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窦娥冤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楔子( ) .
临邛( ) .罪愆( ) .恓惶( ) .
古陌荒阡( ) .
【答案】 xiē dí bèi qióng lú yǎn qiān tà wù xī cuān cháng mò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受( )禁.禁 禁止( ).( )功名未遂.遂 半身不遂( ).
下( )撇.撇
撇清( ).防( )提.提 提桶( ).
嫡亲( ) .
当垆( ) .绣闼( ) .喝撺厢( ) .
鞍鞴( ) .前合后偃( ) .桃杌( ) .苌弘( ) .
叨叨令( ).
扰( ) 叨 叨.咕( ) 叨.
【答案】 jīn jìn piē piě suì suí dī tí dāo tāo dáo 2.语境辨析法
(1)这几天他咽( )喉痛,已经吞咽( )不下去东西了。小女儿看着他难受的样子,..开始呜咽( )起来。 .
(2)王老大悄悄( )把十元钱放在孩子床头,悄( )然离开了家。 ..【答案】 (1)yān yàn yè (2)qiāo qiǎo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错 kān ( )
狼狈不kān( ) zhēn( )酌
亲juàn ( )
téng( )写 债quàn ( )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枷suǒ( ) suǒ( )碎
zhī( )候
zhǐ( )掌而谈 dǐ( )达盗zhí( )
跌dàng( ) 潭zhè( )寺
chǒu( )见 jiū( )住
huì( )气
huì( )人不倦 后huǐ( )
qǐng( )刻 qīng( )斜
【答案】 勘 堪 斟 眷 誊 券 锁 琐 祗 扺 抵 晦 诲 悔 跖 宕 柘 顷 倾 瞅 揪
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1.明确词义
(1)顺水推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杳无音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负屈衔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合后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陌荒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举案齐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2)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3)背负委屈,心中怀着怨恨或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4)跌跌撞撞,站立不稳。(5)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阡,田间南北方向的路。古远而荒凉的田间的路。(6)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2.理解辨析 (1)分辨·分辩
“分辨”指区分辨别,是对两个相类似物体的区别与筛选,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分辩”指用语言辩白,是指对于别人的误解和诬陷,在言语上的争论和驳斥。
(2)嘱咐·嘱托
“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侧重于劝勉、告诫、叮嘱,希望被叮嘱的人避恶趋善,避害趋利;语义较轻,适用于晚辈、平辈、友人。“嘱托”指托(人办事),托付。侧重于委托别人帮自己做某事,或实现某一心愿;语义较重,对象可以是晚辈、平辈、长辈。
(3)提防·防备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防备”的意思。“提防”指小心防备。多用于口语中。“防备”指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灾祸。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3.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家饭店本着顾客至上的宗旨,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服务员上菜彬彬有礼,举案齐眉。 ....
( )
(2)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好莱坞金牌编剧尼尔·盖曼的第一篇小说是他在22岁时写的,当时寄出后也没有被退回,杳无音信,但他并没有就此灰心。 ....
( )
(3)美国国防部可能利用俄报废卫星来秘密测试其反卫星武器,而俄罗斯由于在太空领域与美国的密切合作关系,也乐得“顺水推船”。 ....
( )
(4)针对网络上的谣言,浙江大学谭实丰教授说道,西班牙科学家的确研发出了一种“电子舌”,能够分辩出西班牙卡瓦泡酒的不同类型,并能像侍酒师那样自动辨别葡萄酒的等级。..
【答案】 (1)× 用错对象,只能用于“夫妻”,不能用于“服务员”。 (2)√ (3)√
(4)× “分辩”应为“分辨”。
[常识·速览]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元戏曲作家。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自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现存套曲十余套,小令五
十余首。代表作品可分为三类:悲剧《窦娥冤》等、喜剧《救风尘》等、历史剧《单刀会》等。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代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进行残酷的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和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Ⅰ.文学常识
元杂剧的
元杂剧是在金代剧本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的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
( )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既有自身的特点,又遵循严格的,形式上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1)结构
戏剧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
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两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
(2)曲调
在音乐上,杂剧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子分许多宫调。曲牌,是曲调的名称。如课文中的“正宫·端正好”,“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3)角色
在角色分工上,杂剧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在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徕儿(小厮)。
(4)剧本构成
杂剧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组成。曲词是有严格韵律的新诗体。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有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科介”即“科范”,规定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等。
Ⅱ.文化常识
1.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 ..
