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年年相亲年年光棍的表弟,春节1天跑3场相亲会……

来源:花图问答

无论身在何方,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而不知从何时起春节回家相亲也成了中国农村一道亮丽的节日风景。农村子女大多常年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所以父母总是趁着春节假期,争分夺秒的拖着孩子赶场相亲。

因为弟弟年前结婚,于是今年我请假提前回安徽老家过年。弟弟婚礼上安排了七姨家的表弟当伴郎。他刚好跟弟弟同岁,也近而立之年,还没有女朋友,父母都愁坏了。只要他过年一回家立马安排相亲。

春节1天跑3场相亲会,势必相得美人归

表弟毕业在外工作已经四五年之久,但始终没有谈到一个女朋友。虽然个头不太高(一米七左右吧),但长相也还可以咋就没有女孩子看上呢?或许是因为自命不凡,眼光高,他看上的姑娘却没看上他,看上他的姑娘他不想要吧。这可愁坏了他父母,每年春节回家都给他安排相亲。表弟自己也没意见,还很乐意参与,相亲完与人家姑娘互留联系方式便开始交往,但是交着交着就散伙了……眼看着一年一年的时间过去,表弟也老大不小了,尤其是今年看到跟他同龄的弟弟结婚,七姨和七姨父更是着急上火。于是在春节期间一天给他安排了3场相亲大会。

表弟的死穴在于每次相亲都能成功,但与女孩谈一段时间就谈崩了,然后继续相亲模式走起。所以父母非常恼火,怪他怎么连个女孩子都哄不好。这次相亲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同时为了保证成功率一天连续进行3场,还特意到我们家借了车。他们的想法是:“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结果三个都相中了,双方家长也没啥意见。不过这下七姨和七姨父犯难了,三个又不可能都要,总得选一个啊。于是到我们家找我爸妈合计合计,为了表弟相亲的事,七姨和七姨父把我们家门槛都跑塌了。爸妈建议他们试探看哪家父母同意表弟春节登门拜年的,全家人带上礼品到女方家,双方家长再认真谈一次基本上把这门亲事定下来就算啦,免得夜长梦多。七姨说:“对,就这么干。我不能再给他们相处的时间,免得又搞砸了。小年青谈个恋爱,因为鸡毛蒜皮小事都能闹分手,这舌头和牙齿总有斗头的时候,只要结了婚再吵也不怕了。”

表弟自己也打趣的说:“我年龄也大了,不能再拖了,现在要求也低了。”经过再三考虑他们敲定了一家作为终极目标,其他的都推掉了。七姨和七姨父眼巴巴的望着这次能一击即中,然而姑娘最终还是没有答应立即订婚,表示要相处一段时间再说。两位老人也只能期望在今年五一能把这门亲事给定下来。在此也只能祝表弟好运了。

相亲征途漫漫,儿子娶个媳妇“啃”死老子

都说回家会遭遇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催”,催婚的、催生的,还有催二胎的……我倒很幸运,没人催什么,因为我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自己头都大,各家有本难念的经,哪里还顾得上别人家的闲事。

就说我舅舅家的小表弟吧,也到了适婚的年龄。前面也相过好几个了,其中谈成了2个,都已经订婚了。酒宴摆了,亲朋好友也来祝福过了。结果两人谈着谈着还是没谈到一块去。小表弟说:“第一个女孩子,性格不合,就算结婚也过不好;第二个女孩子有忧郁症,很恐怖啊。”于是两个正式订婚的最终都没成,家里还花了很多冤枉钱,酒席+彩礼不花个十几万撑不起场面啊。舅舅和舅妈气死了,现在懒得管他了,随他在外面瞎混。表弟今年过年回家一开口就要5万块钱,说自己谈了个女朋友,哄女孩子要花钱啊。还跟父母提前打招呼说老家县城的房子不要了,卖掉到南京买房去。这是要搓掉父母一层老皮吗?

现在农村结一次婚的成本可能要花掉老父母一辈子的积蓄,甚至还远远不够。还好舅舅家里只这么一个儿子随他折腾了,要是有2个以上的儿子真有可能因为结不起婚而要一辈子打光棍。

而七姨和七姨父之所以那么着急是因为他们家有2个儿子,到现在一个都还没娶上媳妇能不上火吗?依照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来看,儿子多就代表家族人丁兴旺是件非常光宗耀祖事。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儿子生的越多家庭负担越重,娶不上媳妇还谈何传宗接代呢!七姨家现在大儿子媳妇还没搞定,小儿子也到了成婚的年龄了。父母一把年纪,家里的土地不种了跑到外面打工,做的都是苦活、累活、脏活,赚的都是血汗钱。小的高中没毕业,没学历,没技术,性格腼腆连出去打工都是妈妈带着一起,典型妈宝一个。如果不依靠父母这媳妇肯定又是很难娶上啊。七姨和七姨父计划在市区给大儿子付首付按揭一套房子作为婚房;乡镇上的房子留给小儿子,另外再给他十几万块钱买车。这只是结婚的必需品房子的花销,还有那可怕的彩礼呢?真不知道这弟兄俩都结完婚是要把老父老母榨成什么样。

