调节阀(经济阀)PCV2使气相优于液相经过节气截止阀V14(作用把节气回路同储槽气相回路隔离)从V13排出阀排出待压力
下降到PCV2的设定值后PCV2关闭,这时液体从V13送出达到省液目的。
五.安全泄压保护回路
1.分为内筒保护(设定值为16KG)、外筒保护、和管路保护(设定值24KG)。
2.内筒保护:通过SV1A、SV1B安全阀 SE1A、SE1B防爆膜进行双重保护。
3.外筒保护:通过R-2外壳安全泄放阀进行保护。
4.管路保护:通过SV2充装泄压阀SV3、SV5增压泄压阀SV4节气泄放阀分别保护管路。
六.监测计量回路
1.P1为压力表L1为液位计,测量内筒压力和液位。
2.V8液位计气相阀 V10液位计液相阀,通过V9平衡阀来保护液位计不致被单面气相或液相压力压坏。开关V8、V10前先开V9关闭V8、V10后再
关闭V9。
七.真空系统
1.抽真空阀V6外接真空泵对储槽绝热空间抽真空。
2.真空规管VR1测量储槽绝热空间真空读数。
3.真空规阀V5夹层真空空间与大气隔离在通过规管测量真空度时必须打开此阀。
八.日常巡视及基本处理
1.每两小时巡视一次,对压力液位数值进行记录。
2.掌握储槽升压、降压的实际操作。
3.用气量大的情况下要勤清除汽化器的冰霜。对于管道及阀门的解冻只能用水冲严禁敲打。
4.熟知预定氮气的操作流程,了解订货时间段。
5.根据产线生产情况基本掌握1# 2#槽用气规律,特别是2#槽变化大,在对产线估计不足或其他客观情况(罐车半路抛锚或交通拥堵等,未能及时
送到时)通过1# 2#槽之间阀门切换让1#槽给产线供液。(特殊情况应急之用)
九.安全及人身防护
1.由于液氮温度极低不可直接接触于人体皮肤,眼睛会引起严重冷灼伤。
2.在处理阀门、管道附件的滴液和漏气时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防用品。(如护目镜、低温防护手套)
3.若发生重大液体泄漏事故,必须第一时间通知BOC维修人员,切勿盲目操作。保护现场危险区域严禁非专业人员误入上述区域,放空时尽可能
远离现场当心窒息。等待维修人员的到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