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3讲名言经典深化论证

第3讲名言经典深化论证

来源:花图问答
第3讲名言经典深化论证

引证法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它是用已知的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证明个别性的论点。也就是所谓的“事理论证”。引证法常常表现为引用经典性的言论,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和领袖的相关论述或名人如鲁迅等的言论,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除此之外,公认的原则、公理、格言、警句、成语、俗谚等,也能够用来作为立论的根据。

用引证法证明论点理应注意的以下问题:

第一.不可拉大旗作虎皮,虚张声势。该用时信手拈来,不该用时也不要拿大棒子打人,拿大帽子压人。

第二.不可断章取义,一时贪己见可立,不管名言警句的背景、内涵,“为我所用”,断章取义,结果势必文不对题。

第三.不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引用要合适恰当,歪批曲解更要不得。

第四.控制“比重”,也就是说,引证不是名句摘抄,引用以“有用”为标准,不可贪多,引用以“精要”为贵。

总来说之,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

例文1:

众人拾柴火焰高

吴丽丽

在原始群居时代,我们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人们共同劳动,是协作让人类得以繁衍。

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各自的家庭中,男耕女织,你挑水来我浇田,是协作让人民能够自给自足。

众人拾柴火焰高。协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荀子说:“人定胜天!”我欣赏处于战国时期的他能有如此豪情壮志。试问,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而不发挥团结精神,能人定胜天吗?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团结就是力量。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亦或是将来,“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只要讲团结,没有迈不过的坎儿。

当今的社会是高度发达、高速发展的社会,而在这瞬间万变的今天,任何人都处于一定的团体中。学生处于班集体中,工人处于工厂中,公务员处于政府机关中,医生处于医院中……而我们每个人,同时又处于各自的家庭中,更同时处于整个社会之中。优秀的班级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先进的工厂需要每个工友的共同拼搏,廉政高效的政府机关需要广大公务员的同心协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公司员工的团队精神,人们普遍认为,没有团结精神的企业不会成为成功的企业。中国的打工女皇吴士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相信我自己能让我的团队发挥

团队精神,这对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外企在决定是否聘用某人时,会询问考官们对应聘者的看法和感觉,因为即将成为考官的同事的人若不受欢迎的话,团队精神不能充分发扬,而这,又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只有植根于集体土壤中,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有一位作家曾说:“‘我’和‘我们’这两个词中,最重要的是‘我们’。”难道不是这样吗?

两弹之父邓稼先曾说:“成功是由我们广大的献身于祖国国防事业的同志一起创造的。”

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事情的发展也不可能一遍坦途。当我们碰上困难时,是谁向你伸出了授助之手?是谁抚平你创伤的心灵?是谁鼓励你走出失败、迎向光明?是谁与你共度难关?……这个切的温暖来自于你所生活的集体中的可爱的人们。也许是同学,也许是同事,也许是与你素不相识而同处于一个社会的人……

不管风再大,浪再高,只要我们团结,迎接我们的必是明媚的天空。

[点评]

这是一篇成功地使用了引证法的好文章。荀子的“人定胜天”,是因为人类有了团结的精神;作家的话,强调了集体的作用;引用两弹之父邓稼先的话,突出了协作的重要性。另外,文章以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起到了突出思想倾向、表现主题的作用。

例文2:

留住诚信的背囊

湖北考生

在遭遇危险时,一个年轻人舍弃的,不是美貌、金钱、荣誉,而是诚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诚信不能像美貌那样给你带来众人的倾慕,不能像金钱那样使你出手大方、生活奢化,更不能像荣誉那样使你受人仰慕,但诚信难道真的仅仅一个多余的背囊吗?不!谁守住了诚信,谁就是一个高尚人。

一位著名作家看见一个小男孩站在公园门前一动不动,脸上挂着泪珠。作家看了很久,小男孩始终站在那儿,作家便走过去问:“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小男孩说:“我是‘上尉’,被派到这儿守门,我必须坚守自己的岗位。”于是作家陪他守到天黑,却没见人来接替,知道他被同伴戏弄了,劝他回家,小男孩却始终没有答应,作家肃然起敬。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宋庆龄小时候拒绝了爸爸妈妈带她去亲戚家,为的是守住自己上个星期与朋友的约定;朴实的老农得知自己的儿子偷偷将病牛卖出去后,急忙找到买主,把牛追了回来……