缥缃: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2.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 ..
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 的铜斗家缘百事有 ..
铜斗:是容积很大的量器,元剧常用来形容大财主的家产。 4.你可曾算我两个的八字,红鸾天喜几时到命哩 ..红鸾:古人认为命中遇到红鸾星,预示婚姻成功。
5.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 ..
漏面:即“镂面”,形容坏人已经坏到使人一望便知,脸上像是刻了字一样。
[探究——精研文本]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整体·感知]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②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 一、概括剧本的内容
1.在楔子中,窦天章的出场诗包含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窦天章在这里自比司马相如,饱学多识,满腹经纶。虽然现在一贫如洗,但企盼有一天能像司马相如一样功成名就,到朝廷当官。这样写为第四折写窦天章做官后替窦娥平反昭雪埋下伏笔。
2.第一折中【青哥儿】一段唱词有几层?其中心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共分两层。第一层:张驴儿父子虽然有恩于你,但你已经不再年轻,同张驴儿父亲做不得夫妻。第二层:你只图报张驴儿父子之恩,却忘记“夫主”旧情,辜负前夫的一片苦心。其中心意思是:窦娥这段唱词是反驳蔡婆婆改嫁的说法,指责蔡婆婆对前夫薄情寡义。
3.第二折中【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这三支曲子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三支曲子写公堂上窦娥受刑的场面,如狼似虎的差役打得窦娥皮开肉绽,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惨不忍睹。三支曲子揭露了元代吏治的黑暗和贪官污吏残害人民的罪行。
二、赏析形象与技巧
4.窦娥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对这一形象的塑造具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窦娥冤》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个敢于反抗封建压迫、坚强不屈的光辉女子形象。窦娥的性格基本上具有如下的特点:善良、有原则、多愁善感、坚韧、聪明有心计和勇于反抗封建势力。
这部作品通过塑造窦娥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在封建制度下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的控诉与,是中国文学史上永远璀璨夺目的瑰宝。
5.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细节表现了窦娥刚烈中温顺善良的一面,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从而激起了人们对她的深切同情。
6.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她每一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目的: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使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
作用:三桩誓愿,层层深入,表现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把全剧推向高潮;塑造了一个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合作探究
7.第三折中【滚绣球】一曲是怎样一步步展现窦娥的反抗精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窦娥先强抑悲愤,接着质疑,天地本应公正,“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再接下来痛陈现实,愤怒指责天道不公,使“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荒谬污浊的现实,压抑的悲愤,冲天的怨气,彻底摧毁了她敬天畏地的心理。“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严厉的质问,是愤怒的火焰,烧毁了先前质疑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的胆怯。一个怒气冲天的反抗者形象凸现出来了。既然天地如此不公,那么随着感情与认识的发展,窦娥就必然勇敢地站起来,向人们大声呼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8.有人认为窦娥是善良的野蛮人,她的誓愿——“六月飞雪,楚州亢旱”是一种复仇,一种盲目的野蛮的报复,将一己私仇扩大至整个楚州之地,你如何认识这种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如果不这样处理,寄希望于天地鬼神惩治贪官,恐怕会陷入常规的因果报应的结局,就不会让读者体会窦娥惊天地、泣鬼神的冤仇。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气氛,深化了主题,构成全剧的高潮,充满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观点二)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窦娥冤》的话,我们就不会去考虑这一番誓愿究竟会造成多少人的伤亡,究竟会造成多大的财产损失,而只会为她的悲而悲,为她的恨而恨。我们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多视角的。但我们应以文学的态度解读作品,否则难免会走错路,误解作品。
