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比马拉松更为残酷的是,写作永远看不到终点

来源:花图问答

“耐住一场痛苦就是打胜一场战斗。”

            ——高尔基《在人间》

马拉松是一项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源于纪念一个历史事件。公元前490年9月12日雅典人在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雅典军队为了早些让家乡人得知战争胜利的消息,于是特派一名跑得最快的名叫裴里庇第斯的士兵从马拉松海边一口气跑回了雅典,当他到达雅典时,气喘吁吁,激动地喊道“欢...... 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言毕就倒在地上死了。

裴里庇第斯之所以能撑完全程,直到到达雅典宣布完消息后才倒下,是因为他心里明白,雅典就是他的目的地,那一句“我们胜利了”就是支撑着自己跑下去的力量,在没能说出这句话之前,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倒下。

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对于每一名马拉松长跑选手来说同样如此。42公里的路程已经不仅仅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对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个人信念及毅力的巨大挑战。

马拉松的魅力在于,你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挑战自我的意志。即使是落到了最后一名,仍旧不放弃,脚步不停,因为他们知道终点就在那里,就在那一条红线之后,只要越过了终点,无论成绩好坏,自己就是一名胜利者,当之无愧。

写作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漫长,痛苦,煎熬,耗费身心精力,而比马拉松更为残酷的是,写作永远看不到终点,没有人在耳边告诉我们说“再写一年,再写五十万字,你就胜利了”,我们不停地写啊写,也许还要再写上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仍旧看不到曙光,这遥遥无期的无尽头的长跑,真的很容易让人身心疲惫,失去信心和坚持的动力。

就如同是被置于黑暗的森林里徒步前行,伸手不见五指,抬起脚的瞬间总担心下一步会陷入深坑,在我们哆哆嗦嗦、战战兢兢地走了一夜之后,抬起头时猛然发现,天空依旧是黑魆魆的一片,看不到光明,黎明究竟何时才会到来。

比马拉松更为残酷的是,写作永远看不到终点

还有什么比看不到希望的坚持更让人心慌?

这几个月的创作经历让我切身体会到写作这一条道路有多漫长与坎坷,投入极大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成效。为了写不出东西而心烦,看到他人好的作品而对自己产生失望,坐在电脑前腰酸背痛心力交瘁,这趟看不到终点的路程我们走得好累好累,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仍旧在走?纵使是在黑暗中探索匍匐,我们为什么还在心甘情愿地坚持,究竟为了什么?

裴里庇第斯士兵是为了将胜利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雅典的百姓,马拉松长跑选手是为了把自己的身体越过那条红线,完成对自我的挑战。我们每一个写作的人,披荆斩棘,冒雨前行,也只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我们终于能够满心欢喜,来到了未来的自己面前,气喘吁吁地用尽全身力气对自己说一声:

喂,你胜利了。


落于人后不代表失败,停下跑步的姿势才会让我们败下阵来。

这条路走起来很苦很累也很疲惫,看不到终点,摸不到希望。写到现在,我开始慢慢佩服起自己来了,因为我欣喜地看到自己还属于这长跑大军的一员,仍在踏着泥水艰难前行。身旁还有无数个眼神坚定、立志不达终点誓不回头的真的猛士。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你也不是。

时间会把懒惰者以及无信念的选手淘汰掉,比马拉松更漫长岁月中,在这条孤独的跑道上希望还能遇见你的身影,以及你胜利的微笑。

“终于天快亮了,黎明熄灭了所有的星星。”     ——高尔基《在人间》

马拉松运动员终会跨过终点,无尽的远方终会看到尽头。

黎明即将来临。

Best  Wishes

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