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湍急╱揣摩 峭拔╱讥诮 隧洞╱深邃 栈道╱便笺 ........B.绯闻╱诽谤 舷梯╱琴弦 启碇╱沉淀 绚丽╱徇私 ........C.永诀╱抉择 蜗行╱水涡 砂砾╱闪烁 对峙╱侍奉 ........D.怄气╱讴歌 迸发╱摒弃 嵯峨╱蹉跎 痉挛╱巨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婉转 B.侪辈 C.攻讦 D.缙绅
羁縻 瞋目 勠力 瘠薄
蹩进 赋与 自栩 木纳
涣然冰释 出类拔粹 不可思义 粉装玉琢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富有特色的建筑,门庭若市的剧院,引人入胜的画廊,内容丰富的博物馆,绿树成荫的街道,构成了墨尔本典雅的风格。商业区分布均匀,各类银行、店铺、商场、饭店鳞次栉比。在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世界级的歌剧、时尚的音乐剧和音乐会等令人兴趣盎然、流连忘返。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墨尔本当仁不让!
A. 门庭若市 B.鳞次栉比 C. 流连忘返 D. 当仁不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养老“双轨制”,造成事业机关单位与企业养老经费差距很大,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行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问题的解决。
B.观摩了射阳县四明镇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场会后,对我们乡镇干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增强了搞好城镇化建设的信心。
C.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更要关注精神生活的充实。
D.近几年,驻盐各高校已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新路,不断加强各自的办学特色,以吸引优秀学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秦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B.魏征,字玄成,巨鹿人,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等职,《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
1
写给唐太宗的奏章。“疏”是古代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庄子》,分内、外、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6.下列各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距关,毋内诸侯 设九宾于廷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主辱,臣死有余僇 C.因击沛公于坐 来我道夫先路 D.敛赀财以送其行 宁许以负秦曲
7.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道芷阳间行 .B.左右欲刃相如 .C.人皆得以隶使之 .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
8.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故燕王欲结于君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欲呼张良与俱去 C.虽董之以严刑 D.求人可使报秦者
9.请结合《老王》这篇课文,联系语境,说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2分)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 10.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结构和修辞特点,以“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容颜”为开头,另写一段话。(4分)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容颜。 ▲ ▲
2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 题。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①,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所以尊《礼》也。 .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②,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③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注】①经:这里指儒家奉作经典的《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著作;②人极:此处指做人的道德标准;③影响:影子和反响,这里是指关于六经的传闻、注释。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 著:著作 .B. 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 籍:登记 .C. 以涂天下之耳目 涂:掩蔽 .D. 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 拓:扩建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3