[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妙用铺排,增强语势
《窦娥冤》第一折里的“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等几段曲词,是表现窦娥对自己的命运的悲叹的。她先说自己“满腹闲愁”,老天知道了都会伤感;再尽情倾诉自己愁苦的情状;接着她感叹自己的愁苦没有尽头,随即简略回顾了她不幸的人生遭遇;最后她无可奈何地宽慰自己,把自己的不幸命运归因于前世注定,为了来世的幸福,此生她要好好积德。这几段曲词反复铺陈渲染,将窦娥内心的痛苦、愁闷表现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
2.写法指导
铺陈,又叫铺排,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它借助于淋漓尽致地细腻叙写,形成了一定的语势,有效地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和情绪。一般包括景物渲染、细节渲染、情绪渲染。
(1)景物铺陈渲染。景物铺陈渲染可以是眼前所见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如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色彩上进行铺陈渲染,色彩搭配自然和谐,动静结合,给人以美感。
(2)细节铺陈渲染。细节描写是为了集中、凝练、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它的艺术特质表现在形象性、真实性、渲染性等方面,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品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的动作、神情,能增强人物的生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3)情绪铺陈渲染。人物的行为往往与人物的情绪息息相关。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往往是作品的主旨所在。
3.迁移运用
请采用铺陈渲染的手法,以“京剧”为话题,写一段富有文化气息的文字,不少于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示例】 中国电影史的巅峰便是获戛纳大奖的《霸王别姬》,它让世人看到京剧之魅力。那眉心一点朱砂痣,是你放不下的眷恋;那拿起刀剑棍的英勇,是你为国杀敌的豪情;那一张张花白的小丑脸,是讥讽贪官污吏的内心独白。一张戏,一座台,唱遍的是天下苍生,言不尽的是千年艺术传统。它不像流行音乐,韵律十足;它不像西方歌剧,夸张十足;它不像古典音乐,醇香浓厚。它像一个千面镜,有血有肉,有故事还有酒。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便是这样因戏而“疯魔”。这便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时至今日它仍在创新,接受时代熏陶,放出既古老又现代的光。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隐忍与抗争
窦娥是一个勤劳善良、命运孤苦、没有过多要求的普通劳动妇女。她忍受了命运种种沉重的打击——从小失去母亲,七岁时又与相依为命的父亲分离,做了蔡婆婆家的童养媳。结婚两年后丈夫又去世。这种种命运的打击,窦娥都忍受了,她只希望能够和婆婆相依为命,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但现实是如此黑暗,即使这种对生活最起码的要求她也难以得到满足,最后落得个无辜受刑的结局。窦娥在冤屈中死去了,却给人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歌。窦娥有着男儿般的铮铮铁骨,不屈服任何恶势力的威逼利诱,她敢于痛骂贪官污吏,敢于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所以上天被她骂得不得不让她的“誓愿”得以实现: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用于“命运”“抗争”“坚强”“理想与现实”等话题作文的写作中。
2.精彩应用
三桩誓愿,湛湛青天,你道是血溅白练,一腔热血洒遍,痛人心埋怨。又道是三伏天,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浮云阴,悲风旋,六月飞雪将你尸骸掩,叹一世悲憾,动地惊天。满心怒火,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又叫那亢旱三年,将你窦娥清白显。你曾指斥苍天把官怨,你曾怒视大地诉民冤,你为婆婆屈招赴黄泉。窦娥也,你那三桩誓愿皆应验,天从人愿将你错案反。你刚烈如火,据理力争抗昏官,只落得无可奈何泪涟涟,等他四下里皆瞧见,唯剩丈二白练把血沾,三尺瑞雪暑气天,日照三年不见甘霖现。窦娥也,泣你那有口难言,为你那含冤空嗟怨,只把清浊来分辨,叹一声,感天动地窦娥冤。
[佳作·领悟]
导读:这是一篇激情洋溢的盛赞我国古代戏剧大师关汉卿的散文。文章多处采用对比手法,讴歌关汉卿在中国戏剧史上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赞美关汉卿的爱民之情与救民之志,表现了关汉卿在元代黑暗现实面前的反抗精神。文章气势磅礴,修辞上多用整句、排比和比喻。段落层次清楚,有极强的可读性。
