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习字记

来源:花图问答

文|壹尾

同桌玟不知何时迷上了左手写字,还说风就是雨地买了一本田字格本子上一笔一划地练起来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离她最近的人,我自是身体力行,大力支持,陪她一起练了起来。

于是,我的草稿纸上除了一个个数学题的计算与分析,还出现了一系列颤抖的字:像喝醉了的老汉,东倒西歪;像寒风中的树苗,瑟瑟发抖。我普通刚学写字的稚子,每一笔都写的沉重而艰难。

在我的印象中,幼时学字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一张很大的纸(至少在当时看起来),左上角留下爸妈写的一个范本,我便要无止境地跟着写,不写完一张不许出去玩。每次写那么一页下来,手臂酸痛自是不在话下,常年累月,中指上自然也有了一层茧。

可恨的是幼时笔更加不听我的指挥,明明想着写一横,写出来却不知颤抖几次,波折几次,七上八下,东倒西歪。父母的字在一堆东拼西凑的笔划之间,显得尤为鹤立鸡群,仿佛在嘲笑着我的无能。

同桌玟打断了我的回忆,递过她的练字本子,我一看,上写:“你好,我是XXX”。看着那一堆拼凑的笔划,我也玩心大起,当即回复:“你好,我是XXX”!

一开始,我是一笔一划原封不动地把她写的内容抄一遍,不厌其烦。逐渐的,我们的内容有了发展:

她写:我在嚼文嚼字

我写:我在看咬文嚼字

她写:我刚从语文课中逃脱

我写:我马上要上物理课

我不禁想起《三体》当中罗辑用他天才般的文学天赋来创造一个他心中最美的女孩,一段时间后那个女孩不受控制“活了过来”的时候。我们如今的练字对话也仿佛从加了一个“看”字,活了过来,活成了……对话。

就这样,两个超龄小学生,一本正经地用稚嫩的笔触,谈天说地,内容越发丰富,速度也越写越快。

“你说,我们后来会不会左手写字笔右手写的更好?”

相视一笑,我们结束了这次对话。

习字记

这是修改了的高中写的一篇随笔,原文更长,也更粗糙。

以及,当时写的一系列左手字的对话,早已随着高中的结束,伴随着草稿本上一起不在了。甚至如果不是最近翻开随笔本,我都不记得我还有过一段决定练左手写字的经历。甚至还忘了这个同桌到底是哪一个同桌了(我的随笔本上只有同桌这个称呼,从来不会出现真正的人名),不过读完就想起来了,然后觉得,能认识她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