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橡胶加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橡胶加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来源:花图问答
橡胶加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宁家胜

【摘 要】通过对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橡胶废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应用实例,得出厌氧+好氧处理技术比较适合橡胶加工废水处理,废水中的CODCr去除率达到98%以上,废水处理后能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要求并保持稳定排放。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16(000)002 【总页数】3页(P47-48,50)

【关键词】橡胶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作 者】宁家胜

【作者单位】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07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X783.3

橡胶加工废水成分复杂,里面含有蛋白质、类脂物、糖类、有机酸和少量无机盐类等,具有浓度高,难处理的特点。若这种废水不作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必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据了解,目前橡胶加工废水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如生物塘自然净化法,厌氧+好氧消化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载体生化法等[1]。下面以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茂名加工厂橡胶废水处理技术应用为例进行分析。

茂名加工厂是根据农业部实施天然橡胶行动计划和广东农垦橡胶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调整天然橡胶初加工布局而建立示范性的加工企业。由于受到建设时间、投资规模和处理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在没有比较成熟的橡胶废水处理技术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采用类似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废水处理。 1.1 处理方法

厌氧+好氧+生物塘自然净化法 1.2 工艺流程

废水收集→自然氧化→厌氧(铁屑)→好氧处理(球型悬浮填料+曝气)→生物塘自然净化法 1.3 处理过程

浓乳加工废水进入废水收集池(12个),沉降泥沙等杂质和回收浮胶,杂胶水进入废水收集池(9个),沉降泥沙和回收胶粒,将洗机水、杂胶水和胶清水一起混合后流入自然氧化池,沉降泥沙和回收浮胶,然后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厌氧处理后进入好氧反应池,由两台15 kw曝气机连续12 h曝气后,排入生物氧化塘沉静一段时间(约30 d),最后外排[2]。 1.4 处理结果

该处理系统自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后,橡胶废水经自然氧化和厌氧处理后,水体颜色由灰白色变为灰暗色并伴有轻微臭味,CODCr平均由4 200 mg/L降至1 230 mg/L,去除率为70.8%。废水经过一定的处理效果,但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处理效果却越来越差。 1.5 结论

由于前期资金投入不足,废水处理设施规模小,废水处理量较小(200 t/d左右),以及废水处理技术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废水处理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大部分废水未能达标排放。2007年茂名市人大代表将该厂废水超标排放对鉴江流域的污染列

入市十届人大提案,同年也被茂名市环保局列为挂牌督办企业,2008年被广东省环保厅列为挂牌督办企业。 2.1 废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针对前期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经过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酸化调节预处理+UASB厌氧发酵+一体化氧化沟的废水处理设计方案,具有工艺布局合理,处理效果理想,水质能稳定达标排放,同时能充分考虑利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供干胶车间使用,起到既环保,又节约能源的目的,详见图1。 2.2 废水处理扩改情况

该项目总投资680多万元,平面布置尽量利用原有废水处理设施(约2000m3)和氧化塘(容积约30000m3),并新建了22个酸化池(约2000m3)、一个调节池(约500m3)、二个厌氧池(约2400m3)、一体化氧化沟(约3 000 m3)、水封池、二沉池和回用池等,共计22 900 m3,达到既充分利用原有的治理设施节约投资,又能适合新工艺的需要符合环保要求。以年产12000t干胶的废水排放量为标准,预计离心车间和胶清车间每天废水排放量650 m3,标准胶每天废水排放量200m3,合计850m3/d。 2.3 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产生

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向生产全过程转变的重大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我们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化工原材料的使用,有效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减少对废水处理的压力[3]。一是在保证鲜胶水质量的前提下,严格将鲜胶水的氨含量控制在0.2%~0.3%范围内;二是严格控制化工原材料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针对该厂的实际情况,经有关技术人员研究,设计出一套“鼓风+曝气+吹风”的除氨处理系统,大大降低了废水处理中氨的含量,减少了废水处理的负荷,节省了运行费用,为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工艺化奠定了基础。

2.4 重视数据监测

废水处理工程投入使用后,为及时掌握废水处理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为废水处理的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工厂投入专项资金购买有关检测仪器设备,配备专职的化验人员,同时邀请高州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的技术人员对化验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为废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2.5 废水处理的效率与效果 2.5.1 处理效率