在当今这个社会里,诚信尤为可贵。深圳的某公司与法国一家大公司实行贸易,结帐完毕,深圳公司的经理发现法国公司因为疏忽,多付自己一百万元人民币,经理立即将钱退回,法方感激不尽,与深圳公司签订了永久性合同,并说:“这个公司是值得信赖的。”诚信赢得的,不但仅是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赢得了最珍贵的东西——他人的信赖。而那些不守诚信的人和厂家,不但败坏了社会风气,还损害了自己的形象。

诚信不是鲜花,它没有鲜艳的外衣;诚信不是珠宝,它没有耀眼的光华。诚信仅仅花蕊,隐藏在花中,吐露清芬;诚信仅仅一块朴素的玉石,未经雕琢却价值连城。

诚信是容易留住的,只要你留住一颗真、善、美的心。一个个纯朴的承诺,都是以诚信为依托。如果你是学生,就认真地学,真实地考,不弄虚作假;如果你是商人,就合法地销售,真诚服务;如果你是干部,就永久保持清廉吧!

留住诚信的背囊,你就会发现,这个背囊能给你带来很多……

[点评]

这是一篇以“诚信”为话题写的一篇优秀论文。文题“留住诚信的背囊”,于生动形象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遭遇危险时,一个年轻人舍弃的,不是美貌、金钱、荣誉,而是诚信。”多么中肯的话语!小男孩坚守公园和深圳某公司退款的典型事例,突出了“诚信”在子女教育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例文3:

学贵有恒

边大岩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这个道理是千百年来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深刻地阐明:人最可贵的是有志气,学习上最难得的是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李白之所以后来成为诗仙,不但因为他天资聪明,更重要的是铁杵磨针的故事启发了他。

于是,他踏上学习的万里征程,终于成为才华出众的诗人。由此可见,求知并不困难,只要有恒心,勤耕耘,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世界上不是有很多具有这种精神的学者吗?马克思的才能是惊人的,这是因为他在学习上有持久精神和坚韧性。他认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希望的顶点。”鲁迅的文学修养是出众的,这是因为他在学习上有刻苦的精神,有恒心。他以前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把握住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贝多芬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是因为他有持之以恒、不畏劳苦的精神。正如他说的那样:“没有一天不动笔,如果有时我让艺术之神瞌睡,也仅仅为了他醒了以后更加兴奋。”

不过有些人,他们不懂得“学贵有恒”的道理。他们认为天天学习太单调乏味。还有些人,他们的理想十分远大,但因为没有恒心未能实现。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小说《贺拉斯》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典型人物:他有理想,说了很多毫言壮语,甚至在梦中也追求丰功伟绩,可一旦动手实行,就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遇到挫析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在学习上则是一曝十寒,最后落得年华虚度,成为人们的笑柄。事实证明,只有把想和做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荀子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学习过程就是持续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它就像两军陈前的交锋,不坚持到最后一刻,就会前功尽弃,一败涂地。科学的知识就像是光辉灿烂、琳琅满目的大宝库,它需要人们持续地探索,吸收其养料。无数事实证明:做学问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刻苦有恒的学习,才能吸收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也只有这样,才难在科学上、艺术上取得成就。不难理解,如果达·芬奇不从画蛋开始,苦练基本功,日复一日,久而不忘,会有那么高的艺术成就吗?

以前我对“学贵有恒”并没有这么深刻的体会。在学习的征途中我以前当过败兵,做过俘虏。就拿学外语来说吧,我想学外语,学好了它,将来就能成为沟通中外关系的使者。初学时,我的心就像是凌空高飞的大雁,但一落实到行动上,就总是忽冷忽热,结果一无所得。失败教训了我,我开始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学习,不向困难低头。通过几年的学习实践,我的外语成绩持续上升,从而对“学贵有恒”的道理体会得更加深刻。我深深地理解到:成就的航船只能航行于汗水的海洋,成功者的最大奥秘在于持之以恒地走完“从说完到做完”这段距离。

光辉的目标,伟大的胜利是从自己的脚下升起的。一个人在事业上没有“锲而不舍”精神,怎能有“金石可镂”的壮举呢?生活就是这样公正,没有一个胜利不是属于那些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人们。

[点评]

文章围绕中心论题,反复引用,证明论点。开篇以俗语“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引出话题。主体部分列举生活实际,引用名家名言,证明论点。马克思“在学习上有持久精神和坚韧性”;鲁迅的文学修养是出众的,主要是因为“他在学习上有刻苦的精神,有恒心”;贝多芬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是因为“他有持之以恒、不畏劳苦的精神”。事例典型,有启发性。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小说《贺拉斯》中故事及文中“我”的现身说法,突出了“学贵有恒”的意义和作用。

“从说完到做完”的提法,新颖别致,颇有启发性。

例文4:

近墨者未必黑

佚名

古训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长日久,似乎成了定论。不过,今天,我却要说:近墨者未必黑!

