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书笔记:壹 "乌合之众"

来源:花图问答
图片来自百度

      在群体之中,个体的人性就会湮没,独立的思考能力也会丧失,群体的精神会取代个体的精神。庞勒首次阐明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的问题,研究了群体特征和种族特征的不同之处,指出了群众运动的性质,分析了领袖与群众、民主与独裁的关系,书中的许多观点都20世纪的历史里得到了验证。懂得群体心理学,“就像拥有一道强光,照亮了许多历史现象与经济现象。没有它,那些现象就很难看清”。时至今日,《乌合之众》依然具有强烈的当代感。

案例一:

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乐首位外籍CEO古巴人郭思达在纽约宣布,可口可乐更改其行销99年的饮料配方,以新可乐取代老可乐。此举引发了广泛的抗议浪潮。老对手百事可乐在一旁坐收渔利、乐不可支。至6月底,新可乐的销量仍未见起色,可口可乐被迫向市场屈服,宣布恢复老配方的生产。管理层并未全盘放弃新可乐,但这个新配方的产品(后更名为“可乐Ⅱ”)在5年后终因缺少购买而消亡。可口可乐更改配方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商界一百年来最重大的失误之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对公众情感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案例二:

万科董事长王石作为一位资深职业经理人,应对四川大地震,也犯下了类似的错误。他在博客里写道,“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是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以及“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这些个人言论同样引发了公众的抗议浪潮,并严重影响到公司品牌形象、股价和产品(房地产)的销售预期。

      相比较而言,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内部字条 流出”事件(字条批示“希望没有向灾区捐款的员工离职”, 甚至“还骂捐了款仍有怨言的员工是混蛋”。),虽然同样引起争议,但吴海军对公众情感的判读明显比王石更精准 。虽然王石的言论看起来更加理性、立意更长远,吴海军的批示已经触及了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底线,但王石的“卖直”在舆论及公众反应上却输给了吴海军的“血性”。

      依照勒庞《乌合之众》一书对群体心理的分析,“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 ”,“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 , 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引领还是对抗群体感情的狂暴,就成了个人英雄表演成败的关键。

      在群体中,独善其身,明事理的人毕竟在少数,“乌合之众”听不进去所谓的道理,只能依靠引导。但是,如何在群体中保持自己的主见,不被他人所利用,这就显得极为重要,  这本书同时也传递出对性别和名族的偏见,同时也提醒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保持Critical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