A. 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B.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 今日之事何如 ..C. 牵制于文义之末 而君幸于赵王 ..D. 请予一言以谂多士 以其无礼于晋 ..13.下列句子中,全都不属于“尊经”的一组是(3分) .....
①徒考索于影响之间 ②尚功利,崇邪说 ③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 ④没溺于浅闻小见 ⑤慨然悼末学之支离 ⑥侈淫辞,竞诡辩 A. ①②⑤ B.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尊经阁落成之时,应南大吉郡守的邀请劝诫广大的读书人尊崇六经,进而加强人文修养。
B.古人著述六经是受富人的启发,因为富人为防止后人把家产弄得遗亡丢失,便把家里所有的财产登记造册。
C.作者对那种不从自己的内心去探索六经的内容实质的人表示不认可,认为他们并非尊崇六经。
D.南大吉郡守十分尊崇六经,认为六经归于正途,百姓才不会有邪恶的事情发生。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3分)
▲ (2)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4分)
▲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癸酉春社 【宋】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4
(1)上片首句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2分)
▲ (2)简要赏析“人独处,燕双飞”的艺术手法。(4分)
▲ (3)结合全词概括词人“懒追随”的具体原因。(4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 (2)钉头磷磷, ▲ 。 (杜牧《阿房宫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 ▲ 。 (屈原《离骚(节选)》) (4) ▲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节选)》) (5)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 ,择善而从之。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卒相与欢, ▲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8)留连戏蝶时时舞, ▲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8—21题。
驴阿四 迟子建
东北光复前,在哈尔滨的平房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很怪,虽然那几幢高低不同的房屋被铁丝网围起,而且间距不远皆有哨兵把守,却不见荷枪实弹的士兵进进出出。附近村屯的农民来这近旁耕种,都觉得蹊跷。
后来渐渐传出消息,说是那是支“老鼠部队”,专门有人研制细菌,在老鼠和活人身上做试验,是座“魔鬼窟”。于是农民就害怕了起来,再去田里劳作时战战兢兢的,惟恐被日本人捉去当了实验材料。
果然,这支部队开始向农民大量征集黄鼠,每月每户必须上缴五只。黄鼠是一种身体细长的动物,四肢短小,尾巴蓬松着,除背部为棕灰色外,其余皆为黄色。当地人叫它“黄皮子”。其实它的学名叫“黄鼬”。黄皮子也的确是一个无赖。白天你见不到它,一到夜晚,它却从仓房、柴火垛或者杂货堆里招招摇摇地出来了。村民都很烦它,但又不敢捉它。据说
5
这东西有时会放出一股气息,人闻了它会癫狂,所以捉它的人无不心怀恐惧。
六村人中有一个叫阿四的,他在那支“老鼠部队”旁种了两亩地,还和老婆开了一爿豆腐店。做豆腐的人家少不了要养一头驴,用来拉磨。阿四家就有一头黑驴。一般人家的驴都很肮脏,一身的泥土,可阿四家的驴却被伺候得极是干净。它的毛发油光光的,看不见一丝灰星,驴就仿佛披着一整块黑缎子似的。
阿四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不怕捉黄鼠。夜晚他蹲在鸡架旁,徒手候着黄鼠。当它摇着大尾巴而来,刚要把爪子伸向鸡时,阿四已眼疾手快地活捉了它,将它投入铁丝笼中。左邻右舍有不敢捉黄鼠的,就求助于阿四。阿四人极爽快,一求即应。所以“老鼠部队”征集黄鼠时,阿四比谁都忙,晚上蹲在鸡架或柴垛旁,机敏而辛劳地捉着黄鼠。交不上黄鼠的人家是要挨罚的。阿四帮人捉了黄鼠,等于救人于难,邻人也用多种方式犒劳他。
阿四白日去农田劳作,有一次他溜到“老鼠部队”的铁丝网前。他听不见人语,倒闻得一些牲口的叫声,比如马和牛的叫声。他回家跟老婆说这事,倒遭了顿骂,以后去田里,便不再冒险。
有一天阿四为了往田里运肥料,就把驴牵来了。驴身上吊着两个草袋,里面装着粪。阿四见白菜长得又黄又瘦,疑心土地的养分不足,想给它追追肥。
那天非常热,阿四追完肥,就躺在垄间睡着了。等他醒来,驴不见了。空荡荡的大地上,连个驴的影子都没有了。阿四想着它也许自己回家了,牲口都有灵性,认得家门的。
阿四回了家,仍未见驴。满村子找遍了,也还是没有。老婆骂他丢了驴,说是以后还怎么做豆腐?
邻人听说阿四把驴丢了,就对他说,这驴一定是让“老鼠部队”的人抓去做试验了,找也是白找,趁早死心得了。
阿四家没了驴,他老婆就自己天天清晨起来推磨。她骂阿四:“好好的驴你给我丢了,让我遭个驴罪!”阿四急了,说:“我给你找驴去,找不到不回家!”说着,就出了家门,他老婆只当他是说气话,并不在意。
阿四这一走就是一个月。驴没回来,他也没回来。大家猜他是去“老鼠部队”要驴去了,可谁又敢去那里找阿四呢?
一个初秋的下午,阿四回来了。他衣衫褴褛,丢了一条胳膊,脸上满是被鞭打的伤痕,看人时直打哆嗦,而且见了谁都不认识。人们把阿四领回家,他竟然连老婆孩子也不认识了,而且一句话也不会说,不在屋里呆,偏偏要住在驴圈里,在地上跟驴似的滚爬,时时发出驴的叫声。村民都说,阿四没找着驴,自己倒成了驴,于是就叫他“驴阿四”。
驴阿四吃住都在驴圈里,时常嚼草吃,一到正午,他就“欧唔欧唔”的像驴一样叫,那声音很苍凉,让人听了辛酸。没熬到东北光复,驴阿四就死了。六村的人终于盼来了日本人
6
战败,当他们看到“老鼠部队”在冲天的火光中化为一片废墟时,都叹息着说:“可惜了驴阿四!”