2.5.1.1 酸化预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 该系统首先将浓乳车间生产的系列废水与干胶车间杂胶生产的废水分开引出车间,然后将浓乳车间系列废水引入预处理池,先收集浓乳废水中的杂物,后导入沉淀池、酸化池,使浓乳加工产生废水中的橡胶粒子在此系统中充分酸化结合上浮,有利于回收浮胶和减少废水中硫酸根的含量,避免废水进入厌氧系统内增加非溶解性胶转化为溶解性胶的外酶作用过程,从而影响厌氧系统的正常发酵,并减少厌氧系统阻塞的可能性,同时去除部分污染物。该处理系统废水可以停留三四天,在此过程中CODcr由13 200 mg/L下降为7 850 mg/L,CODcr去除率达到40%左右。

2.5.1.2 厌氧发酵系统的处理效率。 橡胶废水经过酸化调节预处理系统处理后,将PH值调至7左右,然后用泵将废水抽上厌氧发酵系统进行发酵,经厌氧发酵后CODcr由7 850 mg/L下降为853 mg/L,CODcr去除率达到90%左右,厌氧发酵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流入氧化塘,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使废水得到净化,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NH3-N、硫酸盐等,CODcr 由853 mg/L下降为342 mg/L,CODcr去除率达到60%左右,NH3-N由508 mg/L下降至324 mg/L。 2.5.1.3 好氧系统的处理效率。 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属于活性污泥法,废水在环形状沟渠内与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转盘曝气机作用下得到循环流动,使废水、空气、活性污泥得到充分接触,活性污泥利用水中的溶解氧吸收污水中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

物,进行代谢活动,使有机污染物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把二氧化氮和三氧化氮中的氮还原为分子N2逸出,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经过一体化氧化沟曝气后,处理后水质:CODcr<100 mg/L、NH3-N<15 mg/L、SS<100 mg/L、色度<60、pH为7左右,处理后的废水能够稳定达标排放。

2.5.2 处理效果 经承建单位调试后,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排放指标达到广东省地方排放标准茂名市《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要求并保持稳定排放,监测结果如表1。

该处理系统在2008年10月28日,通过由茂名市和高州市环保局有关专家(12人)组成的验收组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2008年12月24日,通过广东省环保厅摘牌验收小组(5人)的验收,验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环评审批的要求,符合环保验收条件,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2008年底经广东省环保厅摘牌验收以来,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排放指标达到广东省地方排放标准茂名市《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要求并保持稳定排放。因此,该单位连续5年来,没有接到附近村民的投诉。随着近年加工量的增加以及废水处理设施的老化,废水处理效率有所降低,为了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能达标排放,从2015年起,重新增加二台罗茨风机,采用转盘曝气与空气曝气相结合的混合曝气方式取得较理想的处理效果,出口水质进一步提高,确保出口废水达标并保持稳定排放,具体见表2。 一是曝气处理系统由于采用转盘式曝气,转盘吃水深度较浅,废水与空气中氧转换率偏低,不利于活性污泥的产生,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增加罗茨风机后,好氧处理效果明显提高,取得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二是若胶清水除氨处理系统运转不正常,胶清水氨含量偏高,会增加硫酸用量,从而影响NH3-N硝化效果。由于受浓乳加工废水特殊性和处理工艺的限制,有时候处理后NH3-N指标未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三是兼性氧化塘是敞开式的且没有硬底化,一方面会造成周围空气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造成地下水的二次污染,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四是由于受使用单位土地面积、周围环境、投资规模、污水处理技术等条件限制,目前所采用的厌氧—好氧工艺技术,也许不是目前最先进的处理技术。但该处理技术在橡胶废水处理应用上却有它独到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仅供各位同行参考。 5.1 经济效益

该项目扩改完成后,全年减少CODcr排放量1 180.26 t,氨氮排放量62.81 t,全年可节约排污费87.01万元。同时利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干燥标准胶,全年可节约柴油费用11.14万元。 5.2 社会效益

该项目扩改完成后,废水治理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水质能稳定达标排放,确保当地及周边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保证附近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改善与附近村民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5.3 生态效益

该项目扩改完成后,可以减少对农田、地下水、河流、大气等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1]丁丽,陈美.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5,(6). [2]周跃光,冯勇.厌氧—好氧(SBR)工艺治理天然橡胶生产废水工程实例[J].四川环境,2004,(4).

[3] 唐勤.浅议橡胶废水处理技术[J].云南环境科学,2003,(S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