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国学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经典诵读教学设计意图】 篇一:中华经典诵读教案 1、长歌行
教学目标: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
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
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
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
由背,再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
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 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
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
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
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
的理解能力。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
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
想
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
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
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伤悲。)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咏鹅
教学目标: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语感
目标)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技能目标)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这位新朋友
的
打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
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
指名一人拼。 二、初读古诗
(1)有一天,骆宾王正在河边玩,忽然他看见了--?(出示鹅,练
习说话:他看见了美丽的大白鹅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是啊!他看见
这些美丽的大白鹅,喜欢极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来夸夸大白鹅。题目就叫咏鹅(出示咏鹅)咏是
夸的意思,咏鹅就是--
(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师范读。(你觉得老师
读得怎么样?)
(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
些字读翘舌音)
(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自由读--小老师教大家--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同桌互读--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
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
(6)记忆认词。(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
(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8)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
道来。注意诗的停顿很重要,听老师来有味道的读诗,注意哪些
地
方需要停顿。
为什么鹅、鹅、鹅要说三个?出示停顿的地方(学生试读--指名读--
齐读)
三、课间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味道,老师带着大家去看鹅吧!) 四、理解诗意
1、小朋友学会了有味道地读古诗,现在请你有味道地背一背这首诗。(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2、谁愿意回家背给妈妈听。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进行师生对话式背
诵(随机理解前两句诗意)。
(1)看图片理解曲项的意思。(曲项向天歌就是鹅弯曲着脖子朝天
歌唱。)
(2)向天歌它可能会唱些什么呢?
3、孩子,你学得真不错。请你找出后两行诗中描写颜色的词(白毛、绿水、红掌),这些颜色是写什么的?我手上有只大白鹅,请你给
这两只大白鹅正确地涂上颜色。
(1)给大白鹅涂色(红掌、白毛、绿水)。
(2)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练习,理解后两行诗意。) 4、小结:白白的毛浮在绿绿的水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画面啊!难怪骆宾王要咏鹅----------
五、写字指导
这首古诗中还有三个生字要请我们小朋友自己学习。请大家拼拼音节,看看笔顺,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个生字(向、白、毛)。你学会哪个字?指名
拼读音节。
(2)指导书写向、毛。
(3)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字。写完的同学给字找个朋友。 六、课后延伸
像这样优美的古诗,唐代还有许多,李老师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唐诗三百首,请课后去读读这本书。
3、望天门山 一、入题。
1、读题:望天门山,通过注释了解天门山。 2、简单介绍:李白生平。诵读李白诗篇。 二、初读古诗。
1、读通古诗,重点指导读准“至此回”、“帆” 2、读出节奏。指导读、范读。 三、了解诗意。
1、思考读: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2、交流一二句:
⑴“天门”即天门山,天门山怎么了?“中断”指的是从中间分开。 ⑵“楚江”即长江,长江怎么样?“开”指的是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
形成了西梁山和东梁山。
⑶“碧水”既长江之水,长江之水怎么样?“东流”向东边流去。“至”是“到”,此是“这里”,这里指的就是到了天门山。长江之水到了天门山就
无法再向东流去了,因为什么?“它被天门山挡住了去路”。所以只要“回”,“回过头来向北流去。
⑷有感情朗读一二句。 3、交流三四句。
⑴作者望天门山,你知道作者站在什么地方望吗?
⑵“孤帆”指一只小船,“日边来”,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⑶他站在船上看到了什么呢?
