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艰难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应该算是一胎时候的产后抑郁了吧,以至于到现在虽然过去四年了,每每想起那段经历,还是想痛痛快快哭一场。
我在怀大宝之前的人生几乎是一帆风顺的现成模板:名校毕业,在国企工作,衣食无忧,25岁前房车都配齐了,老公疼我,公婆也待我不错。大宝是计划怀上的,为了优生优育我还在孕期做了十足的功课,胎教育儿书买了一堆,信心满满要做个一百分妈妈。
我和产后抑郁症之间相爱相杀的那些事儿然而挫折从大宝出生那天才真正开始。大宝的降生很突然,才刚满37周孕程的我在某个夜黑风高的凌晨突然临盆,速度快到产房值夜班的助产士都来不及穿好手术服,大宝的头就出来了。在母体中呆的时间不足以及生产过程太仓促造成的消毒不严格,使得刚出生的大宝就像一个丑陋的小耗子,皮肤又红又皱,只有不足五斤,身上还到处都是一块块的青色胎印。这样急迫而又惊险的生产过程让我措手不及又狼狈不堪,以至于在生完宝宝后的那几天,反复做同一个噩梦:手术台惨白的灯光,我刚刚生完孩子,却没有看到他,我急得大喊,然后终于来了一个医生,却冰冷冷的跟我说,你的孩子太小了,不合格,已经被处理掉了……经常惊醒以后,眼前的就是我嗷嗷待哺的小耗子。
很多新手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生之前觉得生出来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育儿路上的难题就好像游戏关卡里的怪兽,打完这只,下一关又是新的怪兽,一环扣一环。在大宝前三个月里,我先后经历了宫缩疼、大宝黄疸、乳腺炎、大宝感冒、腱鞘炎、大宝肠绞痛、湿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我和大宝轮着病,我病的时候我身体痛苦,大宝病我身体心理一起痛苦......这些病痛和经历,每一个都足够我蜕层皮,每一次说出来都是满眼辛酸泪。
抑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说不清。表面上看我没有任何抑郁的理由:婆婆待我亲如女儿,老公也很体贴我的辛苦,除了晚上我要喂奶,其他时间大宝都是家人轮流带的,半年的带薪产假让我无需担心工作问题。然而,产后抑郁最可怕的是,它会无声无息地找上你,并且在你最脆弱的时候将你摧毁。
在大宝百天以前,我感觉每天都生活的战战兢兢,生怕他又会生什么病。每当我独自面对大宝的时候,看着他瘦弱的小身躯,我总是忍不住想,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那么健壮,为什么我的孩子体质那么弱?是因为我怀孕的时候营养没跟上,还是我没有照顾好他?我真是一个差劲的妈妈。有时候看着他因为不舒服而哭泣的小脸,我会觉得特别特别无助,此时此刻那些育儿书里的知识都无法阻止我的孩子大哭,每每这个心里有两个声音一直在打架,一个声音在说,你是个妈妈,你必须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可以替代你;另一个声音则说,你自己都还只是个需要人照顾和关心的孩子,又怎么照顾得了一个这么弱小的生命。
更要命的是,在育儿这件事上的挫败感,直接影响了我的自我认知,我开始变得敏感而孤独。那段时间我特别在意别人,特别是亲人对我的态度,我无法对他们说出我真实的想法,因为我怕听到他们的质疑,不解。甚至他们无意间说的一句话,都会在我脑袋里被无限放大,我会立马觉得,他们觉得我不行,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养不好自己的孩子,他们不再爱我了,然后那种羞愧,孤独和痛苦的情绪就会把我折磨到发疯,我会对着他们大吼大叫到歇斯底里,好像只有这样我才能把内心深处积累的情绪释放掉,才能不让自己奔溃。我知道自己出问题了,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可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内里的某部分开始一点点坏掉。
我和产后抑郁症之间相爱相杀的那些事儿转机出现在大宝四个多月的某一天。我又一次在歇斯底里地发完脾气后摔门而出。开着车游荡在大街上,我的脑袋一阵阵地抽疼,眼泪像止不住的水龙头,模糊了脸上的眼镜片。那一刻的我真的觉得好无助,感觉突然间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为什么要这么痛苦?为什么不能结束这些痛苦?这时候老公的电话打了过来,一接通对面就是大宝撕心裂肺的哭声。老公抱着大宝,用略带着哭腔的声音说,宝宝,回来好吗?我们一家人好好的,好吗?我们需要你,儿子需要你,回来吧。
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好像有某种情绪被按下了暂停键。我什么都没说,挂掉电话把车靠边停了下来。我掰下遮阳板上的化妆镜,认真地注视着镜子里的我自己,这还是我吗?一个眼睛红肿的,披头散发的邋遢女人。是谁把我变成这样的?是大宝吗?不,他只是需要我,你看,我出来这么一会儿,他都会哭的撕心裂肺。那是我老公吗?不,他很关心我,只是不明白我莫名其妙的情绪究竟该怎么安抚罢了。那是我自己吗?也不是,我只是太想做一个完美的妈妈了。那到底是什么让我变成这样的?我开始反思。
