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诚信是明亮的灯塔

诚信是明亮的灯塔

来源:花图问答


诚信是明亮的灯塔

摘 要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失去诚信,整个道德体系都将动摇。在接受系统道德教育的同时,经受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诚信亦面临着危机。 关键词 诚信;传统;学生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以孩子教育为出发点,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让诚信教育根扎校园,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

(1)说假话。小学生的说假话其主要原因有:感觉不公平要说假话,感到朋友背叛自己要说假话,想逃避某些不喜欢的东西要说假话,玩弄人说假话,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说假话,为了虚荣心说假话等。

(2)说空话。因为“嫉妒“说空话,因为”不满“说空话,因为“戏弄”说空话,因为“刺激”说空话等。这些行为,严重脱离了诚信的轨道。不以事实为基础,胡乱编造,胡乱猜测,结果只会形成不健康的心态。

(3)“变脸”。当前部分小学生因为“恶作剧”或因讨老师喜欢或为“逃避责任”或为“哥们儿出气”而“变脸”的现象不断出现。这对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对此,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4)不守信。说话不兑现,许诺没行动,对人三心二意等。 二、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小学生诚信观念的薄弱。它是导致小学生诚信出现问题

的主观因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贮备少,认识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是非判断力低,意志品德不坚,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父母的品行“有失楷模”。中国有句老话:“不知其人观其子”,这说明以父母品行为标榜营造和谐诚信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一项调查中,只有42.7%的孩子认为家长是诚信的!高年龄父亲,低学历母亲,单亲家庭或核心家庭,不和谐家庭等,家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会为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三,教师的道德“有失风范”。铸造诚信之魂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一面镜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四,学校的教育“有失调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甚至以智代德,对小学生如何做人缺少关注,道德教育名存实亡。

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1.形成小学生诚信观念的摇篮:家庭

第一,家长要具有诚信的品德,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对孩子说谎话,做到言而有信,欺骗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父母要在言行上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良好的品格来感染孩子、熏陶孩子。

第二,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诚信教育。“以诚待人,以信

办事”,就是说为人要诚实,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如今很多家长认为“老实人吃亏”而教唆孩子耍圆滑,终究造成孩子的诚信存在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第三,家长要用心营造良好的诚信家风。在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良好的言谈举止,诚实守信的品质,特别容易潜移默化,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诚信的家风是形成孩子良好的诚信品质不可缺少的因素。

2.塑造小学生诚信品格之关键:学校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与讲台的优势,建立完善的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必须重视。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可以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如在介绍优秀人物时推崇其诚信方面的品质,使学生受到感染。 第二,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学校在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时,应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在低年级开展“夸夸我诚实”活动,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中年级可在班级中开展辩论活动,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剖析,在辩中明理。高年级可以开展实践调查活动,通过看报、上网、阅读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守信用”的事例和人物,在班级中展开讨论,进一步明确守信用是一个人的美德。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讲诚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的良好氛围。

3.小学生诚信意识强化的支柱:社会

第一,各级要以身作则倡诚信。要人民群众诚实守信,首先要率先垂范,对老百姓“言而有信”,取信于民,做好了,老百姓自然跟从,人人都以诚信为荣。从目前局势看应采取加强德育规范建设,大力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市场逐步完善,让部门成为实施诚信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第二,借助媒体宣传和推崇诚信美德,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社会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正确的社会,以健康向上的引导人,并通过推典型、树榜样,形成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氛围,使诚信人受到表扬,使背离诚信的人受到的批评,让诚信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建立适当的立法机制。社会上一些人、企业或单位不讲诚信,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失信成本过低。失信者得不到严惩,守信者就得不到保护,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训导作用,从而“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可以通过立法来实现强制追究,使非诚信行为不仅受到道德的谴责,更有法律的制裁,从而保护守信者,严惩失信者,净化社会风气,让小学生在充满诚信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诚信代代传承。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是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关键,是校园文化、伦理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要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让诚信教育根扎校园,让学生在一个诚信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成为祖国合格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