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4) 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2020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7分)
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gē yǒng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A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在中华文明 yōu jiǔ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níng jù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青少年要发扬和继承这种精神,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3)文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10分)
(1)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 (5)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 (6)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名著阅读。(5分)
(1)下面语段中高殿帅执意要拿下王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且说高俅做得了殿帅府太尉,选拣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使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高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高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随即差人到王进家来,捉拿王进。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2)所谓“旁观者清”,请你根据“智取生辰纲”事情经过,帮助杨志总结失败原因。 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2月11日深夜,江苏310名医疗支援队队员风雨兼程奔赴黄石,来时雨雪交加,队员们抵达黄石后,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2月24日凌晨,第二批江苏援石医疗队在南通集结出征。与此同时来自江苏的防疫物资、蔬菜水果、捐赠资金爱心款物源源不断汇聚黄石。
材料二:为了感谢江苏医疗队对黄石的付出,3月17日黄石市人民政府正式授予江苏援黄医疗队鲁翔
等362名队员“黄石市荣誉市民”称号!在黄石园博园内的一片空地上,寓意着苏黄两地携手同心战疫的
《暖春林记》纪念碑上,镌刻着362名江苏援黄医疗队队员姓名。
材料三:3月20日上午10点10分,在磁湖山庄主楼门前广场,送行江苏援黄医疗队员。黄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锦代表黄石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黄石的所有景区及星级宾馆,对江苏援黄医疗队所有队员及其家人终身免门票和住宿费。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控制在15字以内。
(2)阅读材料二,请你为362名江苏援黄医疗队队员写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字
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
数50字左右。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7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①端居:闲居。
5.联系两首诗歌,说说“远书”中会写些什么。(3分)
6.诗人为什么将秋天称为“素秋”?根据你对“素”字的理解,作简要分析。(2分)
7.下面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1)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洗心亭记 (唐)刘禹锡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榬。月来松闲,雕终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然上人③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
语文试题 第3页(共8页) 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②弭:消除。③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 )(2分)
A.而吉祥尤.章章/林壑尤.美(《醉翁亭记》) B.杂然.陈乎前/满目萧然.
(《岳阳楼记》) C.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 D.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记》)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始予以不到为恨。 (2)忧人处之,百虑冰息。
10.刘禹锡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1~13题。
材料一:①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姆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八岁男孩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但它是如何起效的?
②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③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④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⑤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
语文试题 第4页(共8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我们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种类型的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⑥为使身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分离出目标抗原的基因。当人体注射后,疫苗内的基因会刺激体内细胞制造抗原,这会引发更强大的免疫反应,让身体准备好对抗任何潜在威胁。这类疫苗仅由特定基因的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身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必然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就像科学家爱德华•詹姆几十年前的发现促进了过去数十年的医学进步,随着疫苗技术的持续发展,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对抗艾滋病、疟疾,或者埃博拉。
(选自《读者》)
