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奢侈品牌的小伙伴们一定知道YSL,享誉全球的法国知名品牌。
它之所以被喜爱、被推崇,除了可以满足女性朋友对各种口红色号的憧憬,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品牌效应。
从服装业起家的YSL拥有广泛知名度后逐渐扩充队伍,延伸至香水、化妆品、包包等领域。
近几年,YSL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走俏,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但随之而来的“傍名牌”现象丛生,让我们深知品牌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被他人觊觎。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内,做好商标布局是对品牌最好的保护方式。
1
YSL的中文商标到底叫什么?
我们习惯性的把YSL的中文名称叫做“圣罗兰”。在长沙开福万达广场,有一家与YSL商标名相似度极高的商铺,也叫“SHENG LUOLAN”,只不过以拼音形式出现。而店内所售商品与法国奢侈品牌YSL皮具相似度较高,其英文简写商标“VSL”也与YSL仅一个字母之差。
这个开在万达一楼黄金位置的VSL店铺免不了给人一种错觉,面对消费者的询问,店内导购以一句“我们是圣罗兰的轻奢系列,同品牌不同系列的”作出解释,傍名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显而易见。
事实上,虽说VSL抱大腿的行为让人生厌,但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讲,VSL并没有侵犯YSL的商标权。VSL是合法经营的独立品牌,并且拥有“VSL”图案商标以及“圣罗兰”中文商标,手续齐全。而YSL官方宣称的中文品牌名则为“伊夫圣罗兰”。所以VSL并不存在触犯知识产权法相关法律规定,也无需承担商标侵权的责任,而大众对于YSL就是“圣罗兰”的一厢情愿也是不成立的。
对于YSL来说,在中国的发展路上可谓多了一只拦路虎,两者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所以,无论是国外品牌或者国内品牌,对自身商标、品牌等一系列知识产权均应引起重视,这既是对自身产品和企业负责,也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一种表现。
2
“傍名牌”乱象频生
“傍名牌”现象从来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事,品牌做大做强的同时都有可能遭遇他人侵权的风险,这种乱象可以说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茅台王子酒”被商家当成“茅台镇王子酒”售卖,市场上的“脉动”与“脉劫”、“康师傅”与“康帅博”、“特仑苏”与“特仓苏”混淆不清,甚至各种“老人头”、“皮尔卡丹”、“华伦天奴”、“鳄鱼”等品牌在市场上争相亮相,商家用这些品牌打“擦边球”,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购买。
这种投机取巧、浑水摸鱼行为的背后不但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直接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越是知名品牌越应该全方位的预防商标侵权,定期进行商标监测、分析,查漏补缺。
3
“李逵”遇“李鬼”,该怎么办?
近年来,商标侵权案数量不断攀升,一些不知名的企业伺机“傍名牌”,穿上知名商标的“外衣”,欺骗消费者的眼睛,也让正主商家陷入被动的位置。那么当“李逵”遭遇“李鬼”,消费者和企业该怎么办?
首先,消费者要时刻警惕商品商标,擦亮眼睛,谨防误认错认,并在正规渠道购买商品。遭遇“李鬼”时,进行举报和曝光,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对于企业来说,前提保障至关重要,在商品进入市场之前一定要做好商标布局,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对商标进行检索分析。其次,企业要具有前瞻性,对商标进行有效管理。为防止他人在其他领域、其他国家进行商标抢注,充分利用和使用商标,做到有备无患。还可以注册近似商标,全方位的对自身商标进行保护。最后,要毫不犹豫的拿起法律武器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