众所周知,那玲珑剔途的美玉,总是产于乱石之中;那千年稀罕的灵芝,总是与杂草为伍;那价值永恒的黄金,却藏身于沙砾之中;而因为本身的磨砺而变为“赤者”的,亦不胜枚举。

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同志,出身于一封建地主家庭,几个哥哥不务正业,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吴玉章从小便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在上学时便用自己的财物救济贫苦的同学。长大后他不安于舒适的生活,四处求学,并且接受了变法的主张,热心传播变法,被人称为“时务大家”。后来,吴玉章毅然与家族决裂,踏上了寻求革命真理的道路。在旅途上,他望着祖国那锦绣河山,满怀激情地赋诗曰:“莫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可见,只要质地是坚强的美玉,无论出自何种环境,它总是美玉!

在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室里,学风懒散,人人都无事可做。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完全不为这种环境所染,节衣缩食,卖掉自己的生活用具去购买实验材料。他的一个备忘录竟是这样写的:“尽可能站着,那样裤子能够节省,穿到明年春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人碌碌无为的时候,成功总是降临到强者头上的。他便是开创了一代电器先河的、三极管的发明者——福克雷斯特。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为无志者,无论环境多么优越,条件多么便利,也是一无所成;而有为有志者,不论道路多么曲折险阻,环境是多么昏暗不明,他也会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冲出污泥,如出水芙蓉一般去放

射自己的美!

朋友,近墨者未必黑。让我们以必胜的信心去冲破险阻,去抛开环境的优劣,去实实在在地寻找自己的价值,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点评]

“近墨者未必黑”是反格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意而立的新意。“墨”比喻坏人坏事,坏环境,是外因。“近墨”即接近坏人坏事,处在坏境中。“未必黑”即不一定会变坏,可能蜕变成坏人,也可能仍保持其节操。“近墨者黑”绝对化了,夸大了外因的作用,是片面的;“近墨者未必黑”才是科学的,辩证的。文中引用古训,引用吴玉章的诗,引用周敦颐的文章,在证明论点的过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文5:

谈立志

李茜

生活中,人们常常为自己确立大大小小的奋斗目标。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立志”。志,因人因时面异。崇高的是“鸿鹄之志”,不庸的称“燕雀之志”,低级消沉的为“猪栏理想”(爱因斯坦语)。那么,何为真正的“志”呢?翻开字典,我们不难找到“志”的真正含义:“一种意向,一种要有所作为的决心。”这里,我们所说的“立志”就该是那种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个人类谋幸福的“鸿鹄之志”。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

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努力的结果。”巴斯德的名言告诉我们,立志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有了它,我们人生的小舟就有了目的地,生命的大厦就有了至高点。于是小舟才能扬帆远航,大厦才会深建根基。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奔腾的河水中立志使人成功的例子何止千万?一代名将岳飞立下“精忠报国”志,才有“驱除鞑靼,直捣黄龙”的壮举,才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满江红》;自喻孺子牛的鲁迅立下“我以我血荐轩辕”之志,才使中国文坛矗立起那块不朽的丰碑;两弹元勋钱学森立下报国之志,才有他令人景仰的一生;中国最年轻的教授陈章良立下为国争光之志,终于摘取青年诺贝尔奖的桂冠,成为当今世界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又何止是他们?无数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唯有立下远大的志向,才有可能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

人们要有所作为,必须立志。不过有些人终日立志,却终究没有干出什么来。可见立志出并非一定会有所作为。对于那些只会耍嘴皮或付出了行动却又“三天打渔,两开晒网”的人来说,再好的“志”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大文豪苏轼曾说过:“古从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此话是对这种人最好的劝诫。“志”的实现与否,除了取决于立志者是否具有恒心与毅力外,很大一部分将决定于立志者能否处理好“立常志”与“常立志”的问题。假如立志者无法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到头来依然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我主张,立志时首先要“立常志”,即要有一个大的目标,然后又要在实现的过程中“常立志”,即先确立一个个小目标,逐步向大目标靠拢。这对于我们青年人尤其重要。因为我们最缺乏的是恒心与耐心,远大的志向对于我们来说,显得飘渺而遥远,很可能因为不能马上见成效而令人灰心。如果我们能够从现实出发先脚踏实地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让自己感受到正在向大目标前进,那就会觉得充实而有力量。这个点上,我们的党提出一个个“五年计划”就是一例。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八九十年能够完成的。于是党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若于个五年计划。随着一个个五年计划的实现,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旺盛的生命力,听到了祖国前进时强有力的脚步声,于是无数中华儿女都能充满信心,义无反顾地去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所以我们的国家才会这般生机勃勃。

