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上周考研结束,学校图书馆里的LED大屏幕上发了通知:新一轮考研自习室座开始报名。今天偶然路过办公室,发现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看来刚熄灯不久的考研自习室又要准备下一轮的灯火通明。
前几天在准备新闻采写课期末作业,我选的主题就是考研,借机采访了几个考完研的学长学姐,听他们说了很多与考研有关或者无关的事情,然后打算写这篇文章。
我不是想给大家打一剂勇往直前的鸡血,只是人在大三,前途未明,周围的人提到“考研”呈现出来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或许是因为舍不得校园生活,或许是因为爸妈或自己认定了“学历高能找到好工作”,或许是真的对知识,对专业有探寻的热情,或许是为自己的工作寻找一块好的跳板。
选择与否,都是小事,自己选择就好。
❤
我大一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大三的学姐,她是某个社团的社长,也不知道是怎么就认识了,还加了微信。基本没怎么聊过天,也就是简单地打打招呼,印象中这个学姐并不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女孩子,气质简单干净,干净到在人群里你可能认不出来。
我是今年九月看她发了一条上海交大开学典礼的朋友圈才知道她考了研,她现在在上海交大学的文化创意产业媒体设计之类的方向,照片里笑得像个大一新生般灿烂。但是比新生多了很多笃定和自信。
我问她考研难吗,她说还好,现在也没觉得那么难。当时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虽然备考的时候真的很辛苦,考完了回想起来,那段时间,会让人会变得自信和有魅力。
我以前很羡慕她读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后来我发现我喜欢她的那些特质不是学校带给她的,而是她在争取的过程中自己为自己带来的。
考研,工作或者其他,其实选哪个,都是一个自我把控的过程。渐渐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工作、考研或者其他:这些都是小事,自己决定就好❤
今年秋天在武汉的楚河汉街第和读者线下交流,与乔八月有过一面之缘。
那天下午我们碰面,彼此之间像个老朋友,坐在星巴克二楼的某个角落聊了快两个小时,她喝了两杯美式咖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姑娘把自己的心事说给我这个陌生的熟人听。
我问她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记得她说自己想要学摄影学设计,想去日本,想继续画油画,但是家里可能会让她继续考研,因为考研学历高,能找到好工作。
她和我说了很多很多可能没和别人说过的隐秘梦想,眼睛里有光。
这个干净斯文的短发女孩子,腼腆又是那样真诚,有两个字被她反复提到:缘分。
她觉得我们这样匆匆遇见实在不易,缘分真是太不可思议。
人与人之间如此,人与事物也是这样,我们难得与喜欢的事情有了缘分,何不珍惜?
人要是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明明白白,眼里都放不下其他备选项,都是浪费。生命中的很多大事其实都是小事情。你觉得纠结觉得不知所措是因为你没有想好自己要什么。
❤
一个刚刚考完研的学姐告诉我说,有句考研名句鸡汤叫做:“考研就是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大学四年的散漫已经很难每天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读书,这种知识的归纳又和碎片化积累不一样,需要自成体系消化吸收。备考的这几个月是她在大学四年感觉最充实的日子。
朋友西瓜已经下定决心考外国文学研究生,我们平时玩得蛮好,常常一起吃出去吃饭逛街。和很多立誓明志早出晚归焦虑担忧的人不同,她每天读外国文学作品自得其乐,不紧不慢。西瓜说考研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首先是因为喜欢文学,想要借此渐渐了解一样东西,想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了解它究竟是什么,意味着什么,通过它可以去向何方。
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找到更多能和自己同行的人。想通过考研认识更多自己感兴趣领域的大神或者有趣有才华的人,弥补自己在大学时期学习上的不足,想去大城市通过尝试更多的机会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她的回答让我觉得很真诚,就像是一个恋爱的人。爱悦于倾慕对象的一切,有那种刨根问底的探索之心。
工作、考研或者其他:这些都是小事,自己决定就好❤
关于考研,有一个很简单的比喻。
你在三月的时候看中了一件很美但是很贵的裙子,摸口袋里的钱只够标价十分之一。试穿着它的你真的很漂亮,但它暂时还不属于你,你渴望买下它,于是开始给自己定下目标。赚够标价上的数字。
店员告诉你裙子六月份就会下架,你明白自己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可能在五月的最后几天,你打工赚来的钱存够了,剩下的十分之九被补齐,你满心欢喜地把裙子买下来,穿上,觉得自己好棒好美,快乐到忘记了自己曾近拼死拼活狼狈赚钱的日子。
也可能在你赚到钱的时候,衣服已经下架了。你没有穿到它,很失望,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的。但你走出商店时忽然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发现里面有了比原来多很多的钱。虽然裙子不再有,这些钱却够买另外一条裙子,那条裙子并不比之前那条差。
穿上新裙子,你觉得自己好美。
但是你的美不光是来自于衣服本身,而是你本来没资格穿它,现在有资格了。
❤
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东西。不是一个数额,一纸证书,它们都只是方式,是手段。
其实无论是工作,考研还是其他,都是我们去选择它,而不是让它决定我们的未来如何。
考研与否,考得上与否,都不过是一个逐步了解自己的过程,让我们开始学会选择和承担,变得自信而饱满,变得更专注,更丰富。
不要让一场考试变成了一个非黑即白的判定,你活在里面很廉价也很累。
最近在看吴晓波老师的散文集,其中有一篇叫做《理想和自由》:
在我们这个国家,最昂贵的物品是自由与理想。它们都是具体的,都是不可以被出卖的,而自由与理想,也不可以被互相出卖。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是一个晴冷的早晨,我在图书馆的走廊一边吃快凉掉的三明治一边看书。抬头的时候阳光正好,我觉得自己被这样明亮的光穿透。浑身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力气和梦想。
这个社会上的某些行业或者公司可能会因为你的学历不够而拒绝你。
但这个时代不会拒绝一个朝气蓬勃的,敢想敢做的青年人,和他永不止息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