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及对策

探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及对策

来源:花图问答


探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及对策

摘要进入21世纪,人们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重视它,按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它,就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对提高我国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存在问题;防止对策

1工程质量的特点

1)影响因素多。建设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决策、材料、机具设备、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工期、工程造价等。

2)终检的局限性。建设工程虽然有竣工验收,但无法进行工程内在的质量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因此项目的终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预防为主、重视事先、事中控制。

3)评价方法的特殊性。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检验批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验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件试块以及有关材料,对于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2建筑工程通常存在的质量问题

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时期,同时也是处在市场竞争不规范,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这是工程质量问题比较多的主要原因。

1)设计质量问题。许多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认为,施工质量应当是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关键,总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工序流程的疏漏问题,在质量管理及隐患造成根源上产生了明显偏差。一些设计研究院设计时,他们多考虑了建筑外观造型、结构形式新颖等因素,考虑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和整改难度等很少,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核定单手续出具也较繁琐。鉴于这些情况图纸会审和工程设计方案的竞选招投标工作,亟待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

2)配套设施及安装工程的质量。在部门组织的质量审查及竣工验收中,问题整改通知上多集中在土建方面,对水、暖、电、智能、电梯、防火、卫生、设备等配套设施检查力度较小,容易被忽略,施工方容易蒙混过关,例如:水压小而导致供应不足、流水不畅管路不通、电线超负荷工作寿命短、窗密封性差漏风漏雨或保温隔声性能不好,给工程交工后住户使用带来极大不便。

3)偏重施工进度,忽视整体计划质量。目前房地产开发商和建设业主为避免工期拖延而尽早回收资金,通常几个班组轮流怍业,加班加点,最终虽然较快地完成

了单位工程乃至整个小区建筑实体的施工并尽早提出交工申请以方便备案和办理房产:但由于其他相关工程来不及施工,许多遗留问题暂时不能处理解决,而用户虽已缴纳足够房款却迟迟不能入住。

3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设计质量不高,考虑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和整改难度等很少。无节点图,细部结构和剖视图不全,图纸会审走过场,设计方案无比较,甚至设计文件无审查。

2)不重视业务培训,干部职工技术素质低。基建单位缺乏掌握建筑技术的干部和管理人员。

3)工程遣价过低、困扰着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的招投标部门提倡竞争,实际低价中标法,谁的造价低,谁就中标。由于工程造价偏低,施工只好对付交工,取点薄利维持企业生存。

4)承包方式不合理。有的施工企业采用层层分包,形成层层克扣,真正到现场施工人员的工程款寥寥无几,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偷工减料来弥补工资不足,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5)建材质量差,把关不严。不合格产品在市场上出售,造成的质量事故为数不少。技术落后,技术装备低下,生产效率低下。

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4.1加强设计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设计文件审查机构、优化施工图纸设计。设计图纸质量高低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好坏,特别是施工图纸的节点图、细部结构、屋面设计、卫生间剖面视图及抗震设计。

4.2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素质

企业的发展主要工作一是市场、二是质量、三是素质,全面提高施工素质,应从以下方面抓起。

1)提高领导素质是工程质量的关键。企业领导素质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提高领导素质,一个好的领导就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领导素质既包括领导成员本身的素质,也包括领导班子集体素质,两者都不可偏废。领导本身素质要好,作为领导班子的整体要团结配合,互相支持,形成企业的领导核心来管理工程质量。

2)提高职工素质是搞好工程的基础,职工在第一线施工,工程质量好坏与职工

素质高低关系很大,搞好技工人员的施工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既要对他们进行应知培训,提高理论知识,又要对他们进行应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还要抓好专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3)在深化改革和企业管理上,要指定质量责任制和原材料检验、工序质量控制、单位工程质量管理等标准和制度,逐步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完善施工工艺、质量、原材料、构件、半成品的计量检测网络,要对技术交流、设计变更、隐蔽工程技术交底,按规范标准施工,随对完善施工技术档案。落实栋号管理责任制,实行样记录等技术资料提出严格要求,使企业内部形成比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要自觉把好质量关,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严格检查监督是确保工程质量有效的办法,搞好工程质量管理不仅要有好的组织形式,还要有严格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方能使工作抓住关键,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检查措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在建立质量监督体系的同时,应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同时在质量管理人员中实行责任制,开展全方位质量监督,即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监督。

5)熟练掌握质量检验方法,严防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工程质量通病是严重影响质量的顽症。如不进行特别医治,是难以根除的。

4.3抓住关键、严格监督

首先是强化监督,实施扩大监督覆盖面,对每项工程都进行严格的核验程序监督,未实行竣工备案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企业的质检员持证上岗。任何一道工序质检员和监理单位都要签署意见,否则不予验收。

4.4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列入重点审查内容,审查报告应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符合情况。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列入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在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说明对质量通病防治的监督情况,实践证明,抓好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4.5严格工程招投标制,择优选用施工单位

当前建筑市场比较混乱,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施工单位甚至将承接的工程层层转包,使工程质量无法控制。为此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必须严格招投标制庋,除深入了解各投标单位的资质、业绩、管理水平外,还应对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企业的现状、资金状况、领导者的水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招投标制的基础上,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招投标制的贯彻落实,要求各地方从大局考虑,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落实廉政制度,加强干伍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坚持择优选择施工单位。

4.6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前提,由于目前建材质量不高,材料性能不稳定,耐久性差,尤其是防水材料质量低劣,导致屋面防水工程质量不稳定。另外,机械化施工质量还不发达,大量靠手工操作,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质量控制较难,因此提高工程质量,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入手,研究开发性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和积极引进推广先进施工设备、施工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5结束语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优质工程可以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减少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费用,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质量低劣的工程,不仅要进行返工,造成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浪费,还会延误建设速度,影响投资效益的迅速发挥,还金造成生产上的长期不合理,或者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严重的更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一流的建设工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