成功的硕果,谁者羡慕,可通往成功的道路却是用血汗铺筑而成的。朋友,只要你勇于立志并为之奋斗,道路即使艰难,却不要忘记莱辛这句话:“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会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点评]

例文6:

与自己快乐相处

鲁先圣

尼采说:“每个人距自己是最远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类最不了解的是自己。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国籍的人们中各出100个问题,测验人们的心来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结果是一半以上的人心灵是不快乐的,而且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们相差无几。

问题很简单,人们从懂事的那一天起,总在努力学习适合环境,努力做到与别人和谐相处。但他们恰恰忽略了一点,忘记了学会与自己快乐相处。而正是这个点,才导致了人们种种的烦恼与痛苦。心理学家说,总在努力让自己快乐的人只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总是能让自己保持一颗快乐的心灵,其他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学会与自己快乐相处,让自己的心灵时时充满快乐,就是要自己拥有一间常敞开着的“健心房”,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部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按摩的方法有多种,最重要的是做到自我悦纳,准确地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能欣悦自慰,不妄自己菲薄;对自己的短处能坦然自若,不讳疾忌医。对自己不提过度苛刻的要求,对自己犯的错误也能够平心静气地谅解。很多人的烦恼与痛苦,多半是因为对自己要求过高,对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又耿耿于怀。一个人如果能够放弃自己已经成为心理负担的所谓远大的理想,中止自己毫无结果的努力,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智者。

心理学家戴尔有一句惊世名言:“人类似乎是唯一能使自己变得神经不正常的动物,因为他们否认自己首先是动物的事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为什么常常自我烦恼呢?因为他们常常为一个“做人”的大问题困扰着,折磨着。这也正是我们常说“做人太累”的原因。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被教导如何做人,如何成为杰出的人,这些刻板的理念成为每一个人沉重的心理负担。学会给心灵松绑,减轻这些负担,无疑是让心灵快乐的又一条捷径。我们仅仅一个普通的生命,没有必要把自己高悬在半空之中。当感觉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的时候,就退一步,这时候,你会发现,生命的花园里,花团锦簇。

有人说,演员必须有人赞美,如果好长时间没人赞美,他就应该自己赞美自己,这样方能使自己经常保持舞台激情。员工需要老板的褒奖,学生需要老师的表扬,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都是这个道理。人们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激励与抚慰,常常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自己的心灵快乐无比。

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幸福快乐的感觉,才会使自己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只有快乐、愉悦的心情,才是创造力和人生动力的源泉。只有持续给自己创造快乐,与自己快乐相处的人,才能远离痛苦与烦恼,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点评]

在探讨使人快乐这个问题时,人们往往去想物质上、精神上、环境上应是怎样,很少想到我们自己。本文使用原点思维,从自身找原因,对自己的长处能欣悦自慰,对自己的短处能坦然自若,无所适从时,退一步想,并自我激励,自我表扬,持续给自己创造快乐,与自己快乐相处,才能远离痛苦与烦恼,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例文7:

诚信不可抛

湖北考生

萧伯纳说过:“说谎者所受的惩罚完全不是他不能被人相信,而是他不能相信任何人。”可见诚实和信用在萧伯纳的思想中是多么重要。他认为不讲诚实和信用的人不能相信别人,那么此人的人生旅途可想而知:鲜花变成了毒药,清水变成了鸩酒,连光明大道在他心中都变成了阴霾恐怖的小路,最后,他将无路可走。

但有一则故事发人深省。一个年轻人跋涉在人生之路上,他已经拥有了“健康”、“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美貌”七个背囊。他走上渡船,可不一会儿风起浪涌,为了减轻负重,年轻人将“诚信”抛进了水里。年轻人似乎丢弃了一件最无“价值”的东西,但他实际上抛弃了最重要的人生信条。能够想象,一个没有“诚信”的年轻人即使拥有了其他一切,他也会如萧伯纳所说“不能相信任何人”,最终在猜忌中度过一生,那么他又将遇到多少险阻啊!

