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 关于2000年以来内蒙古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任 文 ,邓鸿志 ,王喜武2 (1.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北京100081;2.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天津300204) [摘要】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财政收入也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财政收入 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收入增量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增速大幅攀升。对此,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理性看待财政收 人增长问题,如何分析财政收入的因素构成,特别是近两年财政收入增量的因素构成问题,是回答该增长模式是否具备稳定 性、健康性和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财政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f 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295【2010)02—0086—04 一、2000年以来内蒙古财政收入增长的实证分 (不含社保基金收入)由44.90亿元增至277.62亿 析 元,年均递增22.44%。财政收人以近28%的速度 2000—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呈现出 增长,表明内蒙古地区迎来了一个财政收入增长的 强劲、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地区经济持续升温。 黄金时期,财政收人总量不断扩大。特别是2007— 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完成1401.O1亿元, 2008年,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别实现1018.14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亿元,增长2.6%;第二产 和1384.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05.17亿元和 业增加值552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 366.58亿元,增长42.80%和36.O%。其中,地方财 496亿元,增长11.6%。2008年,自治区生产总值完 政收入分别实现835.29亿元和1107.31亿元,分别 成776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增长40.5%和33.O%;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 17.2%,增速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其中,第一 入分别实现492.28亿元和650.64亿元,分别增长 产业增加值906.9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 43.4%和32.O%;上划中央税收收人分别为343.0 值4271.03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和456.67亿元,分别增长36.5%和33.O%。 2583.79亿元,增长15.5%。九年间,国民生产总值 二、近年来内蒙古财政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实现年均增长14.43%。 针对近年来内蒙古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现实, 2000—2008年,全区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仅从经济发展的表层来分析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否 以平均每年136.59亿元的幅度增加。九年来,财政 具有理性和科学性,尚不足以合理解释这种增长的 收入由155.59亿元增至1384.97亿元,年均递增 韧性和稳健性,只有从地区经济的内在性增长和财 27.5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110.68亿元增至 政收入增量的分要素构成两个方面人手,将财政收 1107.31亿元,年均递增29.16%;上划中央税收由 入增量做来源化的剖析,从财政收入增长的源头分 48.90亿元增至456.67亿元,年均递增28.30%。 析各构成要素的财政收入贡献率,分要素量化财政 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由95.03亿元增至 收入增量和增速,才能够明确2000年以来、特别是 650.64亿元,年均递增23.83%;政府性基金收入 2007年以来内蒙古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 [收稿日期]20o9一Il一09 [作者简介】任文(1983一),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博士生,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 86 对增值税的贡献率为75.23%和78.21%, (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 21.65%,了物质基础 对税收收入贡献率分别为15.86%和7.21%,对财 2007—2008年,全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政收人贡献率分别为19.40%和7.79%。 6018.81亿元和7072.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 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拉动了商业增 别比上年增长19.0%和17.5%,快于全国4.38个 值税显著提高。2007—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百分点和l0.58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直接 额1904.11亿元和2363.33亿元,(注:计算时已剔 拉动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其中,可税 除餐饮业零售总额),实现商业增值税完成45.34亿 GDP分别拉动当年税收完成690.83亿元和921.09 元和79.77亿元,同比增长19.4% 和24.1%,对增 亿元,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12.24%和 值税的贡献率为18.25%和15.27%,对税收收入贡 11.09%,对财政收入贡献率为14.96%和12.0%; 不可税GDP分别拉动纳人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增 长54.66%和28.92%,对当年的税收收入贡献率分 别为19.13%和9.63%,对财政收入贡献率为 23.39%和lO.41%。 (二)地区经济效益提高为税收收入增长提供 了现实的客观条件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拉动税收强劲 快速增长。