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班音乐教案秋天(7篇)

大班音乐教案秋天(7篇)

来源:花图问答
大班音乐教案秋天(7篇)

大班音乐教案秋天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动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

2、依据对唱词的理解,制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 3、留意与同伴声音和谐全都地唱歌。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气氛。 活动预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会玩音乐嬉戏《秋天》。 3、扫帚一把。 活动过程:

1、音乐嬉戏《秋天》。

幼儿扮成小树叶,教师带着幼儿表演唱歌曲《秋天》。“小树叶”四散地蹲在活动室里,教师扮演扫落叶的人,清扫落叶。师生共同开展嬉戏活动1—2遍。 2、学习歌曲《小树叶》。

(1)倾听教师讲解并描述“小树叶”的故事。教师将《小树叶》歌词编成连贯的故事,让幼儿熟识歌词内容。 (2)欣赏教师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小树叶》。

第 1 页

(3)带着幼儿随着音乐的伴奏念歌词。 (4)教师带着幼儿演唱歌曲。 3、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第一段讲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在空中漂浮,小树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2)带着幼儿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其次段讲解并描述了英勇的小树叶,它在说什么呢?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4)带着幼儿用断顿、跳动的声音演唱其次段歌曲。 (5) 完好地演唱歌曲《小树叶》。 4、探究不同的演唱方法。

(1)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唱? (2)依据幼儿的建议,带着幼儿采纳分男、女声唱第一和其次段等形式演唱歌曲。

在此环节中我是先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落叶》,感知小树叶飘落以及与树叶妈妈之间的亲情,然后再清唱歌曲《小树叶》,让幼儿感知了解歌曲内容。 大班音乐教案秋天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美丽的乐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唱时要表现出喜悦轻快、活泼的心情。

2、通过歌曲教学加深幼儿对秋天的熟悉。

第 2 页

3、激发幼儿的制造欲望。 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通过对美丽乐曲的感受,让孩子加深对秋天的熟悉,同时发自内心的赞美秋天的秀丽。 教学难点:

是在歌曲演唱时符点音符、跳音的正确演唱,及它们在歌曲感情处理中的作用。 活动预备:

秋天美景的图片,视频。歌曲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律动练声

问好:小伴侣好,教师好,小伴侣好,教师好。 二、导入局部

1、小伴侣,教师问问大家,一年有几个季节呀?那有小伴侣能告知教师,这四个季节,终究是哪四个季节呀?

小伴侣真聪明,这四个季节呀有春天,夏天,秋天,还有冬天。那教师问问小伴侣你们喜爱秋天吗?

教师也喜爱秋天,那么,今日呢教师就带着小伴侣一起去找一找秀丽的秋姑娘。下面呀,请小伴侣睁大眼睛,看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呢?〔出示秋天的美景〕

2、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有许多果实都成熟了。秋天多么美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歌声走进秋天去感受一下秋天的秀丽吧!

第 3 页

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多么美》让幼儿视听结合,感受秋天的秀丽及歌曲的演唱心情。

三、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第一段 1、听多媒体音乐《秋天多么美》

2、听完后提问:(1)听到歌里唱了什么?(2)歌里是怎么说的?能确定你们说的跟歌里唱的一样吗?(3)听教师清唱一遍,请你们验证一下:自己刚刚说的话在歌里是怎么唱的,再认真听听看,哪句在前面,哪句在后面?

3、教师清唱第一段。

4、教师唱完后与幼儿商量第一段图谱。幼儿说一句歌词,教师演唱一句并贴出图谱。

5、第一段歌词孩子们有困难不能完好的找出歌词教师在清唱一遍。幼儿找出缺少的歌词图谱。

6、贴好图谱后,教师带着幼儿完好地看图演唱第一段歌曲。 引导幼儿觉察副歌局部两个乐句的相异处。

7、引导幼儿认真听辨后明确:第一处是歌词重复唱两次,其次处只唱了一次。 四、演唱歌曲

秋天这么美,怎样唱出秋天的美妙? 1、师生合唱歌曲

2、同学大声唱,教师小声唱。〔订正附点音符来来来来来来来〕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示范唱,引导幼儿觉察两处来来来来来的不同。

第 4 页

3、再次唱歌第一段,着重唱好附点音符来来来来来来来。 4、分男女唱。 五、舞蹈秋天

小伴侣们唱得这么兴奋,下面让我们站起来放松一下,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一段丰收舞。 1、师生跟着歌曲自由舞蹈。 2、师生围着圆圈舞蹈。 六、完毕局部

