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 Na2O、MgO、Fe3O4均为金属氧化物,并且都是碱性氧化物 B . CH3COONa、CuSO4、NaOH、H2S水溶液均能导电,并且都是强电解质 C . 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孔雀石都含有铁元素,并且都是常见的铁矿石 D . HClO、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并且都是氧化性酸
2. (2分) (2017·南通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均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 B .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C . 炭具有还原性,可用炭在高温下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D . 汽油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可以用裂化汽油来萃取溴水中的溴 3. (2分)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4. (2分) 下列物质相互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 碳和氧化铜混合高温加热 B . 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镁溶液
第 1 页 共 15 页
)C . 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铁溶液 D . 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铁溶液
5. (2分) 4 ℃下,把质量A g摩尔质量为M g·mol-1的可溶性盐RCln 溶解在V mL水中,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密度为ρ g·cm-3 , 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A . 溶质的质量分数ω=A/(A+V)×100%
B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1 000ρ A/(MA+MV) mol·L-1 C . 该温度下此盐的溶解度S=100A/V g D . 1 mL该溶液中n(Cl-)= mol 6. (2分) 下列物质中的离子键最强的是( ) A . KCl B . CaCl2 C . MgO D . Na2O
7. (2分) (2016高二上·汕头期中) 出土的铜器文物表面有一层绿色的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 ) A . 碱式碳酸铜 B . 碳酸铜 C . 氢氧化铜 D . 氧化铜
8. (2分) (2019高一上·衡阳期末)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待提纯的物质 NaOH(Na2CO3) 酒精(水) 选用的试剂 盐酸 饱和Na2CO3溶液 操作方法 蒸发 萃取分液 第 2 页 共 15 页
C D CO2(HCl) Fe(Al) A . A B . B C . C D . D
饱和NaHCO3溶液 稀硫酸 洗气 过滤 9. (2分) (2020·石景山模拟) 下列除杂试剂选用符合题意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CH≡CH(H2S) CO2(HCl) 铜粉(铁粉) Cl2(HCl) A . A B . B C . C D . D
10. (2分) 将足量CO2气体通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始终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 CaCl2 B . Ba(OH)2 C . Ca(ClO)2 D . Na2SiO3
11. (2分) 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 变化如图(其中I代表H2A,Ⅱ代表HA﹣ , Ⅲ代表A2﹣).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15 页
除杂试剂 CuSO4溶液 饱和Na2CO3溶液 过量盐酸 H2O
A . 当V(NaOH)=2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Na+)>c(HA﹣)>c(H+)>c(A2﹣)>c(OH﹣) B .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C . 欲使NaHA溶液呈中性,可以向其中加入酸或碱 D . 向NaHA溶液加人水的过程中,pH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2. (2分) (2018·青浦模拟)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种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NH4+、Na+、OH-、SO42- B . NH4+、Mg2+、NO3- 、Cl- C . Ba2+、OH-、Cl-、SO42- D . Fe2 +、H+ 、Cl- 、NO3-
13. (2分) (2017高二上·大连期中) 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gD2中所含的电子的数目为2NA
B . 标况下4.48L CHCl3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 . 4.4g CO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2NA
D . 14 g乙烯和环己烷( )的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NA
14. (2分) 工业上将Cl 2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液 (主要成分是NaClO ),室温下将Cl 2缓缓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ClO ﹣、ClO 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第 4 页 共 15 页
A . HClO具有强氧化性,而NaClO没有氧化性 B . 向漂白液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可增强漂白效果
C . 无法求出a点时的溶液中,c( Na+ )和 c(Cl﹣)的比值
D . t 2到t 4 , n( ClO ﹣ )下降的原因可能是:3ClO ﹣═2Cl﹣+ClO 3﹣ 15. (2分)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 . 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 . 明矾溶于水产生的硫酸根离子有氧化性,可用于净水 D . 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16. (2分) (2016高一下·西城期末) 下列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O>S>Se
B . 单质的化学活动性:Cl2>F2>I2 C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H2Se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LiOH>NaOH>KOH
17. (2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称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7.24g,加入含0.1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加热,生成NH3 1792mL(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OH只与NH4HSO4反应
B . (NH4)2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H4)2SO4=NH4++SO42﹣ C . NH4HSO4的物质的量是0.04 mol
第 5 页 共 15 页
D . (NH4)2SO4和NH4HSO4物质的量之比是1.87:1
18. (2分) 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氟利昂(CCl2F2)因破坏大气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B . 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C . 废旧电池的回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而不是回收金属 D . 淀粉餐具被认为是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可有利于保护环境
二、 填空题 (共7题;共48分)
19. (4分) (2018高一下·扬州期末) 下列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气体B为红棕色,C常温时为无色液体,相对分子质量D比B大17,E的原子序数为12。
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化学式是________,C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若n(E)∶n(D)=2∶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0. (8分)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1)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第 6 页 共 15 页
(i)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
(ii)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1 , 打开K2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 , 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iii)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 (2) 【方案2】用下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1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i)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_____.
A.CCl4 B.H2O C.NH4Cl溶液 D.
(ii)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 【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i)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ii)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测定结果将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1. (7分) (2015高一下·克拉玛依期中)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第 7 页 共 15 页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研究________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 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 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③、⑥的反应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锭 实验步骤③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实验步骤 ⑥涉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 实验结论:________.
22. (4分) 现有A,B,C三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一定条件下其转化关系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
(1) 若A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形成的氢氧化物。
第 8 页 共 15 页
①组成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②当A与D的溶液反应转移1.5 mol电子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L。 (2) 若A是常见金属单质,B的溶液为黄色,D的组成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比L层少1。 ①下列关于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其溶液为无色 b. 遇KSCN溶液变红色
c. 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d. 其溶液可用于吸收氯气
②B与HI溶液反应可生成C、E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3. (10分) (2015·桐庐模拟)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 , 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1) 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 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第 9 页 共 15 页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_管通入________气体,再从________管中通入________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 (3) 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__.
24.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中) 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则混合气中的烷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5. (13分) (2016高二下·沈阳期中) 如图1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他们分别是氯化钠、氯化铯、干冰、金刚石、石墨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黑点可表示不同或相同的粒子).
(1) 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________(填编号字母,下同),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________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
(2) 其中代表石墨的是________,其中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________个;
第 10 页 共 15 页
(3) 其中表示氯化钠的是________,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钠离子有________个; (4) 代表氯化铯的是________,每个铯离子与________个氯离子紧邻;
(5) 代表干冰的是________,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与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紧邻;
(6) 由Mg、C、Ni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具有超导性的晶体,晶胞如图2所示.Mg位于C和Ni原子紧密堆积所形成的空隙当中.与一个Ni原子距离最近的Ni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该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 Mg、C、Ni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1pm、r2pm、r3pm,则该晶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 g•cm﹣3 .
第 11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第 12 页 共 15 页
17-1、
18-1、
二、 填空题 (共7题;共48分)
19-1、
19-2、
20-1、
20-2、
20-3、
21-1、
21-2、
21-3、21-4、
22-1、
第 13 页 共 15 页
22-2、
23-1、
23-2、
23-3、
24-1、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第 14 页 共 15 页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