(有删改) 18.小说第一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答: ▲ 19.小说花费不少笔墨写阿四捉黄鼠,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目的。(4分)
答: ▲ 20.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驴阿四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 ▲ 21.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
六、作文(60分)
22.请以“你不能改变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得套作。
7
【试题答案】
1.答案:D(D项:òu╱ōu bâng╱bìng cuó╱cuō luán╱bò;A项:tuān╱chuǎi qiào╱qiào suì╱suì zhàn╱jiān;B项:fēi╱fěi xián╱xián dìng╱diàn xuàn╱xùn;C项:juã╱juã wō╱wō lì╱shuò zhì╱shì)
2.答案:A(B. 赋予、出类拔萃C. 自诩、不可思议D. 木讷、粉妆玉琢)
3.答案:D(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此处应为“当之无愧”)
4.答案:C(A项“推行”与“解决”搭配不当,“推行”改为“推动”;B项“对”多余,应删除;D项成分残缺,在“探索”后增加“培养”) 5.答案:A(左丘明是鲁国人)
6.答案:D(“宁许以负秦曲”无通假字)
7.答案:C(都是名词作状语,AB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8.答案:C(都是介词结构后置的句子;A项被动句;B项省略句;D项定语后置句) 9.我是来向你们表示感谢的——感谢你们这些年来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10.春天,它淡雅温润,清新可爱;夏天,它容光焕发,淡妆浓抹总相宜;秋天,它成熟稳重,总是露出自信的微笑;冬天,它端庄沉静,在白雪覆盖中自有一种威严。
11.答案:A(应当用作动词,发扬,弘扬)
12.答案:C(C项“于”都表被动,译成“被”;A项前一个“而”表顺承关系,然后;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却;B项前一个“之”助词,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个,助词,译作“的”;D项前一个“以”表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介词,“因为”) 13.答案:B(③是对家业的评价;⑤是知府痛惜学风的颓败)
14.答案:B(古人著述六经并不是受富人的启发,与富人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15.(1)答案:所以六经是我们心中的账册,六经的实际内容,都具备于我们心中。(“实”“具”各1分,句意1分)
(2)答案:世上的读书人,掌握我的主张而求理于内心,当也大致接近于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六经的了。(“得”“庶”“尊”各1分,句意1分)
(3)答案: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佩带的玉来给项王示意,项王却沉默没有回应。
16. (1)景物特点:清幽澹远(悠远、晴明、安闲平静也可);表现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怀。(特点1分,感情1分)
(2)反衬:用燕子的双飞衬托人的独处,表现词人的落寞情怀;以动衬静,用燕子的飞舞
8
衬托词人的安静。(每点2分)
(3)词人年事已高,情绪孤寂,懒得像年轻人一样去踏春;词人害怕郊外的寒冷,想着用“野蔌山肴”、“村酿”等聊以自我安慰。(每点2分) 17. 答案: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杜牧《阿房宫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屈原《离骚(节选)》) (4)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节选)》) (5)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斯固百世之遇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卒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8)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18.答案:①交代这支特殊部队的“神秘”,引出下面的传言;②附近村屯的农民在近旁耕种,为下文写阿四的故事作铺垫。(每点2分)
19.答案:①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写阿四捉黄鼠,从侧面印证了那是支“老鼠部队”;②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突出阿四胆大、善良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③和后文阿四遭到日军迫害的惨状形成对比,突出日寇的残暴。(每点1分,答全满分)
20.答案:阿四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形象。①为人勤快:种地、开豆腐店,把驴伺候得很干净;②胆大机灵:能徒手捉黄鼠,敢溜到“老鼠部队”的铁丝网前打探情况;③热心助人:左邻右舍有不敢捉黄鼠的,就求助于阿四,阿四是有求必应;④性格倔强:驴丢了被老婆骂后,不顾乡人的劝说,到日军那儿找驴,酿成悲剧。(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21.答案:①阿四因找驴成为“老鼠部队”的牺牲品,表现了作者对饱受磨难的百姓的同情;②日本侵略者拿中国的老百姓做试验,其军国主义行径令人痛恨;③“老鼠部队”在冲天的火光中化为一片废墟,为军国主义在中国的最终覆灭而高兴;④对阿四这样的善良、质朴、勤劳的普通农民的赞美。(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22.略。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