2007—2008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达4404.75亿元和5596。45亿元,比上年增长 29.3l%和27.05%。其中,工业投资2220.26亿元 和2881.76亿元,分别增长22.10%和29.8l%。分 别拉动营业税增长51.45%和42.26%,对税收收入 贡献率分别为18.01%和l4.o7%,对财政收入贡献 率分别为22.O2%和15.21%。 2.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直接拉动所得税大幅增 长。规模以上企业经营效益好转拉动税收收入大幅 增加。2007—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 效益综合指数为295.8和203.61,分别比上年提高 63.5%和38.9%,实现利润总额445.55亿元和 614.68亿元,分别增长63.8%和40.7%,分别拉动 企业所得税完成133.66亿元和184.40亿元,对税 收收入贡献率分别为22.33%和13.557%,对财政 收入贡献率分别为27.31%和14.65%。 3.六大优势行业税收贡献率提高。能源、冶金、 建材、机械装备制造、化学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优势行业贡献的税收占税收收 入的43%,拉动增值税高速增长。2007—2008年, 全区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增值税分别为122.72 亿元和193.78亿元,增长37.64%和57.9O%,对税 收收入贡献率分别为22.65%和15.23%,对财政收 入贡献率分别为27.70%和16.47%。 第一,煤、电、油等能源行业实现增值税181.20 亿元和277.40亿元,较上年增长4 5.3 2%和 献率分别为6.79%和8.02%,对财政收入贡献率分 别为8.3O%和8.68%。 4.居民收人提高及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 拉动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增长。2007—2008年,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8元和14431元,比上 年实际增长14.6%和10.6%,人均消费性支出 9281.5元和1082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1.1%和 1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59元和4656元,比 上年实际增长18.3%和1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256元和361 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7.5%和 l1.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0.30和0.32, 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0.34和0.41。 2007—2008年,实现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为71.92 亿元和82.56亿元,增长11.23%和4.72%,对税收 收入贡献率分别为3.93%和1.57%,对财政收人贡 献率分别为4.8l%和1.70%。 (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财政收入 全面增长 表1 2000—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三次产业比重(%) 年份 合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贡献率 工业 2000经 10o 25.1 39.4 35.5 32.1 2001钲 10o 4.6 14.8 53.5 32.5 2002芷 l0o 7.0 43.6 49.4 32.5 2003链 l0o 1O.1 47.5 42.3 35.4 2004焦 l0o 15.7 43.0 41.2 37.1 2005拄 10o 7.8 61.4 3O.8 54.1 20o6年 10o 6.7 61.9 31.4 61.1 2007矩 10o l1.O 61.3 27.7 58.4 2008盈 10o 7.1 68.3 24.6 60.6 年均增长 一 —13.09 6.31 —3.97 7.34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1—2009). 1.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税收结构调整。 从2000年到2008年,全区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1: 87 39.4:35.5调整为7.1:68.3:24.6,第一产业比例下 步增强。2002年,呼、包、鄂三市GDP实现854.49 降18%,年均递减13.09%;提供工商税收的第二、 亿元,占十二个盟市总计的44.2%,财政总收入共 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28.9%和10.9%,其中,第二 完成48.69亿元,占十二个盟市财政总收入的19%; 产业年均递增6.31%,第三产业年均递减3.97%。 2008年,三市GDP实现4679.37亿元,占十二个盟 三次产业调整前后,2000年和2008年分别完成工商 市总计的53.7%,财政总收入共完成605.15亿元, 税105.5亿元和724.7亿元,年均增长23.88%,对 占十二个盟市财政总收入的57.9%;对税收收人贡 税收收入贡献率分别为0.88%和6.82%,对财政收 献率分别为1.36%和19.27%,对财政收入贡献率 入贡献率分别为5.26%和7.38%(见表1)。 分别为8.13%和20.84%(见表2)。 2.优势地区对全区财政增收的带动作用进一 表2 2002—2008年呼包鄂三地财政经济指标分析表 盟市合计 年份 类别 2002拒 2008链 GDP 呼和浩特市 数量 比重 包头市 数量 比重 鄂尔多斯市 数量 比重 合计 数量 比重 数量 (亿元) 1934 8719 (亿元) 317 13l6 (%) l6.4 15.1 (亿元) 333 1760 (%) 17.2 2O.2 (亿元) 205 1603 (%) 1O.6 l8.4 (亿元) 854 4679 (%) 44.2 53.7 2002拄 财政 2008焦 收入 256 1O46 17 158 6.7 l5.1 20 182 7.8 17.4 12 265 4.5 25.3 49 605 19.O 57.9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3—2009). (四)财政支出规模扩大和支出结构优化为财 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2000—2008年,财政总支出从261.06亿元增至 1455.48亿元,平均增长率为24.01%,比同期年均 增长率21.04%高2.97个百分点,对税收收入贡献 2000—2008年,全区财政支出总量不断增加, 财政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结构也不断优化,财政 率分别为13.44%和4.98%,对财政收入贡献率分 调控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不 别为16.44%和5.391%(见表3)。 断扩大,公共财政建设进程加快,民生支出规模逐年 (五)政策调整及征收管理强化成为财政收入 扩大。税源建设效果良好,主体税源得到有效的保 调增的重要原因 护和涵养。各项财政资金健康、安全、有效运行,财 近年来,为扶持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贯 政支出整体效益逐年提高,拉动和影响财政收入持 彻落实以先征后返为主的财税优惠政策。