秀丽的秋天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踩一踩、听一听,一起感受秋天的秀丽吧!师幼随《秋天多么美》音乐离开活动室。〔让幼儿真正走进秋天,观看秋天的改变、秋天的秀丽。〕 大班音乐教案秋天 篇3 教学目标:

用开心地心情演唱。学习看图谱记忆歌词,体验领唱、合唱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用开心地心情演唱。学习看图谱记忆歌词,体验领唱、合唱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教师:小伴侣,我们去秋游时,看到了什么?秋风吹得棉桃、

第 5 页

稻子、高梁怎样呢?

2、教师完好清唱歌曲,幼儿欣赏。 3、向幼儿介绍歌曲名称,提问歌词内容。 4、教师弹琴范唱,幼儿也可打拍子感受节奏。 二、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好轻声跟唱。 2、幼儿唱第一段。 〔1〕幼儿跟唱第一段。 〔2〕师幼共同演唱第一段。 3、学唱第

二、三段〔1〕教法与第一段相同。 〔2〕师幼完好演唱 一、

二、三段歌曲。

〔3〕提示幼儿用轻快、活泼的心情演唱,也可以自编动作表演唱。

〔4〕1--16节可尝试幼儿领唱或者教师领唱。17-28小节至完毕师幼儿合唱。

大班音乐教案秋天 篇4 设计思路:

由于有了前一节课的学唱作为铺垫,这一节课要让幼儿能在教师的指挥下,自然地与教师和伙伴之间进展接唱。

第 6 页

活动目标

1.知道可通过画图来记忆歌词,并能欣赏和理解歌词。 2.在教师的指挥下能过与教师和伙伴之间自然地接唱歌曲。 活动预备

图谱、高粱和稻子的实物

【评:图谱需分开来画,一句3张画。】 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第一段歌曲

师:听说上节课你们向楼教师学了一首特殊好听的歌曲。题目叫做《秋天多么美》。你们还记得怎么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评:个别句子唱不好,单独拎出来唱;大体唱不好念一遍歌词再唱一次。】师:恩!唱的真棒,给自己鼓鼓掌“啪啪啪啪…” 二、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其次段

1.比拟第一段歌词与其次段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师:上节课楼教师已经告知你们这首歌曲还有其他两段,那么今日呢,我们就来学习其他两段。你们有信念学好它吗? 幼:有!

师:好的!那接下来张教师来清唱其次段,请你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里面唱到的是谁?她在干什么呢?

【评:幼儿第一段没听清唱的是谁,就有必要时清唱其次遍。然后再问在干什么。

唱的时候重点词汇咬字清晰,声调需要加重。】

第 7 页

〔清唱〕

师:歌曲唱完了,你们听到这里面唱的是谁呀? 幼:稻子

师:哦,是稻子姐姐啊,那你们知道稻子长什么样呢? 幼:不知道。

师:今日张教师带来了稻子姐姐,有谁知道稻子姐姐是我们平常吃的什么呀?〔出示稻子实物〕 幼:米饭…

师:是的。答复的真好!表扬你。 师:那你们听到稻子姐姐在干什么呢? 幼:在挥手

师:“稻子姐姐,挥呀把手挥…” 师:还有没有小伴侣听到不一样的地方? 幼:梳头发…

师:哦,梳头发,那你有没有听到她梳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呀? 幼:金色的!

师:你听的真认真!咦?那她的头发为什么是金色的呀? 幼:太阳晒得;秋风吹得;由于秋天到了

师:哦,原来是由于秋天到了,太阳公公把稻子姐姐的头发都晒成了金色,秋风吹得稻子姐姐把手挥呀挥~“你看她,梳着金呀金头发,结出串串金穗穗…”师:这个金穗穗是稻子姐姐的什么呢? 幼:果实,头发..