⑷两岸青山,青山怎么样呢?“相对出”,是一对一对出现的意思。
“青山是不动的,它怎么会出现呢?是什么在动?船在动,而作者站在船上不动,就好像觉得是青山在动,一会儿出现,不会儿又忽闪不见了。
⑸有感情朗读三四句。 四、体会诗情。
1、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天门山的景色怎样?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白对天门山的什么感情? 4、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 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
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 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板题——读题二、学 习古诗: 1 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 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 再读,要求:连贯。 4 赛读,(分
小组进行)。 5 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
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3)播放配乐flash,师 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4)生自由读, 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 朋友之间离别让人难忘,来吧, 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
评(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7 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 你能吗?(1)试背——互背(2)指名背——齐背。(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4)集体诵读(配乐)。三、总结。板书:(古诗全文)
5、敕勒歌
教学目标: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篇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根的认识
教学目的:培养小朋友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小朋友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小朋友的表达能力
内容:1)、向小朋友介绍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人的外貌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也可请小朋友自己来回答外国人的体貌特征,以便区别。中国人的内在特征——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心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各地的生活习俗。举例说明:汉字是我们的文字;语言——中国话;礼貌方面——古代是鞠躬,现代是行礼和握手。(外国人则是亲吻、或是拥抱。)还有过春年、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清明节等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地方??(教师自己举例)
热爱自己的国家举例——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让小朋友自己来举一些例子,参与到课堂的气氛中来。 教具:画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下面有若干根系
讲解:2)向小朋友讲解这棵大树,好比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
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
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擦掉根部一段)让小朋友
直观的理解根和叶的关系。理解大树的含义、及根的重要性。了解
个体和群体的依赖关系。
向小朋友讲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
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 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
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 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
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
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3)内容学习古代的礼节——鞠躬、
学习介绍自己——姓名、年龄、学校等
【篇二:德慧幼儿园国学特色-《弟子规》-总教案】 德慧幼儿园国学特色 (一)课程理念:
《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全文虽然仅有 1080个字,360句,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概括得淋漓尽致。德慧幼儿园以《弟子规》为本校特色课程,强调幼儿教育的根本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
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这完全符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学习践行《弟子规》能奠定孩子完美人生的基础,
有利于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弟子规》 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工作。 (二)课程目标:
1. 家庭礼仪: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关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家中亲人。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
感恩之心。
2. 校园礼仪:培养学生的爱心,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每个小朋友见人鞠躬问好,礼貌友爱。
3.社会礼仪:见长辈鞠躬问好,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常挂嘴边; 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说假话。
(三)课程培养目标:(需要根据课程内容详细设置,该文档只是
大概模版)
1、学习中国古代的一个礼节——鞠躬。表示尊敬他人、谦虚、诚恳等。
老师示范:双手放在裤线的两旁,低下头同时把腰轻轻的弯下去, 正确的姿势看到自己的脚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诚意鞠躬
到
90度。
①下课时鞠躬说:老师您辛苦了;②见到长辈鞠躬问好 ③放学到家后要说声: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④学会和小朋友们礼貌用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喜欢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去想象。
课程提问: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对多少个人鞠躬问好,直到养成
习惯。
2、培养学生的孝心和感恩之心,比如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
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老师示范:比如:摆放碗筷、擦桌子、扫地、倒垃圾;为父母捶背、按摩。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两样来做,①擦桌子②扫地③为父母捶
背说爸爸妈妈辛苦了课程提问: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 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3、培养学生遵守承诺的品德,“一诺千金”。遵守对他人的承诺,也
要遵守自己对自己的承诺。
老师示范:比如答应小朋友们的奖励一定会做到。①某某小朋友答
应别的小朋友~~~~~~~~~~~
②比方某某小朋友学习弟子规以后下决心要改掉乱放东西的坏习惯,这些话虽然是没有别人听到,但是也是承诺,是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同样应该牢牢遵守。
(四)《弟子规》学年目标:
德慧幼儿园《弟子规》学年目标的扩展,加宽,以及进一步具体化。
一、小班
1、《弟子规》学习程度(初步了解?)
2、见人主动鞠躬问好。
3、乐意用双语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4、具有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在成人的启发下,愿意帮助他人。 5、节日活动中,感知爸爸、妈妈、老师的辛苦和关爱,喜欢周围的
小朋友。 二、中班
1、《弟子规》学习程度(会背诵?)
2、学会礼貌待人,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懂得保持公共环境整洁。 3、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关注熟悉的人和弱小的同伴,完成力所能
及的任务。 4、愿意帮助集体做事,有爱劳动的习惯。
5、能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能觉察并尊
重他人的情绪和需要。爱父母、教师、长辈。
6、能关注身边老人的身体和需要,愿意帮助老人,为老人做一些力
所能及的事情。 7、进一步认识、感知节日活动的由来,初步了解节
日活动的主要习俗,愿意在节日中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8、进一步感知中国传统节日,乐意体验民间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间
活动,萌发爱祖国 的情感。 三、大班
1、《弟子规》学习程度(会背诵和讲解故事?)
