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胡适派学人的胡适批判

论胡适派学人的胡适批判

来源:花图问答
学教育2014.02

博士论坛

论胡适派学人的胡适批判朱洪涛

(南京大学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江苏

南京211102)

[摘

要]

胡适在现代中国思想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建国后对胡适发动了声势浩

大的批判。对于这场批胡运动,本文试图梳理胡适派学人在批胡中的思想与心态问题,即分析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完成前面对频繁的思想改造运动他们抱着怎样的观念和思想。

[关键词]胡适批判;胡适派学人;思想;心态

1950年代知识分子在胡适批判中适应话语范式转换的过程,最终完成冷遇却是事实。知识分子如废名者认多次用到“胡适派”这个词,如“胡了对自身的思想改造。同时在这一系真阅读著作、党报文章,拥护适派实用主义维新思想”、“胡适派实列改造过程中,胡适派学人也经过了新政权,真诚地为新中国的建设鼓与用主义”、“胡适派自称是民主主义者”、复杂的思想蜕变,展露了各异的心态呼,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毫不顾惜地“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以变化。这些学人譬如废名、朱光潜、罗否定自己曾经所取得的文学成绩,“我胡适为首的资产阶级学派”等。此尔纲。废名据现有资料显示他没有写凭我的良心认为它(指废名以往的诗处的“胡适派”是批判者站在批判的作关于批判胡适的材料,但这并不等歌创作)毫无价值”,希望在新的时代立场对胡适本人以及接受胡适思想和于废名可以安然通过,他也得接受思新的环境下重新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观点的知识分子进行清理的统称。批想改造;朱光潜批判胡适的篇章亦不废名学习、马克思的著作,积判者只是为了言说的方便而笼统称之甚多,但不等于不严厉;罗尔纲由于极树立唯物史观,努力学习用新的观为“胡适派”,并没有对此概念进行严与胡适的密切关系,难免也要写表态点看问题,然而废名心内与身外的纠格的定义和,所以在运用上难免文字。

结依然存在着,表现之一是他并不否随意宽泛。“胡适派学人”按照相关研文章以晦涩和禅意著称的废名在定轮回。据乐黛云回忆:

究者的定义是指以胡适为核心,具有后开始学习《新民主主义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他相信轮回,相相类似的留学背景,“主要是一些留学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信人死后灵魂长在。他甚至告诉我他欧美的学者或技术型官僚,因暂时认著作。废名认真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并的的确确遇见过好几次鬼魂,都是他同于某些政治观念,通过开茶话会、发撰文表明自己的由衷之情,“我平日看故去的朋友,他们都坐在他对面,和表宣言、办刊物的形式聚集起来”,[1]报,——看人民日报,常常默默地动他谈论一些事情,和生前没有两样。他成员慢慢发展到后来主要变为角色较了歌颂的感情。歌颂党,歌颂人告诉我不应该轻易否定一些自己并不为单纯的学院式知识分子,如徐志摩、民,歌颂的,总括明白,也无法证明其确属乌有的事。因罗隆基、沈从文、潘光旦、梁实秋等。一句就是歌颂,仿佛到现在我也为和我们已知的事相比,未知的事实学者章清所定义的“胡适派学人群”从真懂得似的。”[2]废名对党和新政在是太无边无际了。[6]

活动范围、知识背景、政治取向分析府的真情可说是溢于言表,而他这种这是知识分子集体参加土地改革了胡适派学人的聚合与构成。

真挚的感情在废名后来的工作安排中运动,让废名见证人民改天换地的革本文所言说的“胡适派学人群”除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3]

命激情和巨大能量之时,废名对乐黛带有上述意义外主要侧重学术传承,即五十年代的废名发挥余热,用手云的倾吐之言。为什么废名会在此刻与胡适交往的知识分子在治学方面接中的笔写了一系列文艺论文,主要集谈轮回、谈灵魂、谈有无?乐黛云的受胡适的治学理念和治学方法,在私中在杜甫和鲁迅研究上。他写作的《杜分析废名太过于寂寞因而他想将自己人交往方面亦相交甚厚。这些学人的甫写典型——分析<前出塞>、<后出的想法与人诉说。废名认真学习各种一部分一九四九年后留在中国,他塞>》。评论者评价该文“贯穿着唯心文件材料,吸纳新的政治思想,不能们对胡适的治学方法大都表示认同并主义观点、庸俗社会学倾向和虚无主说其心不诚。然而废名毕竟曾是真正受其影响,其中包括废名、朱光潜、俞义观点”,指出废名的分析,“其结果参禅打坐之人,禅意甚浓,这种偏静平伯、罗尔纲等人。在一九五一年和不仅糟蹋了杜诗,而且糟蹋了的态度与偏动的时代似乎并不协调。废一九年的胡适批判中,他们身处提出的文艺要写工农兵的方针。”[4]废名是一个有传统底色的文人,按照废其中并写下批判文章。我们考察知识名还发现自己所著《跟青年谈鲁迅》被名之子冯思纯所言:“作为一个在‘五分子群中这些胡适派学人在怎样的心人扔在屋角,无人理睬。在人事关系四’运动新思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态下写出批判胡适的文字以及二者的上,文学创作实绩早已斐然的废名在子,中西文化对他影响极深,尤其中相互关系——心态和文字本是二而一五十年代却没能加入作协。等到了一国的儒家、佛教思想,他一直视为真的关系:怎样的心态会在文字中表现九五二年院系调整,废名被调离北京谛。”[7]当然他依然会要求进步,他希出来,文字亦为心态的流露——对我大学,到东北人民大学中文系任教。废望组织能够将其安排到适合的岗位,发们认识特定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名发现到了那里有半年多没有给他分挥他熟稔的业务能力,“在前进的伟大提供了一个进入角度。

