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来源:花图问答
第5期(总第114期) 2011年10月 中国林副特产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NO.5(GSNO.114) Oct.2Ol1 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刚宏林,唐先明 (哈尔滨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哈尔滨150525) 摘 要:通过对五味子生境的调查,对五味子种子的处理技术、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进行了 系统的研究,为五味子的栽培与利用提出了确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五味子;栽培技术 A Study on Cultivating Technique of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 Gang Honglin,Tang Xianming (Harbin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Center,Harbin 150525) Abstract:After investigation on the habitats of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 in the north of China, treatment of seeds,cultural methods,field management and harvest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A feasi— ble cultural technique for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ll was found out. Key words: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Cultivating technique 五味子E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1.],为木 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因其果实甘、酸、辛、苦、 咸五味俱全而得名。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其药用部位 为成熟的干果。近几年,随着医药界对五味子产品作用 的科学研究,五味子不但应用于药品,还广泛用于保健 品和化工食品等行业中,五味子产品开发利用的途径越 来越广,需求量也逐步加大。但由于过去对林木资源的 序。果为聚合浆果,近球形,成熟时为鲜红色,表面光 滑,花期5~6月,果期8~9月。 野生五味子多生于湿润、肥沃、腐殖质深厚的杂木 林、林缘、山间灌丛处。具有喜光、喜肥、适应性强等特 性,对土壤要求严格。喜湿怕旱,但五味子也怕涝,凡 易积水低洼地或长期过分湿润及浸水土壤,五昧子生 长较弱。五味子在幼苗期,需适度的癖荫,喜通风透光 良好、土质深厚的腐殖质土或疏松肥沃的壤土中。 2五昧子的种子处理技术 过量采伐,也使野生五味子药材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加 上管理不严,掠夺式采摘,致使野生五味子药材大量减 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此,在加强资源保护 力度的同时,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是解决原料短缺的根 本途径。通过我们几年来的人工栽培,初步摸索和积累 了一些五味子人工栽培经验和技术措施。 l 五昧子的生物学特性与生长条件 因为五味子的种子在浆果成熟时,种子内的胚尚未 分化完全,需要在一定生态环境下,继续发育,达到生理 成熟。因此,五味子育苗种子催芽处理是育苗的成败的 关键。将新鲜的五味子浆果捣烂,漂洗出种子。如果是 干五味子必须是晾干后的果粒,而不能用高温烘干。先 用水充分浸泡,然后搓揉,分离果肉与种子,再漂洗干净。 播种期提前9O~100d开始催芽,通常于1月末或 五味子为木兰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藤长8~ 15m。茎柔软坚韧,缠绕于其它乔、灌木上生长。五味 子老滕皮暗褐色,幼茎紫红色或淡黄色,密布圆形凸出 的皮孔,单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锐尖,基部楔 形,叶缘有具腺点的疏细齿。叶面绿色,有光泽,叶背 2月初,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不停搅拌,直到水冷 却到3O℃以下,继续浸泡48h,捞出种子,用0.5%高锰 酸钾消毒4h,再用清水淋净,与消毒的河沙混拌,种沙 比例1:3,湿度6O 以上。盛人编织袋内,在0~5℃ 条件下放置1~2d,再移人室内,室温保持1O~12℃, 经过6O~70d,然后转入0~5℃的窖内,经过2O~30d, 种胚充分发育,物质充分转化,有的种子已裂口。 , 淡绿色,沿脉有疏毛。