风花雪月终了情 李艳森 ①有人盛赞,说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但文艺复兴的时代是多么令人振奋,那是个黑夜即将被撕裂、黎明的曙光即将到来的时代,莎士比亚只是用手中的笔来点缀文明的光芒,用怀旧的深情来赞颂这个新时代。而关汉卿,却是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没有黎明的迹象,没有文明的微光,除了黑暗,就是万马齐喑。他的笔,正如鲁迅的如椽大笔,是匕首,是投,将野蛮的躯体刺透,将肮脏的灵魂戳了个粉碎。他就像一个忍受孤独的英雄,在没有星星月亮,没有方向路标的山路上努力开拓…… ②有人称颂,说他是中国的千古情圣,但他没有柳永“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失落苦恼,也没有同时代词人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的悲情表白。他不是那种儿女情长的人,虽然他也是性情中人。他知道,情色是由恨和爱这两个催化剂发酵而成的。 ③他当然有恨。元一代,最虚伪、最肮脏、最不讲人道的城市是大都。在这个最目无王法的地方,丑恶的行为每天都在上演,外来压力下的生离死别和杀戮每天都在继续。他没有像那些普通人一样熟视无睹或向隅而泣,而是拿起笔来表达恨,希望用恨的表达来唤得爱的出场。他将仇恨通过笔来承载,使之作用于舞台,通过杂剧来演给那些达官贵人,让他们收敛自己,慎重决策,有所醒悟,有所更改。仇恨的艺术化让权贵们惊心,让他们警醒。关汉卿的舞台,是丑恶的曝光台,是仇恨的宣泄地。不要总是认为他仅是个生活的再现者,他还是个现实分析者和匡扶者,他不是一味地来展示恨,而是希望借恨的种子来萌发爱的火花。他希望实现民族和解,消除种族歧视,消除人间的罪恶与不平。 ④他当然也有爱。他的手中有一刀一笔。那把手术刀是用来治疗民众的肉体的,让他们减除病痛的困扰,让轻者痊愈,让重者减缓,让死者瞑目。他解剖的有三种人:病者、残暴者和自己。他是个布衣,但责任驱使着他,让他甘当布衣卿相。虽然现实多无奈,但他那悲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天悯人的情怀让他不愿直接揭示人们内心的麻木与伤感,不愿再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他像老子,用水一样的柔性来安抚天下苍生,使他们暂得安慰。即便是面对那些者,也还是存有一丝的希望,希望舞台上的展现能够唤醒他们心中已沉睡的人性和良心,哪怕是一点点。 ⑤于是,他的那些杂剧,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最终都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真善美,就让它在理想中实现,在舞台上升华。他知道,人们已经够苦的了,不该再给他们以沉痛,不该在他们脆弱的心灵上再施以重负了。即便现实中无法存在或实现,也要通过神异之能来得以显现,或是寄希望于包拯一样的青天大老爷来伸张,或是如同鲁迅在《药》中的结局方式,用一个隐喻的曲笔来暗含。 ⑥在那个儒学衰微的时代,关汉卿是个大儒。那个时代,那些标榜正统儒者的人物,要么被迫担任微官,志气衰微;要么被逼入荒林野谷,湮没无闻。身为儒者的关汉卿,却开辟了另一条道路,那就是,由台阁走向民间,由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他无法执着于儒学的雅化,社会逼使他走向世俗。他只有折中,将雅化抛弃,而将儒学推向雅俗共赏的境地。 ⑦既然整个社会都将儒者踩在脚下,他就索性剥掉自己的儒者外衣,放浪形骸于勾栏行院,与那些歌儿舞女相厮混。这是作为书会艺人的他,不满于社会思想重压的有意反抗,一种不屈服,一种倔强。他让我们知道,反抗既可以是窦娥式的指天斥地,也可以是关汉卿式的以柔摧刚! 【悟亮点】 1.学谋篇 (1)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 [提示] 本文先将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柳永、元好问等人对比,从而引出关汉卿自己的特质;接下来就“恨”与“爱”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到了“大团圆”结尾的原因,进而总结关汉卿作品的价值、意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揭示了关汉卿的特质。 2.学比喻 (2)找出文中运用的比喻手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提示] 第①段中把关汉卿的笔比喻成“匕首”“投”,从中我们感受到关汉卿文笔的力量以及他的悲愤之情。 3.学对比 (3)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分析说明。 [提示] 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把关汉卿的感情与柳永、元好问等人的感情进行对比,我们看到的是关汉卿的与众不同,得出了其感情“由恨和爱”交织着的特点。 4.学整句 (4)文章第③段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提示] 第③段使用了整句,如“丑恶的行为每天都在上演,外来压力下的生离死别和杀戮每天都在继续”“关汉卿的舞台,是丑恶的曝光台,是仇恨的宣泄地”,这增加了文章的气势,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使得关汉卿的形象带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强。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落实提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盗跖(zhí) .临邛(qiónɡ) .B.罪愆(qiān) .衣裘(qiú) .C.煞尾(shà) .提防(dī) .
