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工作的特点及对策初探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工作的特点及对策初探

来源:花图问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工作的特点及对策初探

作者:刘英杰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3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原有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逐渐被打破,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的特点、现状和问题,就如何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与监督体系进行思考,完善行业监管体系,管理与监察分离,强化安全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市场经济;煤矿安全;特点;对策

[作者简介]刘英杰,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职业经理人,重庆建委专家组成员,中国煤炭协会专家组成员,重庆,401120 [中图分类号] TD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3-0177-0002 在深化改革,由计划经济逐步过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旧的安全管理格局被打破,而新的安全管理格局尚未形成。近来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出现了滑坡。特大矿难事故接连发生,煤炭安全工作亟待加强。

为了迅速扭转煤矿安全生产被动局面,抑制“滑坡”,促进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新格局的尽快形成,本文就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工作的特点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 特点、现状和问题

(一)旧的格局、管理模式已被打破,新的格局尚待形成和完善,出现了安全管理理论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的情况

煤炭部撤销后,一些省市自治区保留有煤炭厅,有的是煤炭局,有的为煤炭行业管理处,还有的是形成了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企业的监管权成了一些省市自治区煤炭局和煤矿全监察局争夺的焦点,而利益之争是主因。监管权出现混乱状态,有的出现空档现象,除此之外,还有的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综合安全工作。煤矿安全监管机构也因此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多条块职责不清的混乱局面。

国家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总局,并专门下设煤矿安全监察局,这有助于加强安全监督,促进安全监察体制的到位。国家总局的成立,梳理了与煤矿安全监察局的关系,这一改革举措有望理清混乱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但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如何到位,如何改变目前煤矿安全监管存在的混乱局面尚需进一步探讨。 (二)煤炭安全生产投入严重萎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据专家估算,我国煤炭安全投入欠账达500多个亿,而且还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这无疑给煤矿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职能转变,行政干预、检查、评比减少,安全工作的外部压力可能减弱

随着企业机制的转换,煤炭企业将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转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格局。转轨过程中由于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形成,加之部分企业领导对待安全工作认识上的偏差,难免导致抓安全工作的动力不足。

(四)机制转换,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部分安全意识不强的企业领导和职工“重生产和效益,轻安全”的现象有所抬头,导致事故不断发生

深化改革,国家还权于企业,企业大力转换经营机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部分企业领导借此把安全与效益割裂开来。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主要表现在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短期行为严重,不注重人才培训和安全技术费用的投入;拼设备,拼人力,违章指挥,冒险蛮干。再者,企业自主决定内部机构的设置以来,安全机构和人员也严重萎缩。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以来,撤并安全机构和缩减安全人员的单位在90%以上。内部安全监督检查出现空档,加之部分企业的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抓生产、跑项目和促销售上,安全工作缺乏应有的领导。致使各类事故不断发生。 (五)用工结构多元化、队伍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

新的用工形式、劳务市场的形成,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用工结构的多元化导致队伍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加大,也给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有的职工多次变换工种,甚至从事一些自己所不熟悉的工作,岗位安全知识缺乏,其结果造成职工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处理和防止事故的技能变弱。

(六)第二职业的出现和企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采用,给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题

深化企业改革以后,很多企业都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种产业结构转化,企业职工有的转向从事其他职业。这样一来,由于技术的、经济的环境条件的原因给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深化改革,一方面促进了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为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采用,现代化的大生产又隐藏着更复杂、更巨大的事故隐患。这对安全科学技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行业特点,完善行业监管体系,加强行业安全监管、管理与监察分离,逐步形成安全管理新格局。

(一)完善行业监管体系,提升行业防灾治灾能力,促进安全生产

众所周知,煤炭行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极度分散、市场集中度低,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国家放开煤炭市场,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大、中、小型煤矿一哄而上,导致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产业过于分散,导致内部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煤炭资源被大量浪费、缺乏统一管理,以致行业总体效能仍很低;二是产业过于分散,企业规模过小,形不成规模效益、造成了人力、设备和技术开发引进等资源的许多浪费;三是产业的过度分散还限制了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使之在与电力、铁路等行业的价格谈判中处于十分被动地位。因而安全投入的资金来源得不到保证。

第二,煤炭生产条件都比较差。地质灾害有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矿压等特殊地质灾害,安全管理难度大。光靠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安全监察和管理是不够的,安全监督只管监督、检查、整改、罚款,对安全生产具体环节缺乏系统管理,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财、物、生产工艺等重要因素缺乏约束手段,安全监督管不了煤矿生产主体单位的人、财、物。只要没出事故,煤矿企业主与监察单位很多时候都在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煤矿安全监督成了事实上是“死后验尸”。对煤矿安全管理,虽然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但这就好比医生给自己治病,吃点药,打点针是可以的,但要开刀那恐怕是很难做到的。笔者认为,煤矿安全监督固然重要,安全管理环节也不能轻视,国家应成立煤矿行业安全管理机构,强化过程控制,监督与管理并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才会得到根本好转。

第三,煤矿安全责任主体“失位”,迫切需要矫正。目前国家对煤炭安全工作总的方针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在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尚未理顺的大背景下,不少企业安全管理的这个责任主体也严重失位。所有煤矿安全事故都孕育在生产过程中,预防事故、处理隐患都应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因而企业才是真正的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但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承包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利益的驱使,责任主体要么混淆不清,要么短期行为,重效益、轻投入、引发事故。要使其责任主体复位,迫切需要行业的监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家有必要成立煤炭行业专门管理机构,对煤炭行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对煤炭安全管理实行统一监管,对煤炭科技进步进行统一部署,以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其安全投入的能力,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逐步好转。 (二)强化安全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将安全监督检查落到实处

健全和完善安全监督体系,设置安全监察组织,对安全工作实施综合性监督检查是我国几十年来的经验总结,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必须对安全生产实施强制性的监察和监督,而且在市场经济下更应加强安全监督和监察。国家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设煤矿安全监察局,配备了一批具有一定知识和丰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践经验的安全监督检查员,有利于强化安全监察。但更重要的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这些机构和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监察人员的待遇并严惩其渎职、失职行为。此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新闻单位,也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安全生产的舆论导向,搞好宣传和舆论监督。 (三)企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的安全管理体系,搞好安全生产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安全生产的最终实现要靠企业。因此,企业不能因为有自主权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相反,随着自主权的扩大,安全责任也随之加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管理:

1.在政治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安全工作作为入党、转干、评先、晋级的重要考核条件。

2.在分配上,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可实行安全、质量、产量、结构工资,其比例可根据本单位实际确定。也可参照二二六(即20%为安全工资,20%为质量工资,60%为产量工资)或三三四的比例执行。

3.在制度上,从安全责任制着手,制定出规范生产、经营过程中人的行为和物、环境状态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备环境标准的具体规定。并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保证其贯彻落实。

4.在管理上,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原则,坚持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制度;保证人力、物力上的必要投入;引入安全风险机制,并充分发挥安监、群监、青安岗等的群众监督作用。此外,还应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和完善事故调查体系,提高事故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严格事故处理,促进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