芽为单芽或混合芽,混合芽内着 2~3朵花,花单性,多雌雄同株,花被6~9个,乳白 色,雄蕊5~6个,长约2mm,雌蕊的心皮离生,集合排 在凸起的花托上,果期花托伸长成穗状聚合果,似长果 收稿日期:2011—05—18 1)基金项目: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O07AA6BN157) 81 201i隹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第5期 3五昧子的栽培技术 随挖随栽。 五昧子栽培方法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2种。有 3.2.2扦插繁殖。于早春未萌动前,剪取坚实健壮的 性繁殖为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是靠地下横走茎繁殖,如 枝条,剪成12~15cm长一段,剪口要平,用生根剂浸 用扦插繁殖方法,其再生根困难,成活率较低。用种子 泡。斜插于苗床。行距l2cm,株距5cm,搭棚遮荫,并 育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因此,多采用育苗移栽法,具 经常浇水,促使生根成活。 体做法如下: 3.2.3压条繁殖。北五味子地上部的枝条埋入土中 3.1 有性繁殖 后,能诱发不定根原基长出新根,使利用压条繁殖新植 3.1.1选地、整地、作床、施底肥。五味子幼苗生长需 株成为可能。以4~5月,用离体压条,在类似扦插环 要排水良好,土壤湿润、肥沃、含腐殖多的地方。其选 境条件下进行,生根率较高。 地可在林缘,林下或灌木问通风透光地方,荫蔽度要求 3.3 田间管理 5O ~6O ,坡度不超过I5度。生产田地可选土壤疏 3.3.1灌水。五味子喜湿润,要经常灌水,开花结果 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开荒地。但要有伴生 前需要水量大应保证水分的供给。雨季积水应及时排 树和支架。进行秋翻或春翻、耙好,做到细致整地。施 除。越冬前灌一次水有利于越冬,提高明年产量。 足基肥,亩施腐熟的猪粪2500kg 播前做好育苗床, 3.3.2施肥。五味子喜肥,结合松土除草,可追肥2 床宽1~1.2m,床高15cm,床长示地势而定。 次,第1次在展叶期进行,每株用有机肥5 kg;磷酸二 3.1.2播种。适时播种是关键,为了管理方便,最好 铵20g,第二次在开花后进行。每株用厩肥5kg,磷酸 采用条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I5cm横向开沟,沟 二铵15g,在距根部30cm处开深15~20cm环形沟,施 深2cm,踩底格子,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每667 rrf播 入追肥后覆土。 种量1okg左右。播后覆土2 CITI,稍镇压,用喷壶浇水, 3.3.3搭架。栽植后第二年搭架,也可当年搭架。架 为保持土壤充分湿润,可在上面加盖一层稻草或帘子。 材用长2.5m、直径8~12cm的水泥柱在株行问每10m、 1O天后开始出苗,苗高6~9cm即可移栽或分苗。 离定植株20cm埋一立柱,埋深5Ocm处拉第一道横线, 3.1.3 苗田管理。当播种20 ̄30天出苗6O%~7O 时 往上每隔50cm拉一道,铁线要拉直拉紧并用铁丝缠绑 撤除覆盖,同时搭简易矮棚遮荫,茁高5~6cm时拆除。 在立柱上。然后在每株五味子基部立一长220~ 幼苗1~2片真叶时疏苗;3~4片真叶时按株距5~7cm 240cm、直径1.5cm的竹竿,竹竿用绳固定在横线上。 定苗,进行第一次追肥,667 nf施磷酸二铵1O 于沟中。 3.3.4引蔓上架。按每株选留的主蔓以左旋方向每 3.1.4 移栽。五味子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 根架条引领l~2条主蔓 在山区或半山区可利用山坡或溪流两岸,具有稀疏的 3.3.5修剪枝条。五味子春、夏、秋季均可修剪。春 灌木或树丛等作自然攀缘架,然后清理林木,收抬场 剪在枝条萌动前进行,剪掉过密枝和枯枝,使枝条疏密 地,整地松土,耙细整平,进行移栽。 适度互不干扰;夏剪在5月上旬进行,主要剪掉基生 1年生的实生苗,如果水肥充足,管理适宜,在当 枝、重叠枝和病虫枝,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也需要进行 年秋季落叶后或翌年春天幼芽萌动前便可移栽。在整 疏剪和短截,如夏剪得当秋季可轻剪或不剪;秋剪在落 好场地上,按行距1.2~1.5m,株距0.5m穴栽,穴深宽 叶后进行,主要剪掉基生枝。不论何种修剪都应选留 各30cm。施足底肥,每穴约施有机肥I—kg,磷酸二铵 2~3条基生枝并引蔓上架。 3g与土混合。栽时将苗放在穴内,根须展开,覆土后 3.3.6抚育。一般不主张中耕除草。因五味子地下 轻轻提苗,踩实,灌透水,待水渗人后封穴,以防土层龟 走茎分布很浅,翻动土层宜伤害地下横走茎并使基生 裂,透风伤苗。移栽时最好选用枝条粗壮,根系发达的 枝大量钻出地面,应改为清沟覆土。一年进行4次:第 实生苗,随起随栽,时间过长易风干,影响成活。南北 一次在5月下旬小草大量发生时;第二、三次在6~7 行向以利通风透光。为方便管理,可采用双篱架,即宽 月进行,先拔出大草后清沟覆土;第四次在8月进行, 行1.5m,窄行0.6~0.7m。这样便于管理和搭架。15 只需拔出大草即可。通过清沟覆土抑制杂草生长,加 天后检查苗情。未成活的苗要及时补苗。 厚土层,以利于地下横走茎的生长。 3.2 无性繁殖 3.4病虫害防治 3.2.1走茎繁殖。挖取横走茎长度为30cm左右,其 3.4.1 防治叶枯病。叶枯病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病 上生有较多的不定根,地上部分为1~2年生,高度 菌浸染引起发病,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 50cm左右即可。挖取后的走茎经适当修剪,使之成倒 先由叶片尖部或边缘发病,逐渐扩大到整个叶片,引起 “T”字型。