邻居阿姨家也是两个儿子,大儿子上完大学读完研究生买了房结了婚,几乎倾家荡产了,初中毕业的小儿子就让他入赘到别人家了。记得小时候农村老家还有一个邻居,他们家连续生了8个儿子,而且都没读过书。老大没娶上媳妇光棍;老二娶了个神经有点问题的媳妇,后来老二得了癌症去世,老大就把老二的老婆收为己用,但是过不好总是干架,把老婆干跑了又继续当光棍了;老三娶了个很丑的媳妇;老四养不起送人了;老五、老六入赘给别人当上门女婿了;老七在外面打工找了个离婚带个孩子的女人;老八在外面打工也找了个中年妇女当媳妇……哥几个心里都怨恨父母无能没帮自己娶上媳妇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家的儿子娶妻生子而自己打光棍。

不要鄙视相亲,不相亲,你连个对象都处不上

说到现在相亲,我知道现代小青年可能有些不屑,但是在农村老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是近几年时兴而是祖上一直延续下来繁衍后代的方式。可如今为什么这亲越相越失败呢?农村小伙适婚而未能成家的光棍越来越多呢?

我想主要原因可能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结婚成本太高。而其中房子和彩礼是两大头。中国一浪高过一浪的房价不只是压垮一线城市的白领,就连农村老家的小伙子们娶媳妇都成问题了。就拿我们十八线小城市来说,在市区买个房,也要个1-2万/米,买个80平米的房子就要100多万。至于彩礼嘛,更是没有最多只有更多,一般8-10万起步价,上不封顶。10年前我表妹出嫁,表叔要求男方给的彩礼钱就达到20万了,现在独生子女居多的家庭,出嫁彩礼要价真是不敢想象。

其次,姑娘越来越难找。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大城市一般还有大把的所谓“大龄剩女”。在农村,一般小伙子娶媳妇首选当地方圆百里的女孩子,只有实在找不到媳妇的才会想办法从外地找。(这里不包括自由恋爱的,如在外地打工带回家的媳妇)这些年农村的女孩子相对于男孩子真的是比较少的。僧多粥少也难怪农村小伙光棍的多了。我想这跟前几年风声正紧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无干系,国家为了控制人口过度增长而强迫80、90后这一代人都变成独生子女。那些年老家墙壁上的宣传标语都是:“一家只生一个孩子好”、“计划生育政策利国利民”、“优生优育”、“要想富上生孩子多栽树”之类的。想法是好的,结果却是残忍的,尤其是在农村生个男娃延续香火的使命根深蒂固。城市的职工为了保住饭碗或许也就默默认了,但是农村的家庭为了完成使命,拼命对抗国家的政策,哪怕房子被烧了,电视被砸了,牛被牵走了,钱罚了又罚甚至躲到深山老林也要生一个儿子才甘心。后来技术发展就有很多家庭在怀孕时做性别鉴定,男孩就生下,女孩就流产。导致现在中国农村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最后,农村子女教育程度偏低。农村家庭孩子多,家庭贫困,再加上父母多是文盲所以根本没有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意识和经济条件。父母不愿意花钱让孩子读书,很多女孩子都像父母一样目不识丁,男孩子也大多读个小学、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然后就外出打工了。在我们村跟我同龄的女孩子没有上过大学的,我上大学主要还是因为我爸爸读过书,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坚信对于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只有读书接受教育才是唯一出路。而当我的小学、初中毕业的小伙伴在外打工挣钱的时候,我没上过一天学的老妈就很是羡慕,说:“人家的孩子都在外面挣钱呢,我们真是傻啊还拼命挣钱供孩子读书。”等到我们毕业挣钱往家里寄时,她终于明白老爸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明智。我们谈恋爱、结婚也没让家里抄过心。别人家的儿子结婚都把父母的皮掀掉几层,而自己开公司的老弟结婚一毛钱没要家里出,去年还给老爸买了车。我想那一刻爸妈做梦都会笑吧,儿子太有出息了而他们现在挂在嘴边的话就是:“钱啥时都能挣,孩子的教育是绝对不能耽误的。”

其实不是中国父母喜欢包办婚姻,而是现实这般迫不得已。一个初中毕业在外打工的儿子,而立之年无房无车无存款,没有学历,没有特殊才能和技艺,倘若再没有长相和家世怎能讨得现在年轻女孩的欢心?儿子如果不依靠父母包办婚姻或许连个媳妇都很难讨到。儿子即便不想啃老,父母也愿意让他啃,哪怕挫断肋骨,拼上老命也要给儿子娶上媳妇,抱上孙子,再帮忙养孙子。就算苦死,累死,又有什么关系?值啊!这就是中国父母对子女掏心掏肺的爱!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如今国家也放开二胎政策,希望中国广大农村新一代年轻父母革新观念真的可以做到优生优育,不再为子女婚姻大事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