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在家,平日里也不怎么闲逛,经常宅在家里。本也不是无趣无聊的人,就是遇到了点烦心事,一直闷在心头久而久之地习惯安静和压抑,让自己都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
学生时代里最好的就是有寒暑假了,当然现在的我才这样认为。因为马上大四了啊,要实习找工作,要离开简单美好的校园步入复杂残酷的社会了,想要独立却面临承担生存生活的压力,总之,就是心里很不情愿离开校园。对啊,从幼儿园到现在,都念了17年的书,在学校里待了这么长时间,很多东西都很舍不得。记得我们专业篮球队今年5月最后一场比赛时,和工造前两场打下来一胜一负,三局两胜,最后一场大家都认为,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干,就是拼,打了三年了,不就为一个冠军吗?到场上热身时,我和队友鑫哥聊,自己其实打这场球心里有些五味杂陈,当然想赢。前两年第三名确实自己很不甘,为了这个冠军球队都付出了很多。但是,赢了也就结束了。鑫哥说,肯定不舍,球队最后一次的正式比赛,三年多么快就过去了,明年这时侯就得各奔东西了。总会感觉青春有遗憾,但是赢下这场比赛遗憾会少些。
小组赛我们球队顺风顺水的拿到B组第一,半决赛也没什么变数,到了决赛遇到了困难,但我们咬牙拼了下来,让一追二,笑到了最后。
上学读书,开心的是开学季。家里待久了就想念在学校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学习的日子了。现在自己也再一次站到了毕业的时节,感受到的是不舍和伤感,青春都是这样,或者说人都是这样,拥有的时候都不大懂得珍惜,等失去时才追悔莫及,但不历经这样的心酸估计也没法从懵懵懂懂到渐渐成熟。所以,看到自己此前没有好好珍惜金色华年,免不了心痛。
班上一同学一次和我说起,女朋友一次周末叫他出去一夜散步,去看第二天的日出。听到我心里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感概自个儿也像是一个戴着手铐脚镣的囚犯,不过囚禁的却是自己内心和大脑。最应该肆无忌惮,挑战尝试的时节,自己过得是多么憋屈和抑郁,多么闷闷不乐,多么可怜。
因为自己尝试太少,害怕太多,顾虑太多。考虑外界的影响,别人的眼光太多,不清楚自己该去哪该干嘛,所以我上了大学实际上却是被大学上了。才更深地感触到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最让自己触动地是什么了,觉得专业不想学,好多是自己不想干。但,我想干什么呢?
这就是个问题了。我自己现在常想,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思维局限和外界环境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下要改变,挣脱束缚,却是很难,而且往往都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不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想要成长,都要历经波折磨难来让自己由脆弱变坚强。有时候这个过程太过漫长,足矣让人失去希望而放弃。才理解为什么成功的道理即便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坚持和自律勤奋这三个词就足矣把绝大多数人拦在实现梦想的大门之外。
自己上大学,收获也就是认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缺陷,不足,也知道自己不想干什么,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在认知改变上虽然是一小步,但却是自己人生成长的一大步。
尽管自己成绩不好,挂过科,没拿过什么奖学金。但自己也尝试并做好了一些事,当然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也希望自己可以更努力,更优秀。
去年,16电科的新生入学,当时我们班长因为实验室的事情太多,自己当班长两年来也多多少少有些憋屈事,和辅导员说了辞去班长,一心泡实验室,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以后就业做打算。我们团支书因为和我暑假一起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对我有些了解,辅导员推荐了我。
刚好,我们学院的辅导员老师一向吃紧,一个督导员带两三个专业司空见惯。学院把16电科分给我们辅导员,然后我也就跟着辅导员去做了16电科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