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试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来源:花图问答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第23卷第5期 试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鹋 (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摘要J本文通过对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 剖析,揭示了母女之间冲突的本质。笔者认为母女间的误解、冲突、沟通理解,到最后的认同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互相 碰撞、沟通和交融的过程。 【关键词】(《喜福会》;母女关系;冲突;融和 l中图分类号J I206 f文献标识码J 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5.063 【文章编号J 1671・5918(2010)05—00122—0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作为华裔作家中的佼佼者和华裔文学承上启下的创作者, 例如,韦佛利在母亲的教导下成为全美少年象棋冠军,但 谭思美于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了她的第一篇小说《喜福 她并不感激母亲为她付出的一切。当母亲在别人面前为她的 会》(The Joy Luck Club),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美国读者和文 成功而骄傲时,她却向母亲大喊:“为什么你总是用我来炫耀? 学评论界的好评和赞誉;一举成为当时全美最畅销小说并长达 你想出名,自己学下棋好了。”最后违背母亲的愿望,放弃下棋 九个月,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国家图书批评循环奖。1991 而成为了一名律师。与之相反,吴晶妹也使母亲吴夙愿的愿望 年最佳小说奖。该小说是作者根据其自身的经历,选取移民母 化成泡影。母亲想把她培养成为一个钢琴家,然而,对于母亲 亲和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题材,记叙了四位 的安排,晶妹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阻止她愚蠢的骄傲。”平 华裔女儿与他们从中国经历了不同苦难而后来回美的母亲,从 时练琴时,他故意偷懒、出错。以至于在演奏会上出丑,完全失 隔阂到融洽的故事。表达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融 败。就像她自己后来所说的;“我本来有可能在那个年龄练成 合的心路历程。 更出色的琴手。但我偏不用心,偏不改变自己。”除了在练琴上 母女冲突 与母亲对抗,她还在其他方面违背母亲的意愿,辜负母亲的一 《喜福会》中的母亲们都经历过旧中国的贫穷战乱,以及封 片苦心。母亲们望女成风,希望她们的女儿能将中国人的性格 一、建父权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然而当她们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 走出了命运阴影,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之 后却又面临着新的危机 她们在中国的经历、他们身上根深蒂 固的中国文化价值观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他们在美国生活的 和美国的环境完美地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结合是相当困难 的,正如作为母亲的钟林冬所说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完美 地结合起来,美国的环境,中国的性格,我真是没想到这两样东 西是难以融合在一起的。” 方方面面,而在每日生活中却又不得不面临完全迥异的美国文 事实上,母女间的这种矛盾不仅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更 化。母亲们来自旧中国,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中国 是~种深深的文化上的差异的体现。这种母女冲突实际上是 儒家文化教育子女应尽心孝敬父母,家长是绝对的权威,子女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作为 必须无条件服从父母的安排,否则便有悖祖训,不守孝道。母 美国人的女JL ̄[CI代表了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强势文化。母亲们则 亲们把女JL ̄f]看作她们生命的延续,希望女儿能实现自己未了 代表着处于从属地位的中国弱势文化,由此产生了女儿们与母 的心愿,认为在各方面管教女儿是对他们的疼爱关心。然而, 亲们的对立关系。然而,这些美国女儿们不管朝着反方向如何 对于母亲的管束,女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不懈地反抗,在 努力,最终无一例外地回到了母亲身边,从母亲那里汲取营养 这个种族、阶级、性别不平等的美国社会里,两代女性上演了一 与力量走向未来。 出出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相互认同的悲喜剧。 二、母女融合 《喜福会》中的母女两代之间的对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尽管这四位母亲移民美国已有几十年,但他们仍固守着中 国传统,希望女儿能继承自己的精神遗产,他们按照自己的理想 尽管母女之间有着种种的隔膜和冲突,但她们之间天然的情感 纽带最终还是跨越了一切鸿沟和障碍。母亲们开始逐渐接受 美国文化。她们脱掉从中国带来的长袍穿上美国式样的衬衫, 说着被女儿们嘲笑的蹩脚的英语,并开始参加每个周末的美国 宗教活动。许安梅在儿子苏兵不幸溺海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中 国的菩萨保佑,而是西方的上帝。她的祷告以“My God”开始, 力迎合。她们为了挤入美国白人主流社会,总是试图掩盖自己 以“Amen”结束。龚琳达从开始的因为女儿和美国男友私奔愤 身上与生俱来的血液中的中国特性。他们把中国性格和美国环 怒之下脱下鞋子打女儿和女婿,到后来接受女儿的美国男友瑞 境搞成彼此对立,并且追求个性自由,对母亲的中国式教育嗤之 奇,并慈爱地教瑞奇如何吃螃蟹。尽管瑞奇到钟林冬家做客时 以鼻。母亲们一直以中国传统的方式来爱女儿,但女儿们则竭 做出了许多与中国文化不相符的行为:送一瓶昂贵的葡萄酒, 和愿望来设计女JL ̄ff]的未来。她们希望女儿们能摆脱她们这一 代女人所遭受的痛苦,希望她们能够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如果女儿们不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她们就会非常伤心、失望和难 过。然而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在美国的主流文化浸染下长大的 女儿们对中国的东西都有着某种抵触情绪,对美国的东西却极 尽所能来摆脱中国传统,想方设法走出母亲的影响。 用筷子吃饭夹菜把汤汁滴到白衬衫上,对龚琳达表面上谦虚实 作者简介:唐彬(I978~),女,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122 第23卷第5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OI_23.NO.5 2010年l0月 Journal of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0ct.20lO 则等待别人赞扬的话语的误解,告别时对未来岳父母直呼其名 因,中国的基因,经过这么多年,终于开始沸腾昂起”。