D.埋怨(mái) .忤逆(wǔ) .
嗟怨(jiē) .
前合后偃(yǎn) .衔冤(xián) .
湛湛青天(zhān) .
邹衍(yǎn) .苌弘化碧(chánɡ) .
错勘(kān) .古陌荒阡(mò) .
A [B项,“湛”应读“zhàn”;C项,“煞”应读“shā”;D项,“埋”应读“má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动地惊天 顺水推船 错勘贤愚 两泪涟涟 B.左侧右偏 杳无音信 孤身只影 吞声忍气 C.怕硬欺软 啼啼哭哭 怨气冲天 负曲衔冤 D.披枷带锁 望帝啼鹃 古陌荒阡 委实冤枉 C [“负曲衔冤”应为“负屈衔冤”。]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错勘(勘探)贤愚枉做天 .
②可怎生糊突(同“糊涂”,这里指“混淆”)了盗跖、颜渊 ..③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叹息埋怨) ..④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人缘好) ..⑤你道是暑气暄(炎热) .⑥亢(极)旱三年 .
⑦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每月)十五 ..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A.②③⑤⑥ C.②④⑤⑦
B.①③⑤⑦ D.②③④⑥
A [①中的“勘”意为“判断”。④中的“干家缘”意为“操劳家务”。⑦中的“月一”指“初一”。]
4.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与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望帝啼鹃 ②苌弘化碧 ③飞霜六月 ④亢旱三年 A.①邹衍 ②苌弘 ③燕惠王 ④周青 B.①邹衍 ②庄周 ③燕惠王 ④窦娥 C.①杜宇 ②苌弘 ③邹衍 ④周青 D.①杜宇 ②庄周 ③邹衍 ④窦娥
C [①杜宇为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相传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啼,直到吐血。②苌弘是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他的血被蜀人藏起来,三年后变成碧玉。③战国时期邹衍对燕惠王忠心耿耿,却因谗言而被囚禁。此时正值六月,竟然下起霜来。后人便用“飞霜六月”表示冤狱。④《汉书·于定国传》载,“东海孝妇”周青蒙冤被杀,死后郡中大旱三年。]
5.在下面语句横线处填入一组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导学号:11162000】
本来民间医生的生活与江湖艺人颇有类似之处,________我们很难想象他靠戏曲创作所得的收入来维持生活。
①关汉卿一生流连风月场所,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不可能的。 ②他们都是冲州撞府、到处卖艺用以谋生的流浪人。 ③何况有些草泽医生,为了聚众货药,经常表演种种曲艺。
④他们有条件经常出入秦楼榭馆,接触歌伎伶人的机会也较多,其中有些人染指于戏曲的创作,也很自然。
⑤至于上等的医生,他们的身份受到的保护,经济收入也颇为丰厚,是社会上的上层阶级。
⑥由此而看,医生从事戏曲的撰写,毫无可怪之处。 A.②③⑥⑤④① C.②④③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⑥⑤ D.②③④⑥⑤①
A [承首句应为②,③句解说②句中的“卖艺”;⑥句总结②③句,引出“医生从事戏曲的撰写”,⑤④两句说明“上等的医生”从事“戏曲”创作“很自然”的原因,①句与结尾的语句都是说“关汉卿”。]
金戈铁制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