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美术教案设计 导语:
本篇教案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瓢虫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和描述瓢虫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幼儿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瓢虫的图片、图书或实物(以便幼儿观察)。 2.彩纸、颜料、画笔、剪刀等美术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引入(5分钟):
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瓢虫,并问:“大家见过这个小动物吗?它叫瓢虫,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瓢虫的颜色、形状、斑点等特征。
2.活动一:瓢虫画作(15分钟):
教师给幼儿提供彩纸、颜料、画笔等美术材料,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一只瓢虫。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例如:“你可以用红色的圆点代表瓢虫的身体,黑色的线条画出它的腿和触角。”
完成后,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并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 3.活动二:瓢虫观察与描述(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瓢虫的图片,并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的瓢虫,然后请他们描述瓢虫的特点,例如颜色、斑点、形状等。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问,同时也可以适当补充幼儿的回答,帮助他们进一步观察和描述。
4.活动三:制作瓢虫造型(20分钟):
教师给幼儿提供纸板、彩纸、剪刀等制作材料,让他们制作一个瓢虫的造型。可以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尝试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现瓢虫的特点。
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互动游戏的形式,例如“找到特定颜色的瓢虫”等,让幼儿以更多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中。
五、活动结束(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围绕瓢虫的特点进行讨论,总结幼儿的观察结果和感受。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例如:“瓢虫的身体是红色的,上面有黑色的斑点。”
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观察瓢虫、绘画、制作手工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能够通过活动认识瓢虫的特点,并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但在活动设计上,可以加入一些丰富幼儿想象力的元素,例如可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与瓢虫进行互动,从而提升
活动的趣味性和深度。总之,本次教案设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以上约524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