为防止失水,挖取后应立即放入湿塑料布 叶片干枯并脱落,随后果实萎蔫皱缩,造成早期落果, 内包裹,或沾些水用苔藓包裹。为保证移栽成活率,应 甚至完全无收。 82 第5期(总第l14期) 2011年1O月 中国林副特产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No.5(GSN0.114) 0et.2011 油茶园艺化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 覃李林 ,李晓铁。,周成。,赵祖辉。 (1.荔浦县林业局茶城林业站,广西荔浦546600;2.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3.灌阳县林业局黄关林业站) 摘 要:油茶要达到高产、高效、高品质必须具备有优良的遗传品质、优越的环境条件、充足的养分和良 好的树体结构等条件。通过园艺化(Horticulture)栽培,在建立油茶园时,应选用良种,适地适树,科学 规划设计,合理种植,高水平管理,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从园区选址、园区规划、良种选择、造林技 术、施肥技术、整形修剪技术、水分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收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园艺化管理的技 术体系。 关键词:油茶;园艺化;栽培技术 油茶(Camellia spp.)又叫茶子树,是山茶科(Thea— cae)山茶属(Camellia)中种子含油量高、具有生产价值 雨水充沛、地势平坦(坡度小于25。)、海拔1OO~500m、 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水电设施到位、土层深厚(1m)、 以砂质红壤、黄壤为宜、质地疏松、pH值4.5~6.0、有 机质含量较高、自然肥力较强。 2 园地规划 2.1 小区划分 的油用物种的总称 ],属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 至数百年,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之一,其加工出的茶 油是绿色健康食用油,其品质可与橄榄 由相媲美,被誉 为“东方橄榄油”『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大,并逐步进入 国际市场,为油茶产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广西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油茶生产,是 我国油茶主产区,其面积、产量居全国每三位0],在桂 北、桂中、桂南均有分布。为了充分利用宜林荒山、丘 陵,积极发展油茶生产,促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 为了方便作业,园内应划分栽培小区。在坡度小 于15。以内的地区按长方形划分,每个小区面积在 1hm 左右,坡度在16。~25。的地区依自然地形划分, 面积1hm 以上。 2.2道路设置 主干道设在林地的中心,路宽4~5m,支道与主干 道交叉,路宽3m o主干道与支道都应设在小区与小区 之间,或为小区划分的界线。 2.3水池设置 经济发展。我们开展了油茶园艺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以供油 茶种植者参考。 1油茶园选址 为防止干旱,每4hrn。设一个100m。容量的山地 蓄水池(南方水柜)。 减少损失。晒干方法是人工采收后,摊在水泥地面上 或用苇席等做铺垫(注意不能接触泥土)进行晾晒,并 要勤翻动,要防雨,以免发霉变质,使其自然风干,风干 后要捡净杂物及果柄和黑粒,用干净编织袋进行定量 根据油茶的生态学特性和适应性,选择阳光充足、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优先用生物农药3 井冈 霉素水剂,稀释为有效成分含量为50mg/L浓度的药 液喷雾,隔7天后再喷1次;也可以采用化学农药50% 甲基托布津i000倍液,或50 代森锰锌500~1000倍 液喷雾,隔7天后再喷1次。 3.4.2 防治卷叶虫。卷叶虫是以幼虫危害叶片,咬食 叶肉,3龄后吐丝卷叶,影响植株生长,并引起五味子 落果,造成减产。 包装,每袋以lO~15kg为宜,放通风干燥处保存。同 时,要防止鼠害和污染,以免造成损失。 五味子资源是宝贵的,它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珍 视,需要加以保护和培育,要解决资源培育和开发中的 防治方法:在幼虫3龄前,用9O 敌百虫防治;对 3龄后卷叶并在卷叶内危害的幼虫,用内吸性杀虫剂 4O 乐果油1000 ̄1500倍液喷雾防治。 3.5 采收与加工 关键技术问题,使之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资源良 性循环,源源不断地为医药、保健、饮料等产品开发提 供原料,形成一个完整的北五味子产业,造福于人类。 作者简介:刚宏林(1975一)男,汉族,博士后,副主任药 五味子果实9月下旬进入成熟期,可在树上自然 风干,也可人工采收晒干,但以人工采收晒干为主,以 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药品检验及研发工作,E— mail:gangdoctor@163.corn。 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