2、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
要
3、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能够
多
发现别人的优点 4、学做值日生,愿意为弟弟妹妹、为他人、为集体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在民俗节日活动中,体验节日活动中积淀的尊老敬老、亲情友情、勤劳节俭等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德
6、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
用语言与人交往。 附件:
附件1:课后练习:
小朋友,家人长辈无时无刻不在关怀着我,我为家人做了多少?记
得每天都要做呦!
附件2:课程评价(效果验收,由教研组长督导完成)建议抽查班级,算入绩效(有待商榷)
【篇三:幼儿园国学特色-《弟子规》-总教案】 育博源幼儿园国学特色 (一)课程理念:
《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全文虽然仅有 1080个字,360句,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概括得淋漓尽致。德慧幼儿园以《弟子规》为本校特色课程,强调幼儿教育的根本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
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这完全符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学习践行《弟子规》能奠定孩子完美人生的基础,
有利于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我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弟子规》 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我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工作。
(二)课程目标:
1. 家庭礼仪: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关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家中亲人。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
感恩之心。
2. 校园礼仪:培养学生的爱心,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每个小朋友见人鞠躬问好,礼貌友爱。
3.社会礼仪:见长辈鞠躬问好,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常挂嘴边; 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说假话。 (三)课程培养目标:
1、学习中国古代的一个礼节——鞠躬。表示尊敬他人、谦虚、诚恳等。
老师示范:双手放在裤线的两旁,低下头同时把腰轻轻的弯下去, 正确的姿势看到自己的脚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诚意鞠躬到
90度。
①下课时鞠躬说:老师您辛苦了;②见到长辈鞠躬问好 ③放学到家后要说声: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④学会和小朋友们礼貌用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喜欢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去想象。
课程提问: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对多少个人鞠躬问好,直到养
成习惯。
2、培养学生的孝心和感恩之心,比如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老师示范:比如:摆放碗筷、擦桌子、扫地、倒垃圾;为父母捶背、按摩。
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两样来做,①擦桌子②扫地③为父母捶背说爸 爸妈妈辛苦了课程提问: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3、培养学生遵守承诺的品德,“一诺千金”。遵守对他人的承诺,
也
要遵守自己对自己的承诺。
老师示范:比如答应小朋友们的奖励一定会做到。①某某小朋友答
应别的小朋友~~~~~~~~~~~
②比方某某小朋友学习弟子规以后下决心要改掉乱放东西的坏习惯,这些话虽然是没有别人听到,但是也是承诺,是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同样应该牢牢遵守。
(四)《弟子规》学年目标:
德慧幼儿园《弟子规》学年目标的扩展,加宽,以及进一步具体化。
一、小班
1、《弟子规》学习程度(初步了解?) 2、见人主动鞠躬问好。
3、乐意用双语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4、具有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在成人的启发下,愿意帮助他人。 5、节日活动中,感知爸爸、妈妈、老师的辛苦和关爱,喜欢周围的
小朋友。 二、中班
1、《弟子规》学习程度(会背诵?)
2、学会礼貌待人,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懂得保持公共环境整洁。 3、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关注熟悉的人和弱小的同伴,完成力所能
及的任务。 4、愿意帮助集体做事,有爱劳动的习惯。
5、能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能觉察并尊
重他人的情绪和需要。爱父母、教师、长辈。
6、能关注身边老人的身体和需要,愿意帮助老人,为老人做一些力
所能及的事情。 7、进一步认识、感知节日活动的由来,初步了解节
日活动的主要习俗,愿意在节日中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8、进一步感知中国传统节日,乐意体验民间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间
活动,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三、大班
1、《弟子规》学习程度(会背诵和讲解故事?)
2、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
要
3、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能够多
发现别人的优点 4、学做值日生,愿意为弟弟妹妹、为他人、为集体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在民俗节日活动中,体验节日活动中积淀的尊老敬老、亲情友情、勤劳节俭等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德
6、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
用语言与人交往。 附件:
附件1:课后练习:
小朋友,家人长辈无时无刻不在关怀着我,我为家人做了多少?记
得每天都要做呦!
附件2:课程评价(效果验收,由教研组长督导完成)建议抽查班级,算入绩效(有待商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