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氮素延后施用对葡萄成熟期叶片衰老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氮素延后施用对葡萄成熟期叶片衰老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来源:花图问答
第4期 河北林业科技 2013年8月 氮素延后施用对葡萄成熟期叶片衰老 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任立民 ,陵军成 ,李平 (1.天祝县古城林场,甘肃天祝73321I;2.天祝县林业工作站,甘肃天祝733299)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氮肥对葡萄叶片衰老和品质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将75kg/667m:的追肥量分别采取不 同追肥比例,研究了葡萄成熟期叶片和果实的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叶长、叶宽、鲜重、 生长周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均增加,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着 色度减少。追氮比例1:1:1的处理叶片生长周期和果实品质相对最高。由此可见,适当加大生育后期追氮比例可明显延缓 葡萄叶片的衰老进程,有利于延迟采收期和提高品质。 关键词:葡萄;氮肥;叶片衰老;品质 中图分类号:¥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56(2013)04—0012—03 碱解氮含量144.43mg/kg,速效磷含量15.89mg/kg, 高寒冷凉区是葡萄露地栽培的“禁区”,近年 来通过技术创新,利用阳光和冷资源发展日光温 室红地球葡萄优质高效延后栽培,鲜果产期调控 在元旦、春节采收,市场需求十分广阔,经济效益 极高。近年在甘肃天祝县海拔2400~2800m、年平 均温度一1.6~1cI=高寒冷凉区发展较快。在葡萄延 后栽培中如何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进叶片制造 更多的光合产物,已成为葡萄延后生产重要研究 课题之一。氮素具有延缓作物衰老的作用,施用 氮素可作为调控葡萄叶片衰老和提高光合作用 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在葡萄生长发育期采取不同 追氮量处理,重点研究了葡萄成熟期功能叶的形 态结构、光合特征、生理特性变化及果实的品质 速效钾含量236.00mg/kg,pH8.2。全生育期施纯氮 100kg/667m (其中做基肥25kg/667m2,其余用做 追肥)。磷肥(P20 530kg/667m ),钾肥(K20 lOkg/ 667m ),与做基肥的氮在休眠期一次性开沟深施。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用作追肥的等量氮肥设 4个不同的追肥处理:N2(1:1:0,花后期追50.00%, 果实膨大期追50.00%,果实着色期追0.00%);N3 (1:2:0,花后期追33.33%,果实膨大期追66.67%, 果实着色期追0.00%);N4(1:1:1,花后期追33.33%, 果实膨大期追33.33%,果实着色期追33.33%); N5(0:2:1,花后期追0.00%,果实膨大期追66.67%, 果实着色期追33.33%);N1(对照,不追肥)。随机 变化,旨在为葡萄高效延后栽培下的氮素利用及 其衰老调节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条件与试验设计 抽取相邻3行为1个小区,重复3次。 1.2调查项目和测定方法 试验指标测定在小区中间行进行,两边行是 为了减小氮肥外渗引起的误差。在葡萄成熟期分 别采取主梢(不挂果)基部5~7节上的叶片,记录 叶片生长周期;用直尺测定叶长和叶宽;用电子 游标卡尺测定叶厚;用乙醇提取法【 】测定叶绿素 试验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甘肃省 天祝县华藏寺镇水泉村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海 拔2400m)日光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3a生红地 球葡萄植株,南北行向定植,行距1.8m、株距0.7m, 每行定植8株,树形为有干双臂“Y”形,树势中庸, 中短梢修剪,管理水平良好。供试植株开花后每株 含量;用TBA法【2】测定丙二醛含量;用茚三酮比色 法翻测定脯氨酸含量;用紫外吸光法【21测定POD 活性;用氮蓝四唑NBT法『21测定SOD活性;用 选留8穗,每穗留果60粒,多余果穗、果粒剪除。 试验地土壤0~20cm有机质含量33.06g/kg, 收稿日期:2013—06—08 —WYT型手持测糖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净光 合速率和气孑L导度的测定:于晴朗无风天上午8:30~ 11:30每处理随机取8 10片成龄叶,用美国产 u一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利用Excel、DPS软 12一 第4期 河北林业科技 2013年8月 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3.52%、3.85%、7.87%、6.72%,且表现为N4>N5> 2结果与分析 N3>N2,N4增幅最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鲜重分 2.1 氮素延后施用对叶片生长特性的影响 别提高8.34%、21.40%、26.89%、9.86%,且表现为 由表1可知,葡萄氮素延后施用后,葡萄成 N4>N3>N5>N2,N4增幅最大,达到显著水平;生 熟期主梢基部叶片叶长、叶宽、鲜重和生长周期 长周期分别提高17.75%、28.74%、37.84%、 均提高,叶厚呈现不规则变化。与对照N1相比, 18.66%,且表现为N4>N3>N5>N2,N4增幅最大, N2、N3、N4、N5处理的叶长分别提高6.85%、 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氮肥适量后移不仅延缓了叶 1.84%、8.89%、2.04%,且表现为N4>N2>N5>N3, 片的衰老速度,而且明显提高了光合作用,增加 N4增幅最大,达到显著水平;叶宽分别提高 了有机物质的积累。 表1 氮素延后施用叶片生长特性变化 注:表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Duncan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达5%显著水平,以下相同。 2,2氮素延后施用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熟期主梢叶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 由表2可知,葡萄氮素延后施用后,葡萄成 性和SOD活性均提高。与对照N1相比,N2、N3、 熟期成龄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孑L导 N4、N5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分别提高2.32%、 度均提高。