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作者:黄天阳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第01期
【摘 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意识;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语言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着相关社会的文化,文化赋予语言丰富的内涵。语言对文化的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仅仅掌握一种语言并不一定能完全同使用该语言的人进行交际。这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要把西方文化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才能够为今后的文化交流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语言知识是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应用语言的保障。不管初级英语还是高级英语,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而且要持之以恒。因此在学习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渗透有关文化知识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人际交往与思维观念上的中西文明的差异
西方在人际交往的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提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一种态度。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语言现象称为词文化。例如: “sea”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就极为丰富,如: “搭船”叫做take the sea或by sea。英国人常把大海同 “许多”、“大量”联系在一起,如 “a sea of fish”, “a sea of troubles”等。英语民族擅长抽象思维,其语言往往偏重于使用名词和介词。 而汉民族擅长形象思维,故汉语常偏重于使用动词。在英语句子中,主谓结构突出,句子结构严谨,长句和复杂句用得较多,句子之间粘连密切,并特别重视连接词的作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We won’t attack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others unless we are attacked. ”(连接词) “楼下有人要见你。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关系词)
另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螺旋式。即在英语里,主题句开门见山,后接一个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但汉语语篇结构往往不是从主题句出发,而是在主题句外绕圈子,最后才点题。学汉语的西方人常为此困惑不解,总觉得汉语句子重点不突出,缺乏连贯性。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跨文化教学,教会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而我们的学生要具有跨文化意识,加深对所学文化的理解,并怎样把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西方人进行顺畅的交流。 三、利用现行的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
现行的外语教材中有丰富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课本中有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 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目前,“麦当劳” “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学多地方比较盛行, 教师可以讲一下 Fast Food, 如汉堡包( ham- burger) 是蘸芝麻的小圆面包对剖, 夹上一个压扁的牛肉饼, 当然有时还添上生菜叶子、 奶酪或其他调味品。同时,让学生比较一下中西方饮食, 以选择健康合理的饮食。另外还可以教学生使用西方餐具(刀、叉), 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闹出笑话等等。现行的中专英语教材是以中心功能话题来编排各个单元的。一个单元一个中心话题,每个话题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东西方的文化。教师要有对文化差异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和知晓度。这样在学生即将遇到或已经遇到的差异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处理,有意识把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见逢插针地对文化知识进行导入,让学生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文化背景融入的最终目的,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四、词汇教学,彰显文化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一种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例如dog一词,中英两国的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诸如 “狗仗人势、狗腿子、狗眼看人底”等。但是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a lucky dog ” 喻指“幸运的人”;“big dog”喻指“大哼、要人、保镖”,dog 是 best friend of a man, 所以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很多外国人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末了总忘不了加上宠物狗的名字。
词汇富含文化,只要教师勤于探究和积累,通过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各种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会更加佩服老师知识的渊博,这是教学相长的好事。 五、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让学生通过体验来领略异国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单纯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网络与课外活动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互联网上关于中西文化知识的资料相当丰富。在讲新课之前, 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 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图片、 幻灯片等直观教具,播放录音材料,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汲取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看些如“走遍美国”“疯狂英语”或一些经典的奥斯卡英文影片等等,使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效果。
英语习语说得好“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非一日之功),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文化教学深不可测,它存在于英语教学的每个阶段,但是只要我们在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路永保热情,不断探索,相信成功离我们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欧阳雪青.《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薄弱的现象和强化措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