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亲密关系|当对ta的不满时,你会如何应对呢?

来源:花图问答

经年回眸

那一缕缕青春

已成为过往

踩着记忆的脚印

谈及爱情,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自己的美景。

小时候,我们会幻想自己是公主、王子,找到那个心仪的人,过着浪漫而又和谐幸福的生活。

长大后,我们会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女孩,我们慢慢会认清王子和公主是童话里的世界。现实世界两个人相处必不可少的会有不同的意见、分歧、冲突、以及不愉快的场面。

今天要分享一段情感关系:

女孩是在大二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的男孩。男孩会经常和女孩讲很多他的世界里的故事,有好玩的、平淡的、冲突的、感动的、刺激的等等。女孩总是喜欢安静的听着,时不时的表示羡慕和崇拜,想象着男孩那些精彩的世界,憧憬着终于有人可以带自己逃离现在枯燥、乏味的世界里。所以很快他们相爱了。

后来,相处的时间久了,女孩发现男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他的世界似乎也是在游戏、吃饭、逛街、看电影里打转。慢慢地在相处中,女孩会在言语和行为中流露出一些失望,生气的时候会有贬低和抱怨。

渐渐地,男孩开始变得很不安,开始努力的在女孩面前去证明自己的能力,比如游戏里厉害之处、朋友老师家人夸赞的长处等等不断地和女孩相处。而这些所有的内容,听到女孩的耳朵里,都是会心里嘀咕可能是不是这样的,内心的不安感也会被自己无限量的放大。

之后,这种失望感被女孩不断的放大后,女孩开始觉得很想逃离这样互动。她开始变得梳离和冷处理。经常找借口说有事、要和朋友出去玩等,以减少见面的机会;男孩也开始变得不知所措,开始会不满,也开始生气,也会说自己表达和女孩的争吵。而这种互动,加重的女孩的不满不安,会觉得男孩已经没有办法理解自己了,也不尊重自己的。女孩把种种不舒服的情绪迁移到男孩没有给自己的个人空间,感觉自己被深深的挤压了。

女孩的朋友会劝她,这是很正常的,关系到最后都是会归于平淡的。时间长了习惯就好了。

女孩也会选择相信朋友们这样的看法,因为大家都这样,那她就可以或者应该忍受。同时,女孩内心也是非常害怕这是不好、不正常的,如果是一方不好的话,那么关系就只能结束。所以她极力地区压制着自己的不满,甚至故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不满的状态,她很担心自己做的不好,而激怒男孩,让男孩最终选择离开自己。这也是她不能接受了。而这一切在在男孩眼里是冷漠和不通情理。

关系里的女孩,会呈现很明显地矛盾型的依赖关系模式。

当对方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好的时候,意味着他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会出现不安、愤怒,希望能够远离。

但是想到要真正的远离,又会产生深深的恐惧,害怕分离、害怕被抛弃

成人的依恋关系来源于母婴依恋关系:

女孩小时候,常常会被一个人留在家,当她满世界找妈妈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在家里看到妈妈的一个瞬间,有时候在菜园看到妈妈在劳作,很多时候都是我想找怎么也找不到妈妈,我只能干等着妈妈自己出现。当妈妈出现后,妈妈很难发现女孩需要什么。妈妈每次的出现,女孩都会很害怕妈妈不知不觉就离开了,所以即便在一起的时候也是焦虑不安的。

心理学家Ainsworth研究发现,这是一种矛盾型的依恋,矛盾型的婴儿会在主动表示要跟母亲联接和对她表达拒绝之间来回摇摆。和母亲之间并不愉快的重聚,既不能缓矛盾型婴儿的悲痛,也不能终止他们对母亲行踪的时刻担心。这就好像是——即便当母亲在场的时候——这些婴儿也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

Ainsworth依恋理论里,还有其他两种类型的依恋关系:

回避型依恋:

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家或者回来,他们好像都明显地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探索者周围的环境,很容易被人理解为平静。但研究中发现,分离的场景,婴儿的心率和那些看上去很痛苦的安全型同龄人一样都在加快。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会主动拒绝婴儿想要联接的请求,或者孩子悲伤时,会出现退缩行为。

安全型依恋:

婴儿不管在分离时多么难过,与母亲的再次联机额让他们几乎瞬间就得到安慰了,很容易继续去玩耍。

婴儿的这种灵活性和复原力似乎是和母亲互动的产物,这些敏感的目前能够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和发起的交流进行反应。一般而言,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在婴儿哭泣时能很快地抱起他们,并充满柔情和关怀地怀抱他们—但是母亲只在婴儿希望被抱起的时候才这么做。

每一段情感关系的开始,

或者结束,

不管是喜是悲,

都有它自己的艺术,

不管你当时怎样,

对于在关系里的你,

是值得被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