所以说,诚信不可抛。哲人古拉米·施维里曾说:“诚实和真诚是人们在任何一条道路上旅伴。”的确如此,诚信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一个诚信的人不但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协助,

更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走得坦荡,走得踏实。但如果失去诚信,那就像抛弃了自己的伙伴,人生之路孤独寂寞,天援无助,有的仅仅漠漠以对。试问没有好友的激励,没有朋友的注重,人生漫漫,何来意志,何来勇气,最终将走向漫漫不归之路,没有期待,没有向往。

所以说,诚信不但不可抛,更应努力争取,同时用自己的诚信去感化他人。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诚信犹如一缕阳光,要想使它散布到别人心里,也就是使别人相信认可并诚信地对待自己,那就需要自己心中有诚信。最后缕缕阳光才能汇集成阳光普照,温暖人心。

卢梭曾说:“人类犹如一支浮标,任何风浪也无法使它沉没。”其实,诚信的人仿佛就拥有了这支浮标,以昭昭之心显露于世。让我们都来拥有这支浮标吧,把我们诚信坦然的心明示于人,让我们在任何风浪中都能迎头向前,永不沉没!

[点评]

文章用萧伯纳的话,引出“诚信”的话题。本论部分先对丢掉诚信的年轻人的思想行为实行精要的分析,继而强调“诚信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精神”“诚信不可抛,更应努力争取”。结尾引用卢梭的话,形象地表明观点,收束全文。文章引用得当,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例文8:

勿以善小而不为

北京佚名

三国政治家刘备为了世袭蜀制,延续蜀业,在他弥留之际,遗诏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叫刘禅注意品德修养,巩固蜀国统治。事隔千年,今天重温这个古训,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国家是很讲文明的,尤其注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品德教育,因为大事是由无数小事汇总而成的。要想成大事,必须从平凡的小事做起。“积善成德”,“圣心备焉”。没有小小的浪花,何来浩瀚的大海;没有小小的音符,何有美妙动人的乐章。大屋从来是一砖一砖砌起来的。一个运筹帷幄指挥官,如果没有英勇的战士,没有尽职尽责的炊事员,能决胜千里吗?“大石头离开小石头砌不成墙。”没有小,就没有大。没有井岗山的星火,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

罗蒙托夫说过:“不会做小事情的人,永远也做不出大事情来。”是的,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不过,我们可曾想到过,那些做大事业的人,正是立足于做平凡的小事,来持续的完善自己,最后成为“大”人物。雷锋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民的楷模,不正是立足于平凡的事业、毫无怨言的为人民服务的结果吗?

人们常说,平凡之中见伟大。是的,平凡是伟大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凡每个大人物,无一不注意平凡的小事情。我们要成为一代栋梁,理应从小事做起,不做坏事。只有如此,才能为以后干大事情打下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如此,社会主义建设何愁不兴,腐败现象何愁不能克服。

[点评]

例文9:

回声

吴丽

岳飞精忠报国,壮怀激烈,流芳百世;秦桧心思险恶,残害忠良,遗臭万年。这是历史的回声。

孔繁森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英名远扬;成克杰利欲熏心,贪赃枉法,负于人民,刑场正法。这是现实的回声。

春华,秋实,这是自然的回声。

回声是明镜,能映出原形;回声是影子,能留下真实。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中国WTO谈判团团长龙永图毕业于贵州大学英语系。也许,他未曾想过要当什么谈判团的团长,不过,他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参加工作之后,都能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使自己具备了成才的条件。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他成功了!中国即将加入WTO,身为谈判团团长的龙永图功不可没!

回声不会欺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人为镜,能够知得失;以史为镜,能够知兴退。”回声是明镜,能映出真实。古人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真心为民的政权,才能得以久存。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有,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

伸出热情的双手,以后,当我们遇到困境时,朋友的回声不会使我们孤力无助。人在社会,需要热情的回声。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也许,有时朋友、家人、师长对我们的言行提出批评甚至彻底否定。如果是对的,就理应接受。所有的回声不一定全都动听,但有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造自己,从而更趋完美。

李白以前站在船头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只要人们以诚相待,得到的将是真诚。

不要吝惜你的赞扬,对他人的成功,给予掌声吧!无论谁都希望能听到对于自己的热情的回声。

[点评]

本文有三点是比较成功的。其一,例证典型。岳飞与秦桧,孔繁森与成克杰对比例证,是非分明。对龙永图的典型例析,很有启发性。其二,引证有力。名人名言、诗文、成语,歌词的引用,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其三,语句短小,角度新,信息量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