材料二:2014年11月26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宣布,首个埃博拉疫苗已成功通过临床试验,接受疫苗的志愿者均产生了抗体,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2016年12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由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发的疫苗可实现高效防护埃博拉病毒。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有望于2018年上市。这一疫苗通过了世卫组织领导的临床试验,近1.2万直接或间接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人参与了试验。
埃博拉病毒已被列为生物安全等级4级的病毒,应用埃博拉病原体的操作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因此阻碍了疫苗研发及其致病机制研究。且世界上拥有这种级别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本来就不多,故开展研究的难度比较大,以至于人们对于埃博拉了解得还不够深刻。常用的疫苗策略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策略在埃博拉病毒上都不适用,减毒活疫苗一旦出现病毒毒力回复,后果不堪设想,而灭活疫苗更是不可取,因为生产这种疫苗首先需要获得大量的埃博拉病毒,生产这么多病毒需要与四级生物安全同级别的工厂,而且培养这么大量的埃博拉病毒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11.结合材料一,概括疫苗起效的原理。(3分)
12.“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中的“可能”一词
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3.材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疫苗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语文试题 第5页(共8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蚊烟中的往事 迟子建
①如果是夏天,如果火烧云又把西边天映红了的话,我们喜欢将饭桌放置在院落里吃晚饭。当然,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是笼蚊烟,因为傍晚的蚊子很活跃。
②笼蚊烟其实很简单,先是用一蓬干树枝将火引着,让它燃烧一会儿,就赶紧抱来一捆蒿草,将它们均匀地散开,压在火上。这时丝丝缕缕的青烟就袅袅升起了,蚊子似乎很不习惯这股在我们闻来很清香的烟,它们远远地避开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吃晚饭了。
③这样对着青翠的菜园和绚丽晚景的晚饭,是别有风味的。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寒风还在肆虐的时候,做酱的工作就开始了。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它们,放置起来。这种酱块到了清明之后,自然风干了,将它身上已经脆了的报纸撕下来,将酱块掰开,放到酱缸里,兑上水和盐,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酱喜欢阳光,所以大多数的人家不是把酱缸放在窗跟前,就是搁在菜园的中央,那都是接受阳光最多的地方。阳光和风真是好东西,用不了多久,酱就改变了颜色,由浅黄变为乳黄直至金黄,并且自然地把酱汁调和均匀了,香味隐约飘了出来,一些贪馋的人受不了它的诱惑,未等它充分发酵好,就盛着它吃了。
④夏日的晚餐桌旁,占统治地位的就是酱了。那些蘸酱菜有两个来源:野地和菜园。野地的菜自然就是野菜了,比如明叶菜、野鸡膀子、水芹菜、鸭子嘴、老桑芹和柳蒿芽。野菜通常要在开水中焯一下,让它们在沸水中打个滚,捞出来,用凉水拔了,攥干了再吃。野菜中,我最爱吃的就是老桑芹,所以采野菜时,明明看到了大片的水芹菜和鸭子嘴,我还是会绕过它们,去寻觅老桑芹。很多人不喜欢吃老桑芹,说它身上有股子奇怪的气味,像药味,可我却格外青睐它。
⑤因为有了酱,就有了采野菜的乐趣,你可以堂而皇之地提着篮子出了家门,就说是采野菜去了,你愿意在河边多流连一刻,看看浸在水中的柔软的云,是没人知道的;你愿意在山间偷偷地采一些浆果来吃,大人们依然是不知道的;反正有那么几种野菜横在篮子中,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踏入家门。
⑥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它们就老了,吃不得了,这时候伺候晚餐桌上酱碗的,就得是园田中的蔬菜了。青葱、黄瓜、菠菜、生菜、香菜和小白菜水灵灵地闪亮登场了。园田中的菜适宜于生吃,只需把它们
语文试题 第6页(共8页)
在清水中洗过则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这个人拿棵葱,那个人拿棵菠菜,另一个人则可能把香菜卷上一绺,大家纷纷把这些碧绿的蔬菜伸向酱碗,吃得激情飞扬的,而此时蚊烟静静地在半空浮悬,晚霞静悄悄地落着,天色越来越黯淡,大家的脸上就会呈现出那种知足的平和表情。
⑦我最钟情的酱,是炸鱼酱。鱼来自草甸子中的水泡子。水泡子里有鲫鱼、柳根和老头鱼。父亲用一根柳条杆为我做了杆鱼杆,虽然它不直溜,但钓起鱼来却不含糊。水泡子中的鱼不似河里的,它长不大,都是小鱼,而且由于是死水,鱼有股土腥味,所以决不能清蒸和调汤喝,只能放上浓重的调料煎炒烹炸。我钓回来的鱼,基本都是把它连着骨头剁成泥,舀上一碗黄酱,炸鱼酱吃了。只要晚餐桌上有一碗鱼酱,园田中的蔬菜就遭殃了,一盆青菜往往不够,再拔上一盆,可能还是不够,不把酱碗蘸得透出瓷器的亮色,我们的嘴是不会罢休的。
⑧酱缸其实是很娇气..的,它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着。它讨厌蚊虫,因此脸要蒙上一层白纱布,以防蚊虫飞进去,弄脏了它;它喜欢晒太阳,似乎还很害痒,要经常用一个木耙子捣一捣它,把它身上的白醭撇出去;它还惧怕雨水,所以酱缸旁通常要放着一块玻璃,一看雨要来了,就把它盖上去。我就很心疼家中的酱缸,有的时候在学校上课,一听到雷声轰隆隆地响起,就举手跟老师请假,撒谎说要上厕所,而我出了教室后会一路飞奔回家,冲进菜园,盖上酱缸。酱没被淋着,我却会在返回的路上被雨水打湿。
⑨蚊烟稀薄的时候,火烧云也像熟透了的草莓似的落了。我们吃完了晚饭,天也就越来越陈旧,蚊子又三三两两地回来了。我们把饭桌撤了,打扫干净笼蚊烟的灰烬,站在院子里盼着星星出来,或者是打着饱嗝去火炕上铺被窝。我还记得父亲酒足饭饱在院子中看天时,如果被飞回的蚊子给咬着了,他会得意地喊我妈妈出来,说他很招人稀罕,母蚊子又啃他的脸了!我们那时就都会发出快意的笑声,以为爸爸在开玩笑。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说得也没错,吸食人的血液的确实都是雌蚊,而雄蚊吮吸的则是植物的汁液。如今曾说过这话的父亲早已和着飘渺的蚊烟去另一个世界了。
⑩菜园依然青翠,火烧云也依然会在西边天燃烧,只是一家人坐在院落中笼起蚊烟吃晚饭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让我在回忆蚊烟的时候,为那股亲切而熟悉的气息的远去而深深地怅惘着。 14.阅读全文,说说文中写了哪些往事?(2分)
15.文章以“蚊烟中的往事”为题,有什么作用?文中大量篇幅描写了与“酱”有关的种种往事,这样写
是否离题?你怎么理解?(3分)
1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⑧段中的加点词。(4分)
语文试题 第7页(共8页) 酱缸其实是很娇气..的,它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着。 17.文中多处写到火烧云,你觉得是否过于重复?(4分)
18.你是怎祥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中“那股亲切而熟悉的气息”? (3分)
第三部分(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些物件里,会住着我们的灵魂,凝聚着我们的情感.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物件,让你真爱与不舍?旧书的扉页,木凳的纹理,老式的相机……或许藏着一个激起心底涟漪的故事。
请以“物件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语文试题 第8页(共8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