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践我们庄严的承诺

实践我们庄严的承诺

来源:花图问答


实践我们庄严的承诺!

同志!您,是否还记得?那天,我们举起右手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地立下誓言,从此“”的称号就成为我们心中最崇高的荣誉。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五光十色的金钱世界里,您可曾想起:庄严一刻的承诺,您,是否为他毕生践约?

有史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赞颂了那些匡扶正义、刚直不阿的廉吏清官,无论是包龙图怒铡陈世美、还是寇相爷开棺解悬案,这曲曲赞歌颂扬了我们中华民族那些早期“者”的明镜高悬、执法如山。

纵观中国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业绩曾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忘我的精神让大家难以忘怀,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朴实话语,无论过了多少年都似乎还在我们的耳畔萦绕。

江姐:“头可断,血可流,的毅志你永远不了!”

雷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去。”

焦裕禄:“党把兰考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却让他们端着讨饭碗四处浪,我们还不感到羞耻和痛心吗?”

孔繁森:“咱党人,不能老让百姓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来世上,今生今世咱就应该让老百姓的日子往好里过。”

- 1 -

李高成:“如果说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阵痛,此刻我们更应该跟广大群众同舟共济,生死与共。这就是我——一个的生死抉择。”

……

今天,站在这严肃的讲台上,我不禁又想起了一个伟大而亲切的高大形象。这个人,今天在中国人心中,如我父辈年纪的人无不对他仰视不已,像我这般年龄的又有谁不曾为他而感慨万分!他的一生,人格伟大,美德无暇!他是勤政廉政的表率,他,就是我们亲爱的——周恩来!

作为一个,周恩来是全国人民的公仆,正如一首天安门诗抄上说的:

人民的人民爱

的人民爱

人民的爱人民

的人民爱

与人民心连心

人民与同甘苦。

周恩来一生崇敬大禹,热衷于颂扬大禹精神。大禹,是中华民族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勤劳、

- 2 -

勇敢、智慧的代表。我们通过对大禹精神和周恩来精神风范的比较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以济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精神;严以律己,廉洁自律的精神;实事求是,因势利导的精神;知人善任,尚贤使能的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的志士仁人,无不以济天下为己任。周恩来把自己一生的全部精力和才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主义事业。以主义事业为己任的周恩来视国家管理的“力量的源泉是人民”,是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是与人民的沟通和共治。因此,他一生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心里时刻惦记着人民,他把自己看作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深地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对人民恃德恃诚,从不高高在上,始终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欺压百姓的霸道作风。视民如“天”,对人民怀着一种深深的道德责任感,怀着一种强烈的深厚的感情。在对国家的管理活动中,人民的任何一点疾苦都会引起他的切实关注;任何一点对人民要求的不重视,他都会认为是对人民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对在维护人民利益上的任何一点粗疏,他都不能容忍。他胸中始终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而从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到安排老百姓的生活,周恩来时时处处能够考虑到人民的需要。他既操劳于国计民生,同时也在许多最细微处为人民着想。当他得知北京市市内公共交通拥挤,就自己去乘公共汽车,体验群众乘车的困难,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周恩来就是这样以恃德恃诚风化天下,怀民而兴邦。他在管理国家中的这种崇高形象,不是纯形式上的刻意追求,而是与人民心灵相通的内在精神自然流露;不是宗法制度下的所谓“仁德”风格,而是在为最大多数劳动群众谋利益中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征。

忘我无私,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周恩来的突出特点。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一,工作第一,是周恩来考虑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周恩来1921年参加中国党。从1927年起,就一直参加党的领导核心。但他从不突出自己,也不让别人宣扬他。在重庆时,他坚决不让《新华日报》上登他的照片;出国时,发现我国有的驻外使馆中,

- 3 -

挂有他的像,他就让把他的像取下来,只挂的像,而且一再坚决不许把他在延安、淮安等地的旧居辟为他的纪念馆。

周恩来对人民的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容不得任何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和拖拉推诿的工作态度,“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是他工作的16字方针。即使是重病在身,也从不懈怠。在他患癌症不得不住进医院后,仍坚持工作,直到病情十分严重时,他还要求医生:“一定要把我的病情随时如实地告诉我,因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个交代。”病危时,他还跟人谈对台工作,心系祖国统一大业。

周恩来的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突出的表现在他的光辉生命的最后10年。在那“”的狂风恶浪中,他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说:“既然历史把我们推上历史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他以“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忍辱负重,呕心沥血,顶着风暴,极力挽救危局。1972年,当查出他得了癌症后,他根本没有去考虑休息,反而更加争分夺秒地抓起工作来。他心急如焚地对经委的同志说:“经济基础不乱,局面还能维持,经济基础一乱,局面就没法收拾了。所以经济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生产绝不能停。” 他说:“在中,我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周恩来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廉洁奉公、朴素谦逊的美德。胜利前是这样,胜利后仍然是这样。他身居高位,大权在握,却从不为自己谋取任何私利,从不为亲友谋取任何私利,像一条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为中国人民奉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身心和生命。这种高风亮节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这使周恩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赢得普遍仰慕。人民群众说得好:“周生前没有自己,死后也无须保留自己。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却又把什么都留给了我们。他一生对人民奉献的极多极多,向人民索取的

- 4 -

却极少极少。”这是人民对他这样一个自觉的、真正的主义者的崇高赞语。敬爱的周以他的一生树立了一个“廉洁奉公”的新形象,以他的一生给我们以警示,展示了一种高级境界的洒脱。

建国以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实践誓言,前仆后继,赴汤蹈火,为了主义理想,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付出毕生心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同志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榜样学习,像许许多多的先烈那样,以我们毕生的精力,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实践我们庄严的承诺!!

周恩来自幼就多次听父辈说过大禹为解万民于倒悬之苦,立志根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等事迹,深受大禹公而忘私、为民、忧民精神的熏陶,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民为民思想的种子。他说:“大禹在人类向大自然作斗争中,打响了第一炮,在科学萌芽的时代,能同大自然作战是不容易的。中国历代统治阶级都没有学好大禹治水这一课,他们只晓得遏制,不晓得利导,所以成了魔王,到处受到人民的反抗。他们是注定要失败的。”

1950年8月24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精辟地论述了自然科学工作的环境、自然科学工作与各方面工作的联系和关系,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岗位与前途等问题后,深情地说:“我们有信心在这一辈子能看到光明、幸福、富强的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开步走,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打下了万年根基,‘其功不在禹下’。大禹治水,为中华民族取得了福利,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一定会比大禹创造出更大的功绩。”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