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法治建设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法治建设的思考

来源:花图问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甘肃农业 2007年第1O期(总255期) 朱邦禄 (中共临洮县委党校甘肃 临洮 7305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搞好农村社会治 法的适时介入,从而使一些小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演变为刑事 安秩序稳定与良性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 案件严重影响着农村治安稳定。二是侵犯财产犯罪日益猖獗。盗 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窃犯罪分子开始将爪牙伸向农村,拖拉机、电力设施、耕牛等生 一、加曩和宪瞢农村法治t设的意义 产资料以及牲畜、家禽等生活资料被盗现象比较严重。三是一些 加强和完善农村法治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和建设社 社会丑恶现象出现和蔓延,黄、赌、毒、淫秽物品在农村泛滥,赌 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推进农 博风气日盛,并诱发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行为。四是带有黑社 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会性质的团伙在农村呈冒头态势,流氓恶势力抬头,村霸、乡霸 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 不断出现,封建宗教宗族活动十分频繁,宗教信徒队伍不断壮 加强和完善农村法治建设事关农村工作的全局,事关农村经济 大。五是群体性上访事件成为现实重要闯题,当前的群体性上访 发展与社会进步,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治”,使 事件以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静坐形式,干扰群众正常工作和生 经济实力与法治建设同步发展,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 产、生活秩序,并且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加上有的 办事,努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工作的水平。 村干部挪用集体资财,打击报复有隔阂的村民,导致规模较大的 二、农村法治t设存在的问曩与农村治安面临的新态势 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六是家族、派性思想严重,易寻{发群体性事 ㈠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件,凡遇大事家族组织全体出动,只考虑家族利益,不顾群众和 1.农村法治宣传体制不健全,法治教育乏力。目前农村法治 集体利益,加之基层组织薄弱,容易引起派性争斗和地方恶势力 宣传教育体制很不完善,县乡人民政府管辖的司法局、司法所承 的形成。七是自然灾害事故防御能力下降,由于农村人员在日常 担着农村的主要普法任务,大部分村没有成立普法小组,普法宣 生产、生活中安全意识淡薄,致使人为或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时 传教育往往是应付式、运动式、“一阵风”,因而容易流于形式,收 有发生,为新的矛盾埋下了隐患。八是民事纠纷、家庭暴力事件 不到实际效果。 增多,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比较猖獗。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耕 2.农村法治建设开展难,落实更难。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 地的不能再生,人地矛盾突出,山林地界、家庭婚姻、分家分产等 观念淡薄,很难集中起来进行法治教育;开展的“送法下乡”活 民间纠纷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之一,家庭暴力 动,也只是把普法资料送到农民家里;农村有50%左右已审结 犯罪时有发生,一些邪教组织在农村大肆宣讲歪理邪说,发展会 的案子没有得到执行或没有全面执行。由于法治宣传教育不到 员、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诈骗钱财。 位,使得农民对法律条文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断章取义,法治观 尽管出现当前农村上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 念无法得到提高,法治思想在农村的普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的,但只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与物质需 3.农村基层干部执法不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人民群众是 要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分配的不公和不同阶层收人 主体,干部是关键。农村干部是国家法律的宣传者、执行者,理应 水平的差异,城乡差别不断拉大,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大多数 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宣讲国家法律,并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 农民在摆脱贫困以后,已不满足于温饱水平,看到部分农民通过 政。但由于有的干部自身素质较差,对法律学习不深人,理解不 劳动致富及开始享受高消费,使他们产生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 透彻,掌握不准确,再加上个别同志思想动机不纯等原因,从而 强烈愿望,而当消费欲望的膨胀在不能通过正当途径满足之后, 导致其在宣传中“变味”,身教中“走样”,使老百姓对干部失去信 便用违法犯罪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思想意识转变与教育 任,对法律失去信心。 滞后之间的矛盾。近几年市场经济给农村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 ㈢农村社会治安面临的新态势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面 和活力,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作用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 临一些新态势,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一是刑事案件呈上升趋 念,一些人们只注重经济,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把物质利益的 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中也产生了许 获取作为自己的唯一目的;而另一方面农村的教育落后,使部分 多新的矛盾和不安定因素,有的因承包地、排灌水、收种农作物 未摆脱贫困的农民子女辍学,文盲、半文盲不断增加,就更谈不 和住宅基地边界等发生冲突,常常用拳头解决问题,因得不到司 上学习法律知识了,法律意识淡薄者极易铤而走险。三是社会管 GansuNongye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甘肃农业 2007年第l0期(总255期) 理任务的加重与社会控制弱化之间的矛盾。农村土地承包的分 散生产经营方式给农村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矛盾,婚姻、家庭、生 产、生活等民事纠纷大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对肖口弱降低了 基层组织的职能,民事调解组织工作力度不够,矛盾化解不及 时,造成矛盾升级,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治安管理机构主 要把精力、警力放在城市,忽视了对农村警力投放,导致出现部 依法办事的能力,使农村干部自觉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增 强农村干部依法治村的能力。 ㈢完善农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必须尽快加强和完 善农村、农业方面的立法,并特别重视加强执法力度。