与对照N1相比,N2、N3、N4、N5处理 62.71%、101.05%、70.40%,且表现为N4>N5>N3> 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35.86%、36.36%、42.42%、 N2,N4增幅最大;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46.15%、 27.27%,且表现为N4>N3>N2>N5,均达到显著水 46.15%、284.62%、115.38%,且表现为N4>N5> 平,N4增幅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26.12%、 N3=N2,N4增幅最大,达到显著水平;POD活性分 43.21%、67.05%、7.4l%,且表现为N4>N3>N2> 别提高43.86%、32.45%、94.82%、6.37%,且表现 N5,除N5处理外,均达到显著水平,N4增幅最 为N4>N2>N3>N5,N4增幅最大,达到显著水平; 大;气孔导度分别提高104.35%、178.26%、 SOD活性分别提高22.23%、27.90%、35.94%、 221.74%、60.87%,且表现为N4>N3>N2>N5,均达 0.00%,且表现为N4>N3>N2>N5,N4增幅最大, 到显著水平,N4增幅最大。说明氮肥适量后移不 均达到显著水平。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可作 仅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气孔导度和CO:的 为植物抗逆性指标[41。SOD和POD是植物体内酶 交换量,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而且进一步验证 促防御系统的两个重要保护酶[51。丙二醛含量和 了氮肥适量后移对葡萄叶片叶长、叶宽、鲜重和 脯氨酸含量的提高说明氮肥适量后移提高了植 黄化率的宏观影响。 物的抗性,SOD和POD活性的提高说明氮肥适 表2氮素延后施用叶片光合特性变化 量后移提高了植物组织抗氧化衰老的能力。 表3氮素延后施用叶片生理特性变化 2-3 氮素延后施用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由表3可知,葡萄氮素延后施用后,葡萄成 -l3一 第4期 2.4氮素延后施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河北林业科技 2013年8月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寒冷凉区设施葡萄在施 由表4可知,葡萄氮素延后施用后,葡萄果 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均提高,可滴定 酸含量降低,色泽艳丽。与对照N1相比,N2、N3、 N4、N5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 4.32%、14.43%、3O.69%、4.32%,且表现为N4> N3>N5=N2,N4增幅最大,达到显著水平;可滴定 足有机肥,氮磷钾合理配比的前提下,随着氮肥 后移量的增加,其植株的衰老程度也随之减弱, 但并不是氮肥后移量越多越好。花后期、果实膨 大期、果实着色期追氮比例为1:1:1的处理,其叶 片衰老缓慢,光合作用和品质相对最高,更有利 于实现葡萄延后栽培目的。李建和等人认为葡萄 酸含量分别降低38.78%、18.37%、40.82%、 36.73%,且表现为N4>N2>N5>N3,N4降幅最大, 达到显著水平;VC含量分别提高22.23%、 27.90%、35.94%、0.00%,且表现为N4>N3>N2> 成熟期追施氮肥不利于浆果品质的改善同,这与 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很 可能是在高寒冷凉区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的果 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受冷凉气候的影响,较低海拔 适宜区的生长周期长,从而葡萄在此阶段仍需要 一N5,N4增幅最大,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氮素后移 量的增大,葡萄果实色泽变浅,由黑红转向浅红。 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色 泽均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氮素适量 后移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VC含 定的氮肥供应,氮肥适量后移可延长生长周 期,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从而 提高了果实品质。 参考文献 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和着色度。说明氮肥适 量后移提高了果实品质,是光合作用和生理特性 [1]朱广廉,钟诲文,张爱琴.植物生理学试验[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0. 的综合体现。 表4氮素延后施用果实品质变化 [2]商家胤.镁、铁等六种元素对三个葡萄品种生理特性的 影P ̄J E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7. [3]张宪政.作物生理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4]商家胤.缺铁对葡萄生理效应的影响[J].中外葡萄和葡 萄酒,2007,(2):12—15. [5]钱晓晴,王娟娟,周明耀.不同水、氮条件下水稻锰素营 养状况研究[J].作物学报,2006,(11):89—94. [6]李建和,刘淑欣,陈克文,等.氮钾营养与葡萄植株生 长、产量及品质的关系[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5,24 3结论与讨论 (1):58—62. (上接第8页)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邢黎峰,法永乐,陈文周,等.Richards林木生长模型及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2 3陈军.杨树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北京 林业大学,2007. 其适用性[J].山东林业科技,1997,(5):16一l9. [8]CURTIS R O.Height-diameter and height-diameter— age equations for second—growth Douglas—firlJ J.For [13]杨晓菲.河南西平县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及其与环境响 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 1. [14]曲智林,曲松,唐翠.基于矩阵模型的森林动态模拟 与经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6):28—30. [15]姜鹏,董树国,隋玉龙,等.北沟林场华北落叶松生物 量模型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 (7):131-135. Sci,1967,13(4):365—375. 1 9 JPIELKE R A Jr,CONANT R T.Best practices in prediction for decision—making:lessons from the atmospheric and each sciences lJ J.Ecology,2003,84 (6):1351-1358. [10]孟宪宇.测树学(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1996. [16]郝云庆,王金锡,王启和,等.柳杉人工林林分不同 变量大小比数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4): 75】-753. [1 1]唐守正,郎奎建,李海奎.统计和生物数学模型计算 -l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