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课题名称 陈燕萍 数学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人教版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重点 难点 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重难点分析 教学环节 导入 1、自主探究 ×3=15,一个小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15个就是15平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同学们,你们都听懂了吗?那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呢?奥,大家都觉的第二种方法更简便。其实不管是把这个长方形铺满,每行摆5个,摆了三行;还是只摆一行一列,他们都是摆了3个5,就是5×3。那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表示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嗯,很快就有小朋友说,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一行摆了3个,摆了2行,也就是2个3,所以面积是6平方米,那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谁来说一说,嗯,他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行摆了4个,摆了2行,就是2个4,就是8平方厘米。那你们知道最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是的,一行是5个,摆了4行,就是4个5,所以最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5×4就是20平方厘米。那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下这三个长方形,你们知道他们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对了,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那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第二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最后一个长方形的呢?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说出来吧,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说的真好,下面请大家认真的观察表中的数据。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吧?噢!有同学发现,第一个长方形的长乘宽就会等于它的面积6平方厘米。第二的长方形的也是,长乘宽等于12,最后一个呢?是啊,同样的长乘宽也会等于它的面积。现在你能大胆的猜想下,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大家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说说吧!大家都觉得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真的是这样吗? 3、展示成果 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请同学们拿出一些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一边操作,一边完成课本66页例题4的表格。 大家动手能力可真强,我看到大家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下面就一起来看大家摆出长方形吧。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四一的四,六二十二,六三十八,五二一十,五三十五。是的,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哇,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可真棒,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必须先知道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请你把它运用起来吧! 一:出示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求它的面积。 课堂练习 二:出示一个长7米,宽6米的长方形,求它的面积。 〔难点稳固〕 三:出示一个长7米,宽20分米的长方形,求它的面积。 小结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