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保险的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

来源:花图问答
图片来自网络

有去了解保险的人就知道,保单受益人有指定受益人跟法定受益人之说,那这两者的区别大家是否都清楚呢?今天来举例科普下。

当我们决定购买一份保险的时候,会涉及几个重要角色: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

投保人:即为购买这份购买出钱的人。

被保人:这份保险保护的人,即被保险人。

受益人:一般指身故受益人,即赔偿金受益人。

平时在网络上自己投保的时候,默认都是法定受益人。 比如意外险卡单这类消费型产品。其特点是投保非常便捷,产品简单,保费便宜,消费型。 这类产品受益人往往不能做更改只能是法定,而通过代理人录入系统则有指定受益人。  受益人是直系亲属,如配偶,子女,父母。

指定受益人与法定受益人的区别:

指定受益人:由被保人或投保人指定的有权获得理赔金的人,指定受益人没有人数的限制,投保人或者被保人可以制定一个人或者同时指定几个人为受益人,人数多于一人时,可以选择相对应受益金比例,如受益人为父母,则一人比例50%。

受益金分配意向:指定受益人非常之任性,这是受益人的固有资产,可以做到想给谁就给谁,比如A有三个孩子,他想把100万受益金留给老二,则只需在投保时受益人指定为老二即可。当发生理赔时,老二向保险公司证明其与投保人的关系,并出示证件表明自己是受益人即可领取全部赔偿金。此赔偿金没老大跟老三的份。

法定受益人: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人没有指定受益人,则默认为法定受益人,那么保险金就只能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

受益金分配意向:举个栗子,比如A理赔金100万,没有指定受益人,配偶在世,A有3个儿子。则赔偿金按照继承法,其配偶,3个儿子4人共同分配100万。

法定受益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父母、配偶、子女。这代表在没有指定受益人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来分这笔钱,由法院判定该给谁多少就给谁多少。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

对于一些高净值人群,他们会把人寿保险当做一种财富传承的手段,因为保险赔款免纳个人所得税。因为明确指定受益人,保险金不做为遗产分配,可规避遗产税呀。

最重要的对于企业主而言,可以用保险为企业与家庭之间建立一个防火墙。

《合同法》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解释《一》第十二条: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抚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体恤金,安置费,人身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

因此,人寿保险是不受债权债务干扰的金融工具,能够在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之间建立起一个道防火墙,善于利用保险,规划美好人生。

有什么不同见解或者疑问,欢迎伙伴在评论区,或私信发给我,我会及时回复。 很高兴能够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