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题目类型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二)名句赏析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三)想象描述类 [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 / 1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前三句描绘了九种景物,生动的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请站在“断肠人”的角度描绘这幅图画。
(四)表达技巧类 [题目形式]
(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
(一)送 魏 二 (14年)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 6.下列关于这首诗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醉别江楼橘柚香”,直叙其事,并交代了地点和季节。
B.“江风引雨入舟凉”,写出了诗人迎风沐雨的畅快。 C. 诗人想象,朋友不久就要到达潇湘,那时夜泊江上,孤月高悬,两岸猿啼声声入梦。
D. 末句的“长”字写猿声,使人想起《三峡》中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 春思 贾至① (15年)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2.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 、 、 、 ,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的特点。(3分)
13.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3分) 答:
夏意 宋 苏舜钦(16年)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来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2.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1) 、树阴满地、 (2) 、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
(3) 心情。 (3 分) 13.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3 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