当我不把问题的根源追究在亲人和自己身上的时候,我开始变得客观冷静下来。我开始真正地了解产后抑郁,知道了产后由于身体激素的变化以及突如其来的外部因素变化使得妈妈们陷入焦虑痛苦,情绪起伏大,严重时甚至会丧失自理能力和产生自杀倾向等。
我开始暗自庆幸还好我没有让情绪恣意地蔓延下去,还好我想要自救。在掌握了足够多的一手资料后,我为自己制定了一套非常详细的攻克产后抑郁的方案计划,名为“三步曲”。
第一步,是链接和倾诉。我找了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和自己最亲密的人——老公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我首先跟他诚恳地道歉,对我之前一段时间歇斯底里不计后果地发脾气对它和家人造成的伤害道歉。然后我跟他科普了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和症状,很明确地告诉他,我认为自己有比较明显的产后抑郁症状,虽然还没到很严重的地步,但让它自然发展下去的后果是很可怕的。令我比较吃惊的是我老公对此并没有表现出质疑或者说我矫情,而是表现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让我很欣慰,也很感激,那种感觉就是,我不在孤单了,原来我坦诚以待,是有人可以理解我支持我的,折让我坚定了我可以战胜产后抑郁的信心。
第二步,是成长和沟通。我购买了一套关于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的心理疗愈微课。在这为期12节的课程里,我开始了解原生家庭的创伤对一个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对自己内在小孩疗愈来弥补这些创伤。我也通过课程了解了共生关系、依恋关系和客体关系等亲子养育过程中需要经历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我通过微课的交流群,结识了很多有同样问题的宝妈,大家每天在群里交流育儿知识,聊家庭聊心情,在交流和沟通中我收获最大的不是育儿知识,而是我知道了原来遇到这种情况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白白胖胖身体强壮,体质弱易生病不是孩子的错,更不是妈妈的错,作为一个妈妈,不应该把精力花费在质疑上,而是应该建立更强大的内心,这样才能做孩子最好的后盾。其中有一个妈妈的话,给我的感触很深,她说育儿是一场修行,很多育儿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字,忍。除了必要的介入(如生病吃药等),剩下的就是忍,放宽心,给自己和孩子信心,疾病的痊愈和身体的发育,心智的成熟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焦虑和质疑都是凭空在给自己加戏,结果只是加重了负担而已。
我和产后抑郁症之间相爱相杀的那些事儿第三步,是转移中心关爱自己。是把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充实自己。我不再整日担心大宝有没有长肉,会不会发育不良什么的,在大宝生病的时候,也不再焦虑和自责。我开始关注起自己产后还臃肿的身体,迅速地给自己报了个健身班,每天早上把大宝托付给婆婆之后就去健身房锻炼出汗。我又开始化妆打扮,时不时约闺蜜出去小聚聊天。我也开始重拾对老公的关心,不再整天只围着孩子转。每晚睡前我都会和老公聊天,交流这一天的经历想法,偶尔也会放下娃去看个电影吃个大餐什么的。
在这“三步曲”以后,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了起来,我的身材又恢复了苗条纤细,面容红润有致,也开始变得开朗爱笑了,和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我的大宝还是体质弱,但我不再焦虑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给他时间慢慢调理。
如今我的大宝已经四岁半了,生的白白嫩嫩,再也不是刚出生时候那个又红又丑的小耗子了,身体也比起小时候好了很多,爱笑爱看书爱弹钢琴,很鬼马精灵的小伙子。我的二宝五个月,是个爱笑的可爱宝宝。二宝比哥哥的体质好,也不像哥哥那么爱哭,但我并不因此庆幸,因为每个宝宝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礼物没有好坏优劣之分,那是注定的缘分。作为妈妈要需要做的,首先是要完全的接纳他们,接纳他们的全部;其次是爱自己,做更强大的自己,这样才能给他们提供更坚强的后盾。感谢上天赐予我的礼物,让我有幸被另一个生命需要,成为他的母亲,这个身份让我自豪,也让我成长。
我和产后抑郁症之间相爱相杀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