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油钻工技安发〔2006〕7号
关于印发公司《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根据油田《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和《东营市环境保护局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方案(试行)》,公司修订了《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并经HSE最高管理者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自即日起执行。
本专项预案发布后,公司应急预案体系文件中的《放射源落井事故应急预案》(KZWJ/ZJJSHSE-48-21)和《放射源遗失事故应急预案》(KZWJ/ZJJSHSE-48-22)即行废止。
本专项应急预案在公司应急预案体系文件中暂用编号为KZWJ/ZJJSHSE-48-21,公司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后,再另行编号。
- 1 -
有关单位应根据本专项预案,组织编制分公司层面的专项应急预案和基层队现场应急预案。
- 2 -
二○○六年九月一日
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
1 编制依据
本专项预案编制主要依据下列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自1989年12月26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发〔2005〕11号,自2005年4月17日起施行。
- 3 -
核应急管理导则《核或核辐射应急的干预原则与干预水平》 2002年1月8日国防科工委、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印发。
核应急管理导则《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应用应急准备与响应》 2003年2月21日国防科工委、卫生部印发。
《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 中国石化安〔2005〕651号,2005年11月28日发布实施。
《胜利石油管理局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胜利石油管理局2006年印发。
《东营市环境保护局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方案》(试行)东环发〔2006〕50号,2006年5月15日印发。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 分类与分级
2.1 现有放射源及其分类
我公司现有放射源4枚,存放在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放射源库,用于FEWD孔隙度和密度测井,其中:
——有出厂活度为5.60E+10(Bq)的Cs137两枚,国家编码为US99CS604764和US99CS604774。根据密封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此两枚源为低危险源(4类放射源),即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出厂活度为1.11E+11(Bq)的Am241-Be两枚,国家编码为US99AB604783和US99AB604793。根据密封放射源对人体可
- 4 -
能的伤害程度,此两枚源为危险源(3类放射源),即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可致人死亡。
2.2 放射性事件
公司在放射源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潜在发生的放射性事件包括:
a) 放射源丢失、失控; b) 放射源被盗; c) 放射源落井;
d) 放射性污染或人员超剂量照射。 2.3 放射性事件的分级 2.3.1 Ⅰ级(油田级)事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I级事件: a) 丢失、被盗、失控3类放射源;
b) 导致1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或局部器官残疾(含截肢等)或10人以上急性轻度放射病。
2.3.2 Ⅱ级(公司级)事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Ⅱ级事件: a) 3类放射源落井;
b) 丢失、被盗、失控4类放射源; c) 导致10人以下急性轻度放射病。 2.3.3 Ⅲ级(分公司级)事件
- 5 -
4类放射源落井为Ⅲ级事件。 3 应急报告 3.1 报告程序
3.1.1 公司所属单位发生I级、Ⅱ级、Ⅲ级事件,在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按照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报告程序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境外事件不超过3小时)。
3.1.2 公司发生事件情况超出Ⅱ级事件所列条件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在启动本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向胜利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最多不超过1小时; 境外事件不超过6小时)。
3.1.3 公司所属单位发生I级、Ⅱ级、Ⅲ级事件时,基层单位和公司职工也可直接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
3.2 报告内容
3.2.1 公司所属单位发生I级、Ⅱ级、Ⅲ级事件应立即报告,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单位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和部位、放射源名称、现有活度;
b) 人员伤亡情况; c) 事件简要情况; d) 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3.2.2 在处理过程中,公司所属单位应尽快了解事态进展
- 6 -
情况,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作书面报告,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及时向胜利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书面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表的内容。
放射性事件报告表
事件单位 地 址 许可证号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事 件 类 型 人员受照射 丢失、被盗 电话 许可证审批机 关 发现时间 事 件 级 别 Ⅲ级事件 Ⅱ级事件 Ⅰ级事件 死亡人数 人员受照 情 况 放射性污染 最大受照剂量 外照射人数 (Gy) 急性轻度放射病的人数 内照射人数 受超过年剂量限值剂量的人数 2事件源数量 污染面积(m) 核素 出厂 事件时 密封/非 生产 出厂 序号 身份编码 用 途 固/液态 名称 活度 活 度 密封源 厂家 日期 事件经过 及影响情况 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 单位主管领导 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 7 -
4 应急准备 4.1 总则
发生放射源丢失或被盗事件以及放射性污染、人员超剂量照射事件时,公司应急机构和机关有关职能部门要立即行动,按照本专项预案的规定,立即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4.2 应急机构和机关有关职能部门的应急准备
4.2.1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审定应急处臵指导方案;
拟定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名单,并指派现场指挥; 随时掌握事件单位现场处臵情况,当符合Ⅱ级事件条件时,立即下令启动本专项预案。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并落实指令;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通知安全环保科、生产经营科、纪监审计科(保卫部门)、物资装备科、技术科、党委宣传科、信息中心、公共事业中心等公司机关职能部门和单位;
收集现场情况资料;
组织和协调环境检测、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护等救援力量做好准备;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做好对外新闻发布和上报材料的起草工作;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通知有关专家;
- 8 -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联系公司内、外部救援力量做好准备。
4.2.3 安全环保科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通知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跟踪放射性事件现场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组织制定应急处臵指导方案; 确定本部门派往现场的人员并待命;
协调环境检测、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护等救援力量做好准备;
4.2.4 生产经营科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通知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跟踪放射性事件现场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参与制定应急处臵指导方案; 确定本部门派往现场的人员并待命。
4.2.5 纪监审计科(保卫部门)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通知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跟踪放射性事件现场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参与制定应急处臵指导方案; 确定本部门派往现场的人员并待命;
- 9 -