配工作。废名认为高教部、文化部、作

的时代里,我希望我能有贡献。要符胡适派学人在“胡适批判”中经家协会“像破抹布一样”[5]

把他给抛弃合人民的利益才算有贡献,要对创造过了从抵触到接受改造,从不习惯到

了。虽然废名说的是牢骚话,但受到

社会主义文化有贡献才算贡献,我很

4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有这番良心。”[8]可事实并非如此,废名的这番“良心”没有得到回应。

此时朱光潜也没有逃离像破抹布一样的命运。早在1948年4月28日朱光潜写信给胡适:

适之先生,听说教育部拟派一人参加联合国文教组织之文艺工作,人选尚在物色中,我任教已十五年,很想出国一行,藉长见闻,您能否向朱为我一推荐汤先生快回国了,我如果暂去,对学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希望您能给我一个进修的机会。专

颂时棋光潜拜上四月廿八日。

[9]

在1948年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朱光潜写信求助胡适给自己在联合国谋求一份工作,可以肯定朱光潜相信胡适有能力帮他推荐这样一份工作,不然他不会在此节骨眼上寻求胡适的帮助。查胡适1948年日记和往来书信没有发现胡适对这封信的反应,此时的胡适正在忙于其他更为重要的事务也许忘了回信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从中看出朱光潜对自己今后的前途抱着不安,像朱光潜一类的知识分子更多是要求安定和平静的学术环境进行述学著书,而已适应旧有环境的知识分子当面临即将到来的新环境,这种心态就会发露无遗。当然朱光潜这种忧虑和担心与他的身份有关:朱光潜曾是监察委员,曾列名于蒋介石亲自拟定的一九四八年北平学人营救名单中因政治关系必须离开北平的学人。[10]据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朱光潜用评注《道德经》来填补“恍恍惚惚,犹豫不定”[11]的内心忧思。

建国后朱光潜难免要对自我进行深刻的检讨,检讨过去的社会关系,其中对胡适的批判是在所不免了。他的《澄清对于胡适的看法》原载1951年12月胡适的立场、反对学生罢课1日的《新观察》上。文章揭露以及拥护帝国主义的行径。朱光潜由此总结说,“一个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思想,而同时却有真正进步的学术思想”,朱光潜曾经信奉为学术而学术,相信学术和政治是两不搭界的领域。此时的他却不得不说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就不会有进步的学术思想。但以朱光潜对胡适的了解,知道胡适确实不是一无是处,于是接着说,“胡适的账上只有提倡白话文运动一笔账可列在收入项”,可他明白对胡适的正面评价是越低越好,才能表明自己与胡适划清了界限。他虽然承认胡适提倡白话运动有功却又加以严格的限定,“胡适孤立了语文,孤立了文学”,因此白话文运动依然是“一种脱壳不换骨的企图,”胡适内心还是“旧社会的意识”,朱的行文至此仿佛胡适完

全是一无是处了。

朱光潜的文章是为了顺利通过考察,因而对胡适的批驳绵软无力。“胡适的买办思想浓厚到什么一个程度,可举一个事为例。美国人爱搜集邮票,以稀奇的样式满足自尊感,胡适就走冷门,搜集火柴盒”,据资料显示胡适并没有挖空心思收集火柴盒,即便胡适有此嗜好那也是胡适个人的喜好与大众无关,犯不着拿来批判,自称与胡适同事七年的朱光潜不可能不知道。这也可以证明朱光潜批判的理屈词穷。当时的胡适了解到朱光潜的一篇批判自己的文章就说:“我非常同情他。”[12]亦可从侧面证明朱光潜的境遇。