第 8 页

师:恩,你们都说的很棒,这些金穗穗呢就是他的果实,很像金头发,所以说稻子姐姐梳着金头发。 〔幼儿提到一句、范唱一句,梳理歌词〕

2.其次段范唱其次次,结合图谱师:好的,如今我请你们跟我一起念一念其次段的歌词

3.学唱其次段,加上肢体语言

【评:肢体动作别忘了加进去,有助于熟悉歌词】

4.小结:哦,原来这其次段里面讲的是稻子姐姐在向我们挥手,她呢梳着金头发,结出了一串串的金穗穗。

【评:小结与小结之间过渡的不自然;歌词梳理的不够清楚;图谱放置要整齐,一句歌词至少要3张图谱。】 三、学习第三段歌词

1.师:秋天的田野上,还有高粱姐姐在向我们打招呼,我们一起来听听高粱姐姐在干什么? 〔清唱第三段〕

师:高粱姐姐在干什么呢? 幼:喜红了脸;在舞..;

师:噢,你们的小耳朵听得真认真!那,你们见过高粱吗? 幼:没有~

师:今日呢张教师把高粱姐姐也请来了我们教室。 〔出示高粱〕

师:这就是高粱姐姐,我们爷爷外公喝的白酒就是高粱姐姐经

第 9 页

过长时间发酵酿制而成的。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高粱姐姐喜红了脸嘛? 幼:太阳晒得;秋风吹得;

师:哟,小脑袋真聪明,高粱姐姐在秋风的吹动下、太阳公公的照耀下渐渐成熟了,所以变成了红色。

师:刚刚张教师还听到一个好听的声音说高粱姐姐在跳舞,是哪位小伴侣说的? 幼:xxx

师:哦,我们给他鼓鼓掌,他听得很认真。 那高粱姐姐她为什么要跳舞呢? 幼:由于她喜红了脸; 2.范唱第三段

师:当我清唱时,请你们听听哪些地方是和第一段、其次段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 〔清唱〕

师:第三段里面高粱姐姐在干什么? 幼:红了脸

师:她为什么会红了脸呢?

〔由于秋天到了,高粱成熟了,从青色变成了红色〕 幼:杆头弯下腰 师:为什么会弯下腰呢?

幼:秋天果实成熟;结了许多果实,很重,所以弯下腰 师:恩,答复的真棒!

第 10 页

3.在图谱的关心下演唱不一样的句子

【评:唱之前要说清规章;配班的伴奏需娴熟,主班应与配班协作默契】

4.看完好图谱,师生合唱三段歌曲 〔1〕第一段女生唱主歌局部,男生唱副歌 〔2〕其次段男生唱主歌局部,女生唱副歌 〔3〕第三段师生合唱。 大班音乐教案秋天 篇5 活动目标:

1、会欣赏、会观看秋天的树叶飘落的自然现象,感受秋天的美,有肯定的想像力。

2、学习词汇: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活动预备:

1、外观看秋季风光,进展拾落叶、观看秋虫等活动。 2、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谈话: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改变?交代故事名称。

2、教师讲解并描述故事幼儿能仔细倾听,初步感受故事的内容。

3、一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

第 11 页

〔2〕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3〕学习动词:找出故事里运用的动词,并通过做动作、学说话加以体会和理解。 4、启发幼儿想像。

〔1〕树叶还会落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小伴侣仿照故事的语言进展完好讲解并描述。 〔2〕小伴侣想用落叶做什么?

5、观看落叶。带着幼儿在户外观看秋叶飘落的景象,玩风吹秋叶飘落的嬉戏。 目的:

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动作并合拍地表现树叶飘舞的景象。 3、培育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爱好。 预备:落叶头饰人手一个,落叶等。 重难点:幼儿能自己创编动作。 设计: 1、引入

师:教师今日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 看看,这个小园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树叶〕

树叶怎么都地上啊?〔由于如今是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 是啊,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都要掉下来了,听—— 2、录音机范唱《秋天》

第 12 页

师:秋天真美,那你们知道这小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吗? 〔幼儿商量〕

我们在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师一边洒落叶,一边先念歌词,再唱歌曲。

师:叶子是怎么掉下来的?〔幼儿讲讲:飘下来的,飞下来的,滚下来的等。〕

那我们也来做小树叶,来学学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好吗?树叶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样的?〔睡地上〕

4、幼儿带头饰扮演落叶,仿照落叶的样子。〔放录音2遍〕 师:小树叶,你是怎么落下来的?〔幼儿讲讲〕 5、选择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

师:你们的动作都好美丽!我们在一起做一次! 6、再次仿照动作。〔放录音1遍〕

师:秋天了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离开的树妈妈,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落叶都送回家吧,你们先每人捡一片树叶,看看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7、延长活动:把不同的落叶归类。

落叶有3种,梧桐树叶,广玉兰树叶,小树叶。请幼儿讲出区分后,把落叶送到指定地点。 8、小结:

师:如今这个园子里,又干净,又干净,小落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吧!