正如程 等等。龚琳达抛开文化差异接受瑞奇,实际上是对美国文化差 爱民所言;“女儿们对母亲们的理解和认同实质上是以女儿为 异的尊重和宽容。 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以母亲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认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之后,女儿们开始重新认识 同,这即实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霸权关系的消解,又以从边 自己的母亲,并最终理解了母亲们的良苦用心。曾把母亲的安 缘向主流解构的思维方式打破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神话,确立 排当做耳旁风的罗斯在婚姻危机时采纳了母亲的建议,采取积 了文化平等交流的基础”。 极的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一向厌恶母亲干涉自己生活的韦佛 三、结语 利意识到了自己与母亲抗争的愚蠢;莉娜则由看低母亲到听从 谭思美在《喜福会》中写到;“因为她是我的女儿,我们宛如 母亲的劝告并决定对自私的又大男子主义的丈夫说“不”。最 在走阶梯,一步一步紧跟着爬,上上下下,永远朝着相同的方向 后,女儿们以不同的方式回到了母亲身边,从母亲身上汲取了 ……”这是作者对母女关系的点睛之笔。作者通过描写四对母 力量。吴晶妹最后决定回上海与失散多年的同母异父的姐姐 女从冲突到彼此交流、了解、接受的过程,体现了在中美两种文 相认,以慰藉母亲在天之灵;当得知母亲的苦心与无私,她的内 化碰撞,两代人无法交流的痛苦,以及两代人如何在爱的牵引 心终于被伟大的母爱深深地震撼了。当她与姐姐紧紧相拥并 下,为了越过鸿沟,由对抗走向和谐而进行的种种努力。小说 呼唤“妈妈”时,中美文化也得以交融,“我终于看到属于我的那 结尾,母女之间达成了谅解,这种理解与团圆表达了作者希望 一部分中国血液了,呵,这就是我的家,那融化在我血液中的基 消除东西方文化对立、促进文化融合的良好祝愿。 参考文献: [13AmyTan,The JoyLuckclub[M].NewYorkIvyBooks,1989. [2]谭恩美.喜福会[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E3]程爱民.20世纪英美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I-接第92页)而忽视国家的计划调节只会放大资本的破坏 处于防御状态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中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新 性,使它逐利贪婪的本性无所顾忌,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计划 问题和新矛盾。从实质上讲,经济全球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调节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经济又是僵死、缺乏活力的。当 的客观进程,又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从经济上进行全 然,国家宏观对市场的干预需要对分寸和程度的科学把 球扩张的过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经济 握,必须建立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国家宏观不 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政治挂帅”,他们将、民主等政 能影响到市场作用的发挥。 治问题与经济问题挂钩,借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之机 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并未放弃,军事威胁仍然存在 向其施加压力,动辄进行经济制裁,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 当次贷危机正式转变为金融危机。且日益向经济危机的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此外,金融危机爆 趋势确立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和合作 发所造成的损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承担,社会 过程中,没有也不可能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西化”、“分 主义国家特别是日益崛起的中国,要防范资本主义国家转嫁金 化”政治图谋。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 融危机损失的风险。 种综合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震慑”,所采取的方式更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围绕如何应对危机 加隐蔽、间接,欺骗性和危害性更大。正如美国所提出的:打一 以及如何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展开紧密磋商。社会 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其主要特点是运用非战争等间接手段 主义制度赢得了与资本主义制度直接对话的机会,不是说社会 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宗教等方面的渗透,以达到干扰和 主义制度因为这次经济危机就能战胜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社会 破坏的目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更加普遍和经常地通过不平等 主义制度的资本占有方式和宏观等也确实给资本主 的竞争、不合理的经济秩序、不公正的规则来制约和社会 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提供借鉴。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 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把经济、商业和贸易战作为一种新 真正参与到改革和制定国际金融秩序和体系过程中,这既是机 的斗争形式,并成为美国“超越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遇也是挑战。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接触和合作的过程中,一定 种“无硝烟战争”使中国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和贸 维护好国家利益和主权完整。 易往来,正在受到不断增长的内外不利因素的制约,使本来就 参考文献: [1]吴又法.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J].史学月刊.1989,(2). [2]于永玲.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特点I-J].商务经济.2004,(3) 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