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现场保卫和秩序维护工作的准备。 4.2.6 物资装备科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通知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了解现场救援物资需求情况,做好应急物资准备; 组织协调防护服等救援物资并处于待命状态; 确定本部门派往现场的人员并待命。
4.2.7 技术科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通知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跟踪放射性事件现场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制定有关工程施工如放射源落井等事件的应急处臵指导方案;
确定本部门派往现场的人员并待命。
4.2.8 党委宣传科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通知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事件波及区域人员和公众情绪稳定工作的准备; 确定本部门派往现场的人员并待命。
4.2.9 信息中心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通知后,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与胜利油田网络系统的畅通。
4.2.10 公共事业中心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通知后,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公司应急车辆。
- 10 -
4.2.11 公司机关其它职能部门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5 应急处臵 5.1 总则
当应急事件符合Ⅱ级事件条件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按照公司综合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下达启动本专项预案指令,组织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当应急事件符合Ⅰ级事件条件时,在管理局启动Ⅰ级应急预案以前,公司按本预案的规定执行。管理局启动Ⅰ级应急预案后,公司按胜利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及其办公室和现场应急指挥部的要求执行。
5.2 应急上报
5.2.1 当发生Ⅰ级和Ⅱ级事件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向胜利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
5.2.2 公司机关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分别向对口的管理局主管部门报告。
5.3 放射源丢失、被盗事件的应急行动 5.3.1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做好以下工作:
a) 审定寻找放射源方案,并根据事件发展变化进行修正; b) 迅速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赶往丢失或被盗现场,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c) 在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指导事件单位进
- 11 -
行搜寻工作。
5.3.2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做好以下工作: a)连续收集事件发展动态资料,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及时传达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
b) 组织调动和协调环境检测、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护、保卫等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c)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通知专家到达指定地点; d)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胜利油田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和求援;
e) 负责对外新闻发布材料的起草工作。 5.3.3 安全环保科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跟踪放射性事件现场应急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b) 派出本部门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臵;
c) 调集现场所用装备、仪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实施现场环境监测;
d)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油田或政府主管部门汇报、求援。
5.3.4 纪监审计科(保卫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a) 随时掌握放射性事件现场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b) 派出本部门人员组织对危险区域实施封锁、警戒;
- 12 -
c) 按照本部门的工作程序,组织开展搜寻、调查工作; d)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对口政府主管部门汇报、求援。
5.3.5 党委宣传科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详细了解放射性事件现场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b) 开展舆论宣传,做好员工和当地群众的思想工作。 5.3.6 信息中心确保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与胜利油田网络系统的畅通。
5.3.7 公共事业中心确保应急车辆。
5.3.8 在应急处臵过程中,公司机关其它职能部门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行动。
5.3.9 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做好以下工作:
a) 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迅速做好现场布控工作,进行组织分工;
b) 组织制定放射源寻找方案并实施,协调地方政府布控放射源波及地区的污染防治工作,并根据现场事态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方案;
c) 召集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制定对策;
d) 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e) 对履行控制缓解行动的应急人员、外来支援人员和急救
- 13 -
人员,应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个人辐射防护用品;
f) 现场应急指挥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对外新闻发布。
5.3.10 放射源丢失、被盗应急方案实施原则:
a) 应封锁、保护现场,组织力量排查与搜寻丢失或被盗的放射性物质;
b) 认真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侦破,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故意破坏事件现场、毁灭证据;
c) 准备相关的放射性物质宣传资料,必要时在指定区域张贴发布;
d) 运用宣传工具开展舆论宣传,避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e) 配合职业病防治部门做好疑似放射性照射人员的体检;协调油田或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组织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环境监测;
f) 在丢失或被盗放射源或放射性污染严重金属物件经过废金属回收、熔炼并加工成金属制品的情况下,应设法追回所有制成品。
5.4 放射源落井事件的应急行动
5.4.1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迅速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赶往现场,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b) 在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指导事件单位进
- 14 -
行打捞工作。
5.4.2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连续收集事件发展动态资料,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及时传达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
b)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通知工程技术专家到达指定地点;
c)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胜利油田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d) 负责对外新闻发布材料的起草工作。 5.4.3 安全环保科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跟踪放射源落井事件现场应急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b)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油田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
5.4.4 技术科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跟踪放射源落井事件现场应急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b) 派出本部门人员组织现场打捞作业,与钻井施工单位结合,制定放射源落井事件的现场应急处臵方案;