要广泛、深 入、持久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现有农业法律法规的活动,使之 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 伍,建立起运行有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以保证农村执法工作的顺 利实施;要把强化依法行政作为各级领导的神圣责任,各级政府 分治安控制薄弱环节,治保会、联防队建设适应不了现实斗争的 需要,使农村治安管理失控状态相当突出。四是农村人口增长与 农村土地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农村普遍存在耕地面积减少、劳 动力过剩的情况,农民每年有40%左右的时间在农村终日无所 事事,大批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涌入发达地区成为游民阶层, 由于他们无正当职业,最易受犯罪诱惑,势必给治安造成消极影 响,对社会治安构成潜在威胁。五是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的 需求同落后的农村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农村也需要物质生活 及其农业、林业、水利、计划、财政、气象等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 办事,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特别要强化执法检查,加大执法监 督对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非法抬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挪用生产资金,乱集资、乱收费和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毁占耕 地,破坏资源和农业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案件进行从严处理。 ㈣为农村基层提供法律服务要重视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特 同精神生活相结合,但农闲时间农民除了谈天、看电视,偶尔看 场电影、看场戏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娱乐方式,精神生活的贫乏 更易受赌博等刺激性行为的诱惑,继而引起违法犯罪。 别是基层司法所(办)的作用,加强对日常纠纷的调解处理,教育 农民知法、守法,及时给农民提供法律服务:要发挥基层法院法 庭的作用,人民法庭有对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调解员进行业务 三、加曩完■农村法治建设的基本思路 ㈠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全面提高农民法 律素质要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意 识。要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移风易俗,用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 产品占领农村文化市场,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各级政府司法行政 指导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的法律水平,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法律 服务;要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涉农法律服务队伍,可以在政府的 统筹安排下,在每一个村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农村法律服务咨询 专门人才,建立和健全农村法律咨询和服务系统,以保证各项涉 农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和涉农法律问题的迅速合理解决。 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法律咨询服务,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增 强农民法治观念,使农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农民依法 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特别要把农村广大青少 年作为普法及教育的重点对象。普法的重点内容不仅应包括《宪 C石)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一 是加速两个文明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安定。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适 应当前农村发展的普法教育机制,使农民知法、懂法,自觉地用 法、守法;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农民业余文化活 动等,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村经 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二是大力加 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行政管理功能。要进一步加 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 法》、《民法》、硎法》、 姻j去=》、雠承法》等常用法规;还应包括 农村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企 业法》、《税法》、《选举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这些法律的适 应面广、针对性强,必须要求重点掌握。要讲究普法形式,通过县 党校,以轮训的方式培训干部,对广大党员和乡村干部进行系统 制,强化治保会、调委会的功能,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 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治安联防队、护村护寨队等群防群治网络, 促使农村治安防范组织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防控网络体系。三是 进一步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要对农村各种刑事犯罪活 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盗窃、抢劫、杀人、强奸、伤害等 危害群众安全的刑事犯罪,及时查出严惩侵犯农民合法利益的 的法治教育,要以乡镇司法所和农民夜校为阵地,对广大村民进 行法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墙报、标语等宣传 载体,宣传法律法规,使农民朋友感觉到时刻在接受法律的熏 陶,法律就在自己身边:采 四评一帮”的形式,激励农民自觉 学法、守法:以“严打”为契机,在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打击的同 时,给法律意识薄弱者以警示教育,促使他们学法、守法、用法。 注重普法实效:要实行领导分工包片制度,县级领导承包一个乡 案件。对于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要露头就打,防止其形成气候。 四是建立完善农村调解组织。在建立完善农村调解组织的基础 上,加强业务指导,发挥其在农村第一线积极化解民间纠纷的作 镇的普法工作,乡镇领导包一至两个村,村委、村支部成员包几 个村民组,责任到人,以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联系普法对象 的思想、生活、生产实际,结合当地违法犯罪活动实际案例讲解 法律知识;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职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以 用。五是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中的作用。要将创建农村“文明社区”、“五好文明家庭”、“青年突 击手 等活动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要向农 村妇女灌输农业科技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她们勤劳致营, 提高她们防护意识。教育广大青少年爱国、爱家,远离黄、赌、毒, 及遵纪守法的不同状况,分类进行教育,以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 性、有效性。 ㈢加强农村干部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要在农 大胆抵制封建迷信。 村基层干部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的法治观念和 (见习编辑赵鹏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