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3.6观察土壤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3.6观察土壤教案与反思

来源:花图问答
第6课时 观察土壤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学校 陈道元 【教学目标】

1.知道根据土壤中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类命名,根据将水倒入土壤的实验现象进一步观察土壤中的物质。

2.采集并观察土壤,先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并借助放大镜粗略的观察认识土壤的成分。

3.了解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很多食物来自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全面细致地观察土壤成分。

2.水倒入土壤中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现象,需要足够的耐心加以观察。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挖一块校园或田野里的土壤、白纸、放大镜、牙签、玻璃杯、水、玻璃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在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土壤里面有什么呢?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说说我们对土壤组成的猜测。 (2)采集并观察、描述土壤。

①在校园或田野里挖一块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带回教室。

②把土壤倒在一张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土壤有气味,有小草和小虫,有许多捻不碎的小石子和沙,摸起来湿湿的) ③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并描述。

④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

象,并记录下来。(搅拌产生气泡,静置后分层)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说说你对土壤组成的猜测,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2)你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土壤,观察到了什么? (3)土壤颗粒按大小大致可分为几类?

(4)将水倒入土壤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土壤分层;水面有气泡,有一些草根等物体。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在水倒入土壤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根据观察和实验,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 3.你对土壤有哪些新认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沙砾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楚。 观察植物生长繁茂的地方,这里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观察土壤

1.根据颗粒大小,土壤颗粒可分为沙砾、沙、粉沙、黏土。 2.土壤中还有空气、矿物质、无机盐等成分。 【教学反思】

在土壤的组成成分实验中,水壤出现分层需要长时间的静置,因此,课前就要完成,课上可用录像呈现实验过程,重在观察结果。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