朱光潜检讨的同时也伴随其耐人寻味的状况:1950年朱光潜被免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一职,据说在三尺讲堂上有半年多没有一个学生上他的课,还要写“自白书”[13];据常风回忆朱光潜的住处“经过大雨后,屋里纸顶棚被淋塌了下来,还有一部分拖挂在半空。卧室床上放着两个脸盆接雨水,外间客厅在漏水,这一切朱先生都处之泰然,我问起朱太太,她告诉我头几天孟副校长去看朱先生,看了朱家那种狼狈样子很不高兴,离去时说,要尽快给朱先生调换房子。”[14]

罗尔纲曾经是胡适的好学生好秘书,在胡适批判运动中他注定要写批判文章。罗尔纲写作的《两个人生》的批判文章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是阐明与胡适的接触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叙述中罗尔纲把自己塑造为具有品格的战士,参加过反封建的战斗,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才进入中国公学。胡适在日记里记载看到罗尔纲的文章后感到意外和诧异。第二是清除胡适对自己的学术影响。他写下的《两个人生》从标题即可看出他想脱离与胡适的关系。文章说胡适带给他的遗毒:首先是教会他研究历史必须超政治超阶级,站在纯客观立场;其次是为考据而考据的钻牛角尖式的问学态度。文章很大篇幅是在叙述胡适教给自己纯粹考据的文学态度:

我虽然能够考得清清楚楚太平天国每一个战役把英、法侵略军和美国侵略者华尔的洋队打得一败涂地的英雄事迹,但是,我却不能提高到原则性上来说明太平天国的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15]

罗尔纲说自己不能提高到“原则性”上来看问题,他反省胡适为考据而考据的方法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是专注于历史事实的考究,而忽略历史宏观层面的考察,使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认为自己的治学路数是来自清代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而胡适对自

2014.02

学教育

己的影响仅仅限于治学态度方面,欲将自身的胡适痕迹擦拭到最低程度。可纵观文章,深谙考据之道的罗尔纲文章只是停留在不断辩解胡适与自己的联系仅限于治学态度而没有展开论证。最后文章总结这之前的人生是“灰冷、幻灭、悲哀、虚无”,接受教育之后的人生是“热爱的,满怀信心的乐观的战斗的人生”。

以罗尔纲和胡适的密切关系而言,他的批判文章可以写的方面和素材自然不会很少。然而他的文章主要讲述胡适与自身学术的关系,即便讲述这种需要批判的师承关系也着重剖析自己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是如何接受和应用为考据而考据的态度。罗尔纲自称误信人言误入歧途,自称曾经是“活死人”[16],最后罗尔纲谈到新旧对立,改造后的新我与糊涂的旧我对比,罗尔纲发出感叹,“这是如何不同的两个

人生啊!”[17]

,如果仅从文章本身看去,罗尔纲的真实态度到底在这篇文章有多少表露我们无法断定。相较于其他批判文章而言,罗对胡适的批判较少苛刻的言辞,说明罗尔纲对曾经是乃师胡适的仁厚。罗尔纲后来回忆看到胡思杜批判胡适的文章:

那时初,我在家乡未经学习,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划界线。而胡适的问题却正在沉重地压在心头。我听了孟和先生的话,立即去图书室借了《人民日报》来看。我看后启发我认识到胡思杜与胡适还可以划清敌我界线,我做学生的,更可以与老师划清敌我界线了!从此解决了心头的难题,豁然开朗了。[18]

这段话表露了罗尔纲写批判胡适文章的缘由:他能顺利为文批判胡适乃是看到胡思杜对胡适的批判。也许他之前还会感到无从下笔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毕竟罗尔纲受惠于胡适的地方太多了,现在已经有人批判胡适了而且还是胡适的亲生儿子,作为胡适学生的他批判胡适最起码内心不再摇摆不定,这样能让心中的惭愧感负疚感暂时放到一边。换言之,罗尔纲经过这番体认之后,从而达到这样的自我感觉:我虽然写了批判文章,这也是一种时代的需要,再言之胡思杜已经写了,我再写也不会承担多大的责任,因而能执笔为文,于是“划界限”就好划了。

废名、朱光潜、罗尔纲等胡适派学人的遭遇并不是特例。特定时代中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知识分子都要经过或多或少的改造,他们往往是在批判他人、他人批判自己与自己批判自己的三种批判中度过这段特殊时光的。以上述胡适派学人的

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学教育2014.02

文学评论

日本奈良·平安时代的汉诗文化论考

张彦萍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

日本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可以说是日本汉诗文化的兴盛期和黎明期。日本汉诗,指的是日本人

用汉语创作的诗,遵从汉诗格律用韵的一种诗歌形式。汉诗从中国传入日本,深受中国唐诗的影响,是日本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就日本奈良时代、平安时代的汉诗文化进行了考证和论述。