第 13 页

9、回教室,完毕。 大班音乐教案秋天 篇6 教学目标:

1.用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的方法,了解什么是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通过倾听与比照,听辨出人声的类别。 3.激发同学学习竖笛的爱好,初步把握根本的持笛、吹笛方法;能用适中的力度、均衡的气息吹奏短音和连音。 教学内容:

1、学习音色的概念,感受乐器的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

3、欣赏5首歌曲,分别听辩出人声的分类。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重点:

音色〔乐器与人声〕的概念与竖笛入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学问:美妙的音色——人声的分类。

2、欣赏歌曲:《牧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老人河》、《夜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第 14 页

二、新课教学:

1、自画秋天的颜色:下面请同学们用颜色来描述一下自己喜爱的秋天,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行〔还可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随便画〕。

2、联想乐器的颜色:启发同学把美术表现的秋天颜色,牵引到乐器音色的听辨上,由视觉到听觉加以感受,播放大提琴、双簧管、小号、三角铁等乐器的声音和图片,师小结“什么叫音色?” 3、听辨乐器的音色,让同学为形容音色的两个形容词“响亮”、“悦耳”找到适宜的乐器〔小号和三角铁〕

4、人声的奇妙:音乐中使用的乐器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而人的歌喉也是一各最为自然的特别的乐器,它也有着奇妙的音色。请同学欣赏纯人声演绎的一首无伴奏合唱《牧歌》,真实地感受到人声的奇妙与魅力,激发同学对合唱和人声的爱好,同时又自然过渡到本课音乐学问“人声的分类”的讲解。

5、了解人声的颜色:童声、男声〔高中低音〕、女声〔高中低音〕。为避开枯燥,每讲解一种都配一个演唱片断,使同学真实体验而又记忆深刻。

6、区分人声的类别:欣赏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老人河》、《夜莺》等的片段后,让同学抢答属于人声的哪一类并填空。设问:你们还能举出男声、女声、童声的歌曲曲名吗? 7、激发唱歌欲望:

1〕让同学尝试用自己的嗓音来任意仿照各种人的音色。

第 15 页

2〕指导同学学会保护自己的嗓子,正确地运用嗓音来和谐地唱歌,唱出自己的美妙心声。 三、小结。 大班音乐教案秋天 篇7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愿意唱歌曲《我们一起摘橘子》,并尝试用动作,接唱、乐器等嬉戏方式表现歌曲,体验合作嬉戏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1. 幼儿参与过摘橘子的实践活动。 2、假设干乐器。 三、活动过程

(一)阅历回忆,创设情景

T:前几天,我们到橘园去了?怎样才能把橘子摘下来呢?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摘橘子,例如:手要转一下,用力摘。) T:今日,我们一起把摘橘子的事编成一首歌来唱一唱。 (二)嬉戏歌曲的探究 1. 探究歌曲

T:歌曲有几句,有哪几个音乐宝宝在唱歌? (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幼儿倾听思索,觉察歌曲中有四个乐句,有do、re、mi三个音乐宝宝在唱歌。)

2、教师边弹边唱师生共编的歌词

T:天气真好,大家快上车预备动身,我们可以怎么说? (引导

第 16 页

幼儿创编歌词:弟弟妹妹快快来,我们一起摘橘子)

T:摘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大家摘得真欢乐,个个脸上笑哈哈。) 3、幼儿边动作边说歌词

(1)教师引导幼儿把欣赏时听到的歌词,用语言表达。 (2)幼儿倾听歌曲旋律,边拍手边念歌词(按歌曲旋律节奏拍手)。

(3)师生共同边拍腿边念歌词:左右腿交换拍,即念第一句拍左腿、其次句拍右腿,依次类推(同样按歌曲旋律节奏拍腿)。 (4)幼儿边拍腿边念歌词。

(5)幼儿尝试把歌词装配到歌曲旋律中。

T:如今我们可以把弟弟妹妹摘橘子的事情学着唱出来。 T:这里的橘子摘完了,再换棵橘子树。(引导幼儿从C调升为D调,再引导幼儿学唱,并提示音准。又如:“看啊,前面有个小山坡,山坡有点高,上面有棵最大的橘子树。”以D调渐渐半音向上上升,让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合作嬉戏 1、加上拍手跺脚的动作

