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来源:花图问答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最新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课题负责人、起止时间、报告提纲等。下面是中国给大家带来的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欢迎阅读。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表达的论文总设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方案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设想的根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根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庞德法律与道德思想研究

以庞德为代表社会法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期,此时的法学界,正处于分析法学派、哲理法学派以及历史法学派三足鼎力的时期。庞德认为分析法学派只注重法律规那么的内部逻辑演进,无视了法律的目的;哲理法学派仅仅关注法律的伦理和道德根底,也即过分强调了法律的理想要素;历史法学派那么将法律视为发现的物品,没有认识到社会中人的主动性。庞德在他的《法律与道德》一书中,通过这三个视角对法与道德的关系予以阐述,本文通过对法律与道德理论分析,将更有助于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各个法学流派的观点以及各个历史阶段下人类的法哲学认知。

社会法学派起源于美国垄断经济时期,其观点认为,法律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调整方式,在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正处于社会主义开展现代化建立时期,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庞德曾以其法律目的论为根底指出,法律法律以调整社会利益为核心,促进社会文明,保障社会平安为法律的任务。从我国的社会现状以及我国的法制建立而言,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罗斯科·庞德的是美国社会法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法学根本的开展方向,庞德先生一生著述颇多,关于庞德的法律与道德理论,主要集中于他的两部著作中,即《法理学》五卷本和《法律与道德》,同时,在《普通法的精神》一书中也有所涉及。庞德在他的书中从法律目的出发,在法律的开展角度以及法律思想史的角度,逐步的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认

知开展,同时通过对三大法学流派的批判,提炼自身的社会法学理念,构建社会目的下的法律与道德观。

罗斯科·庞德的是美国著名的社会法学家,除了为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院长和著名律师外,庞德先生惊人的阅读量同样为人敬仰,正如Oliver Wendell Holmes所言,庞德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阅读视野的广泛,使自己记住庞德“知道”的数目都很累。更值得称赞的事,尽管庞德先生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的时代色彩,但也充分意识到了新价值在未来出现的可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各种新的社会公共问题不断出现,例如民权、环保和医疗问题等等,由此而产生的罢工、、等一系列的行为,从形式上看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和庞德的社会工程理念并不相容,对此A.Jaier Trevino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庞德的法律目的理念旨在取得社会的秩序稳定,对各种社会利益和价值进展“衡量、平衡和有序化”,已达致“和解与和谐”,因此,哪怕时至今日,庞德先生的法律思考还“完全没有过时”。

1946年自庞德罗斯科·庞德担任中华司法部参谋以来,其著作的中译本相继在我国出现,在法律与道德领域,张文伯老师在五八年就完成了《Law and Morals》的翻译。后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很多译本相继散失,改革开放来,对庞德的研究又重新相继展开,例如,陈林林老师《法律与道德》的重译,邓正来、余履雪等法学人士对《法理学》五卷本的翻译等,给我们当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条件。

就本文所要谈到的视角而言,首先关于社会法学派的兴起,孙文凯在《社会学法学》一书的开头就从经济、政治、法律和观念角度进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重点提及了当时价值观改变、国家干预

经济以及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其次,在法与道德层面,我国学者就庞德关于三大法学流派的批判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庞德法律目的说,进展了较深入的思考,正如邓正来老师指出的“不知道目的地,选择走哪条路或确定如何走某条路都是无意义的”,庞德认为社会有其自身存在的目的,法律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是实现人类社会生活目的的工具。第三,关于庞德对于法律及社会所做的奉献,是十分显著的,庞德学说的兴起,改变了康马杰所说的当下法学界“牛顿力学传统”,将法学从日益抽象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上拉到了现实面前,从二十世纪头十年的中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庞德在社会利益和反对形式主义方面的观点,被大批法学家尤其是法律现实主义者所广泛承受;另一方面,学者也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分化严重,政治改革刚刚起步,环境、犯罪、就业等问题纷至沓来,而庞德的法律目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的借鉴。

笔者认为,国内外的研究已就如下几个方面进展了较为完整的探讨:⑴社会法学兴起的条件;⑵庞德法律目的思想;⑶对庞德《法律与道德》一书中所述三大法学流派思想的批判。本文正是在上述前人研究的根底上,进展更深一步的探讨,首先,将社会法学兴起的众多因素进展道德层面分析,探求其深层次的道德动因;其次,将庞德法律目的和法律与道德思想相结合,以更好的理解法律的理想要素,并最终指导实践。再次,对庞德的法律社会化理想进展理论构建,并从中探寻法律与道德的理想配置;最后,笔者将就以上各方面的论述,对庞德思想进展评价,进而寻找其中对我国法治建立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和理论。 1、自由经济与道德危机

①市场经济的道德根底 ②自由市场开展下的道德危机 ③道德危机下的争论

2、法律社会化下的价值诉求 ①个人自由是现代社会存在的根底 ②个人主义繁荣下的秩序危机 ③法律社会化下的正义诉求 3、’理性认知一切’的观念批判 ①理性主义的兴起和繁荣 ②社会现状下的疑心与批判 ③法律目的的指引 1、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 ①耶林目的法学对庞德的影响 ②庞德对法律目的的历史探寻 2、庞德法律目的下的法律与道德观

①批判的视角(庞德对三大法学流派的批判) ②构建的视角(庞德的法律社会化设想) 1、对美国法律和法学的影响 2、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立的启示 结论

[1]吴昌华.论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西南大学.xx. [2]过洋.庞德社会学法学思想研究.湘潭大学.xx.

[3]邓正来.社会学法理学中的‘社会神’———庞德法律理论的研究和批判[EB/OL],正来学堂.xx.

[4]A.Jaier Trevino/著,郭辉/译.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一书中看庞德的法律思想[EB/OL],正来学堂.xx.

[5]Roscoe Pound/著,陈林林/译.法律与道德.中国大学出版社,xx.

[6]Arthur Kaufmann/著,刘幸义/译. 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xx.

[7] Roscoe Pound/著,高雪原/译.普通法的精神.法律出版社,xx.

[8]万俊人/主编.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民大学出版社,xx [9]蔡宝刚.法律目的下的法律与道德———庞德的阐释及启示.甘肃学院学报.xx

[10]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xx. [11]孙文凯.社会学法学.法律出版社.xx

[12] Roscoe Pound/著.余履雪等/译.法理学(第一到第四卷).法律出版社.xx.

[13] Roscoe Pound/著.雷宾南、张文伯/译.庞德法学文选.中国大学出版社.xx. 1、毕业论文准备阶段:

xx.11.18——xx.11.20,进展毕业论文选题并确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2、毕业论文研究、设计及论文撰写阶段

xx.11.21——xx.12.31,在指导老师的的指导下对所选课题进展调研,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xx.1.1——xx.2.28,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xx0.3.1——xx.4.20,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二稿。

xx.4.21——xx.5.15,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展论文修改,并最后定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