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来源:花图问答

摘自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1.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我们对故事的欲望反映了人类对捕捉生活模式的深层需求,这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实践,而是一种非常个人化和情感化的体验。用剧作家让·阿努伊的话说:“小说赋予人生以形式。”

故事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载体,承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尽最大努力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

故事衰竭的最终原因是深层的。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什么东西值得人们去为它而生、为它而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正义和真理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我们无从假定观众的期待,我们必须深入的挖掘生活,找出新的见解、新版本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创造出一个故事载体,向一个越来越不可知的世界表达我们的解读。

作家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劳动都用在了故事设计上。这些人物是谁?他们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他们将会采用怎么样的方式去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什么将阻止他们?其后果是什么?找到这些重大问题的答案并将其构建成故事,便是我们压倒一切的创作任务。

设计故事能够测试作家的成熟度和洞察力,测试他对社会、自然和人心的洞识。故事要求有生动的想象力和强有力的分析思维。所有的故事,无论真诚还是虚假,明智还是愚蠢,都会忠实地反映出作者本人,暴露其人性……或人性的缺乏。

一个作家一天的工作节奏:

首先进入想象中的世界。当你写作时,你的人物会自然地说话、动作。下一步你该干什么?走出你的幻想,把自己所写的东西读一遍。在对的过程中,你应该做什么?分析。“这样好不好?观众会不会喜欢?为什么不喜欢?是否应该把它删掉?补充?重新整理”。你一边写,一边读;创作,批评;冲动,逻辑;右脑,左脑;重新想象,重新改写。

你改写的质量,取决于你对写作手艺的掌握。艺术家从来不被一时冲动的奇思异想支配,而总是孜孜不倦地苦练手艺以达到直觉和思想的和谐。

2.文学天才与故事天才

文学天才:创造性地将日常语言转化成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更高形式,生动地捕捉世界并捕捉人性的声音。

故事天才:创造性地将生活本身转化为更有力度、更加明确、更富意味的体验。它搜寻出我们日常时光的内在特质,将其重新构建成一个比生活更加丰富的故事。

如果说,文学天才的材料是话语,那么故事天才的材料则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