T:我们一起摘橘子,你们边唱歌边拍腿摘橘子,教师为你们加油鼓劲,你们看我是怎么为你们加油的。

幼儿拍右腿:弟弟妹妹快快-来,我们一起摘橘-子。 教师动作:(拍手) (跺脚)

第 17 页

幼儿拍左腿:大家摘得真快-乐,个个脸上笑哈-哈。 教师动作:(拍手) (跺脚举臂)

T:你们摘了那么多的橘子,我真为你们兴奋,我是什么时候为你们拍手跺脚加油鼓劲的? (引导幼儿觉察拍手跺脚的节奏。) T:教师来摘橘子,你们来加油鼓劲。(引导幼儿尝试用拍手跺脚表现其次声部的节奏。)

T:橘子太甜了,我们多摘一些带给伴侣们。分两组,一组摘一组加油,等下交换。(幼儿分组尝试嬉戏) 2、语言表现

T:拍手跺脚是什么意思呢?我说出来,你们听听是什么? (幼儿边唱歌边拍腿,教师边拍手跺脚边说话) 来啦-嗨!欢乐-哈! T:你们听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拍手跺脚的意思及节奏,并留意发音、口型、咬字等。)

T:我们也来试一试,为摘橘子的伴侣加油。(引导幼儿分组交换合作嬉戏。)

3、用歌声加以表现

T:我们不但用拍手跺脚说话来表示开心地摘橘子,还能用歌声唱出来。(引导幼儿用接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用乐器为嬉戏歌曲伴奏 1. 在音乐琴上探究合奏。

T:小乐器也来为我们唱歌加油鼓劲,谁来试试在音块上唱出刚刚的歌曲。(幼儿分组上来或自由邀请伴侣)操作木琴或铝板琴。教

第 18 页

师敲奏其次声部,幼儿在合唱中倾听。教师敲奏四句旋律,幼儿尝试敲奏拍手跺脚节奏的音高。师生尝试共同合奏歌曲(幼儿第一声部,教师其次声部,然后交换)。幼儿之间合作敲奏歌曲,两组幼儿分别担当不同敲奏内容。

2、幼儿分组合作表现。

一组幼儿边唱歌边拍腿;一组幼儿拍手跺脚边唱歌;一组幼儿木琴铝板琴伴奏一声部;一组幼儿木琴铝板琴伴奏二声部。 3、探究运用不同音色乐器参加伴奏

T:用什么乐器为“弟弟妹妹快快来”伴奏?什么乐器代表脚步声和歌声? (引导幼用小铃木琴等代表脚步声和歌声)

T:用什么乐器为“来了、嗨”配音呢? (引导幼儿选择商议 ,例如:铃鼓表示很多人兴奋得来了等。按幼儿选择的不同乐器合作操作,听辨商量用怎么样的乐器表现更加适宜,例如:用鼓为“嗨”配音,用叉为“哈”配音等。) 操作提示

这是一首构造规整的嬉戏小曲,可以师生同唱共乐。教师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让幼儿比拟简单承受,并使之觉得好玩而好玩。在每进一步的活动中,都给幼儿增加一点新的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把握!因此,幼儿既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又会对新觉察的改变产生新颖感。

这首嬉戏歌曲较重视采纳边唱边动作、边动作边说话、边唱边演奏的形式。有时唱和奏不一样,有时自己唱的时候别人可以插唱等

第 19 页

等,有利于幼儿提高自控力量和多向思维的进展。于幼儿已熟识曲子,也把握了卡依曲式,所采纳的伴奏也只是固定音型的不断重复,一切都在极短的音乐材料中反复、连接、组合,对幼儿来讲不难胜任。 延长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用轮走的方式进展嬉戏,如:幼儿分成两组,模拟坐上两辆大巴士,一辆先开,一辆后开,进展卡农曲式轮奏。

在本次活动根底上,师生也可依据自己的阅历,一起创作转变成一首ABACADAEA盘旋曲构造的乐曲。教师可引导幼儿以“一起摘橘子”的四句乐句为根底,通过创编歌词、动作、节奏、配乐器等方式进展。虽然必需表现特定的内容,但创编局部内容既无旋律又无固定节奏长短的规定,这就大大降低了创编的难度。幼儿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自己的探究下与同伴合作完成表现。 附:歌曲《我们一起摘橘子》 外国儿歌 弟弟妹妹快快来,我们一起摘橘子。来啦-嗨! 大家摘得真欢乐,个个脸上笑哈哈。欢乐-哈!

第 2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