2000— 续、稳步增长。 2008年,全区支持地方发展的先征后返总额为 l9.5O亿元和68.14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2.53% 表3 2000—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收支增长表 单位:亿元 和4.92%,占当年财政收入增量的14.68%和 4.08%,对税收收入贡献率分别为0.90%和 1.64%,对财政收入贡献率分别为5.3 6%和 1.77%。 年份 财政总收入 财政总支出 增长速度(%) 8.30 22.70 (万元) 200o 155.59 (万元) 财政总收入 财政总支出 261.O6 2001 2OO2 167.74 2O6.81 335.98 413.33 7.8O 23.30 28.70 23.0o 全区税务部门从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健全制度 2003 2O04 20O5 258.O3 364.67 536.36 471.09 602.75 734.61 24.80 41.33 47.1O 13.97 27.90 21.9o 和改进征管手段人手,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 益,依法治税,确保税收收人应收尽收;同时,非税收 2006 2007 712.97 1018.35 914.97 1266.1l 32.9O 42.8O 24.6O 38.40 入收缴也不断加强。2000—2008年,全区纳人预算 管理的非税收入为15.64亿元和456.67亿元,年均 增长45.48%,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从10.54%降至 9.57%,对税收收入贡献率分别为0.7 5%和 2008 1384.9 1455.48 21.04 35.99 29.37 14.96 24.01 平均 27.49 增长 3.1 9%,对财政收人贡献率分别为4.51%和 3.45%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1—2009) 88 综合上述因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2000年 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效益改善等内 以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促使内蒙古地区财政经 在的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征管条件、政策调整等外 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既有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 在的因素影响(具体详见表4)。 表4 2007—2008年内蒙古财政收入增长因素分析表 分项收入对 分项收入对 序 号 年度 分项税收 乍税收入 税收总收入 财政总收入 税收收入 的贡献率 财政收入 的贡献率 名称 数量 增长率/比重 数量 增长率 数量 增长率 拉动增长率 拉动增长率 2007拄 690.83 0.35 691.04 0.35 1018 0.428 12.24% 14.96% l 2008芷 可税GDP 921.09 O.33 921.03 0.33 l385 0.360 11.09% 12.oo% 2007焦 144.46 O.55 691.04 O.35 1018 O.428 19.13% 23.39% 2 2008芷 不可税GDP 186.22 O.29 921.O3 O.33 1385 0.360 9.63% 10.41% 2007笠 91.34 0.51 691.04 O.35 1018 0.428 18.01% 22.02% 3 2008焦 工业投资实现营业税 8O.11 0.42 921.03 0.33 1385 0.360 14.07% 15.21% 2007正 133.66 0.64 691.04 0.35 1018 0.428 22.33% 27.31% 4 2008拄 企业所得税 184.40 0.41 921.03 O.33 1385 0.360 13.55% ・14.65% 2007芷 181.20 0.45 691.04 0.35 1018 0.428 15.86% 19.40% 5 2008焦 煤电油运等行业增值税 277.40 0.22 921.O3 0.33 1385 0.360 7.21% 7.79% 2007正 45.34 0.19 691.04 0.35 1018 O.428 6.79% 8.30% 6 2008定 商业增值税 79.77 0.24 921.03 O.33 1385 0.360 8.02% 8.68% 2007正 71.92 O.11 691.04 0.35 1018 0.428 3.93% 4.81% 7 2008拄 个人所得及消费税 82.56 O.05 921.03 0.33 1385 0.360 1.57% 1.70% 2000焦 1o5.50 0.12 122.65 0.Cr7 1018 0.428 O.88% 5.26% 8 2008芷 产业调整的工商税收 724.70 0.2l 921.03 0.33 1385 0.360 6.82% 7.38% 2000拄 49.O0 0.19 122.65 0.07 1018 O.428 1.36% 8.13% 9 2008矩 呼包鄂三地经济增长 605.o0 O.58 921.O3 O.33 1385 0.360 19.27% 20.84% 2007芷 1266.O0 0.38 691.04 0.35 1018 0.428 13.44% 16.44% 10 2008正 财政总支出 1455.0O 0.15 921.O3 O.33 1385 0.360 4.98% 5.39% 2000正 19.50 O.13 122.65 0.07 1018 0.428 0.90% 5.36% 11 2008正 先征后返等税式支出 68.14 0.05 921.03 O.33 1385 0.360 1.64% 1.77% 2000焦 15.64 0.11 122.65 0.07 1018 0.428 0.75% 4.51% 12 2008正 非税收入征缴 456.67 0.1O 921.03 0.33 1385 0.360 3.19% 3.45% △ 口 基期年份 2814.39 3.74 6018.92 3.09 12216 5.14 1.06 1.08 计 当期年份 5121.06 3.04 11052.35 3.99 16620 4.32 1.0l 1.09 注:①所有分项收入对税收收入贡献率或对财政收入贡献率分别加总之和均应为1.0,即均至多不超过1.0,但是由于本表 分析的基期年份为2000年和2007年,两个年度贡献率因素有重叠的成分,故因超过1.0,但超过的幅度不大;②分享收入对税 收收入的贡献率=分享收入的增长率 当年税收收入增长率,分享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分享收入的增长率 当年财 政收入增长率;对同种收入(存在包含关系的收入)而言,其贡献率=被包含收入占包含收入比例 包含收入增长率.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1—2OO9). [参考文献] 学出版社,2003. [1]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科研所课题组.内蒙古财政收入结 [3] 于雄飞,包兴.内蒙古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 构与经济结构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 证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2007,(1). [2]郭庆旺,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 [责任编辑:张晓娟]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