[关键词]日本;奈良时代;平安时代;汉诗

一、引言

以说是日本汉诗文化的兴盛期和黎明代表的遣唐使,有计划地将灿烂的大

日本汉诗,指的是日本人用汉语期。当时如果说到“文”的话,指的唐文化带入日本,诱发了日本文化的创作的诗,并且遵从汉诗格律用韵的就是“汉文”,即现在的中文。因为日大发展,汉诗也是众多璀璨的“舶来一种诗歌形式。是日本文学史上一种语里的文字——“假名”,归根到底只品”之一。

独特的文化现象。现存最早的日本汉是“假的汉字”,而不是真正的汉字。由于受中国唐诗文化的影响,日诗虽然在6世纪末的飞鸟时代的8—

当时发展汉诗文化的中坚人物基本上本的贵族和文人纷纷做起汉诗来,汉672年就已经出现,

为大友皇子所作。[1]

是以天皇家为主的皇贵族上层统治者;诗成了贵族社会的官方文学。天平宝但汉诗在日本受文人重视,并在日本还有以空海[2]为代表的僧侣精英人物。

字三年(751)日本出版了第一部以五广泛传播的是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下在日本奈良(公元710~784年)言诗居多的汉诗集《怀风藻》,共收面就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汉诗文化即中国隋唐时期,日文假名尚未发明进行考证和论述。

之前,日本通用汉字,并引进大量中120首诗,诗作者有天武天皇、大友皇子、诸臣、僧侣和隐士等人。这二、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汉诗国典籍,汉诗也因此大受日本人欢迎。一时期还涌现了与李白、王维交情深在日本的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可

尤其在初唐、盛唐时期,以弁正等为

厚、最终埋骨长安的日本汉诗人阿倍

遭际为例,我们发现胡适派学人对胡

参考文献:[1]1页。

适的批判与其他知识分子对胡适的批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12]周策纵:《胡适风格》,《传记文学》,

判有所不同。其他之前与胡适关系并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1987不大的知识分子只要在运动中按照批第68页—69[页。

2][13年]3月号,第50卷第3期。

翟志成:《被弟子超越之后——胡判模式写一篇文字基本上就可以过关,冯文炳(废名):《歌颂》,《人民日适的冯友兰情结》,研究院中国文而胡适派学人因与胡适曾有人事接触报》,[1956]年8月15日,第8版。

哲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4年9或学术交流,这些批判者的文章就必3张均:《胡适门生的1949—1952》,月,第须清楚交代自身与胡适的关系如学术《文艺争鸣》,2010年10月号上半月。该文[25]期。

14常风:《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取向、治学方法等方面,这样才便于对胡适派学人在五十年代的生存境遇该文有社,1995划清界限,一方面表示与胡适决裂,一详细的描述。对本文启发颇多。

[4][年版,第页。

1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出方面宣布与旧我告别。可思想改造并陈建军编著:《废名年谱》,华中师版:《胡适思想批判》(第2辑),1955年不像清扫垃圾或整理书架那样容易,思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页—285版,第想改造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差异性,页。

[5][185]页。

1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出正如参加1951年京津地区思想改造运陈建军编著:《废名年谱》,华中师版:《胡适思想批判》(第2辑),1955年动的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侯仁之所言:

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版,第188学习开始之后不久,我就逐渐感6]陈建军编著:《废名年谱》,华中师[页。

1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出觉到最大的问题不仅在于肯定自己有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页。

版:《胡适思想批判》(第2辑),1955年病,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抓住自己病7]冯思纯:《为人父,止于慈——纪念版,第188症的症结。否则只是翻来覆去检讨了父亲废名诞辰100周年》,《新文学史料》,2001[页。

18]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自己态度或作风上一些枝枝节节的问[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题,徒然把“自我批评”这个宝贵的8年第]4期。

陈建军编著:《废名年谱》,华中师版,第125口号庸俗化了,而仍然不能发现自己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页。

9[页。

19]侯仁之:《学习文件使我进一步端病症的症结。但是如何才能发现自己钱念孙:《朱光潜:出世的精神与入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人民日报》,1951思想上病症的症结呢?说起来这实在世的事业》,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年12月30日,第3版。

不是一件容易事。[19]

162页。

胡适问题沉重地压在胡适派学人[10]黄克武:《蒋介石与贺麟》,中作者简介:朱洪涛,南京大学新文学研心头,他们的胡适批判就更是如此,症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院近代史究中心博士生。

结更难抓住,于他们而言,“实在不是研究所集刊》一件容易事”。[,2010年3月,第67期。

11]钱念孙:《朱光潜:出世的精神与入世的事业》,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

6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