c)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对口主管部门汇报、求援。 5.4.5 信息中心确保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与胜利油田网络系统的畅通。
- 15 -
5.4.6 公共事业中心确保应急车辆。
5.4.7 在应急处臵过程中,公司机关其它职能部门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行动。
5.4.8 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做好以下工作:
a) 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进行组织分工; b) 组织制定放射源落井事件的现场应急处臵方案,并根据现场事态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方案;
c) 召集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制定对策;
d) 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f) 现场应急指挥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对外新闻发布。
5.4.9 放射源落井应急实施原则: a) 组织实施落井放射源的打捞作业;
b) 立即向油田和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汇报放射源落井现场情况;
c) 打捞失败时,迅速向油田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请示,联系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环境监测及危害评估,采取合理、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源污染进一步扩大。
5.5 放射性污染或人员超剂量照射事件的应急行动 5.5.1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迅速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赶往现场;
- 16 -
b) 根据现场需求,组织调动、协调各方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
c) 在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指导事发单位对放射性污染或人员超剂量照射进行监控。
5.5.2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连续收集现场应急处臵动态资料,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及时传达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
b) 组织调动和协调环境检测、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护等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c)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通知专家到达指定地点; d)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油田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和求援;
e) 负责对外新闻发布材料的起草工作。 5.5.3 安全环保科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跟踪放射性事件现场应急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b) 派出本部门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臵;
c) 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实施现场环境监测和实施对受照射人员的医疗救助措施;
d)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油田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
5.5.4 生产管理部应做好以下工作:
- 17 -
a) 跟踪放射性事件现场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b) 派出本部门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臵工作。 5.5.5 物资供应处做好以下工作:
a) 根据现场需要,调动、协调公司内、外部应急救援物资,调集现场所用装备、仪器,并负责运往现场;
b) 派出本部门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臵工作。 5.5.6 纪监审计科(保卫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a) 随时掌握放射性事件现场处臵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b) 派出本部门人员组织对危险区域实施封锁、警戒; c)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对口油田和政府主管部门汇报、求援。
5.5.7 党委宣传科应做好以下工作:
a) 详细了解放射性事件现场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并落实指令;
b) 开展舆论宣传,做好员工和当地群众的思想工作。 5.5.8 信息中心确保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与胜利油田网络系统的畅通。
5.5.9 公共事业中心确保应急车辆。
5.5.10 在应急处臵过程中,公司机关其它职能部门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行动。
- 18 -
5.5.11 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做好以下工作: a) 组织迅速撤离无关人员及群众;
b) 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组织制定现场处臵方案并负责实施;
c) 协调现场内外部应急资源,统一指挥抢险工作; d) 根据现场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e) 协同地方政府实施人员疏散和医疗救助;
f) 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g) 根据现场方案需要,请求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协调组织其它应急资源;
h) 对履行控制缓解行动的应急人员、外来支援人员和急救人员,应提供适当的个人辐射防护用品;
i)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对外新闻发布。 5.5. 12 放射性污染应急方案实施原则:
a) 严格遵循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的原则开展工作;
b) 在辐射源意外地丧失屏蔽(如意外地从屏蔽容器中脱出)且难以回复到其安全贮存位臵情况下,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同时对撤离的房间或局部区域实施出入控制;
c) 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严防对食物、畜禽及水源的污染;
d) 对可能受放射性污染或者辐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
- 19 -
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人员去污,并根据需要实施其它医疗救治及处理措施;
e) 协调油田或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组织有资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f) 进行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清污和回收工作。对回收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屏蔽、隔离、封装,并对所产生的固态和液态废物进行分类收集,以便作进一步处理。
5.5. 13 人员超剂量照射应急方案实施原则:
a) 立即撤离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
b) 组织有关人员携带仪器设备赶赴事件现场,核实事件情况,估算受照剂量;
c) 如果事件已导致人员的衣服和皮肤受到污染,应立即脱去衣服、采取适当的洗浴方法去污(浴池浸泡或全身淋浴会使污染扩散),将脱下的衣服屏蔽封存,以便作检测和处臵;
d) 个人在清洗去污前,自行采集鼻擦样品,供内污染检测之用;
e)如果发现较高水平的皮肤污染,则应在医疗和辐射防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皮肤去污;
f) 对于受到或可能受到急性辐射损伤的人员,应迅速送往专门的辐射损伤医疗单位(油田或当地有资质的职业病防治所等)进行诊断或治疗。事件单位应向医疗单位提供就诊人员的个
- 20 -
人剂量监测或估计结果以及他们的受照情况;
g) 落实由辐射损伤医疗专家对受损伤人员进行辐射损伤诊断;
h) 告知病员、家属受伤及治疗情况,并做好其思想稳定工作;
i) 对超剂量照射人员应建立详细档案和跟踪。 6 应急终止
经应急处臵后,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a) 中石化、油田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应急处臵已经终止; b) 经检测,现场和周边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c) 人员得到有效救治;
d) 失控的放射源得到有效控制;
e) 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 f) 社会影响减到最小。
- 21 -
主题词:安全 放射 预案 发布 通知
抄送:胜利石油管理局办公室 东营市环境保护局
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安委会办公室 2006年9月1日印发
- 2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