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脸皮巨薄、不会拒绝的人,还能不能愉快地生活了?

来源:花图问答
Queen主义

最近,我的女同事约我逛街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因为我是她那软不隆冬耳根的钢化玻璃。

引用她对我的评价就是“天哪,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理性的消费者。”

她说自己在理发店经不住洗发小哥的真诚推荐,立马授权小哥拿出新到的洗发精;在街道边经不住美容小妹的拉拉扯扯,立马进店躺下让小妹给做了一次面护;在商场里经不住服装店员的冲天马屁,立马爽快选了几件衣服催促店员开单;在专柜旁经不住漂亮BA的热情介绍,立马买齐了整个系列的产品还加了BA微信。

我的这位女同事,堪称年度店家最受欢迎的女顾客。

她自己也知道,只停留在头上半分钟不到的洗发精,不可能改变她的发质;有次进美容店护理,不买产品就不洗面膜;在店员恭维中买回的衣服护肤品,多半在捶胸顿足中断舍离。

她说与我一起逛街能大幅提升上街幸福指数,尤其是买衣服的场合。我俩碰头后就问她想买什么款式,然后有的放矢地寻觅,路上我不断给她灌输“要买的衣服,必须是穿上去就像长在你身上的才能买”。

任凭店员各种胡夸海赞,我大多时候都在拆台,“照着她家斜放的镜子会比较拉长显瘦,但从我这个角度看去手臂这块太放大了”,“店里这个光打得偏亮,我觉得这颜色在室外不衬你的肤色”,估计店员心中对我翻白眼翻到脑缺氧。

我发现她的耳根真不是一般的软,自我的需求模糊于商家的营销策略,自我的理智止步于导购的动听说辞,自我的实情迷失于别人夸奖赞美。忘乎所以,不忍拒绝,导致钱比黄花瘦,心比马路塞,成为耳根子软的纳税大户。

有时候,心太软可能出于善良,但耳根软往往因为没主见、欠胆量、无主张。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耳根硬就好,固步自封的执拗照样不可取。

耳根适中到懂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又能遵从内心、聪明采纳、明智取舍,才是最佳状态。

其实,在耳根软的缴税名单中,我也榜上有名,我没少在纳税中吃一堑长一智:

1 确保自己忙而不乱,再去帮忙

我才刚参加工作时,因为耳根太软听不得别人求助而心力交瘁。

五十多岁的老同事不会双面复印,一经呼唤,我就放下手头上正在做的工作去帮忙;比我晚进公司的小朋友操作界面异常,一呼有难,我就去他电脑前帮忙处理。

其实搭把手也没什么,但我发现有个别同事对我渐渐产生依赖,把我当作活体应急方案,无视我本身工作的进度条。

碰到困难,马上叫我,自己的工作时间被切成很多碎片,效率降低。帮完别人重新再进入状态,需要缓冲。

所以,当目送同事下班,我还得加班干活时,当自己手忙脚乱,恨不得三头六臂时,当多做多错,委屈得真想把长城哭倒时,我决定我必须改变。

就像我当时的主管以朋友语气告诉我的那样,“帮忙,是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完做好后,你有能力有心情,对方有礼貌有诚意,再去帮;而不是你帮别人,结果让自己更忙了”。

心怀愠怒地帮忙,常常伤人伤己。

2 不忍拒绝,还是不会拒绝

有一次周末和我老乡逛商场,期间我接到一个很长的电话,我为难地承应着,半天才挂,我老乡好奇地问我什么电话,听到“保险”二字时她吐血倒地。

我立马充当自己言行的辩护律师,人家大周末的还这么努力工作,拒绝的话我开不了口。

我做过海外销售,当我第一次给美国潜在客户打电话推荐产品时,对方花时间听完我的陈述这件事对我意义重大,说不定给我打电话的小朋友也是刚入行,我可不想浇给他一盆冷水。

但我觉得我老乡的话更有道理,“你直接说明你没有需求,说不定人家省下给你讲半天的时间,打给别人可能已经成单了呢。再者说,没必要把别人想得那么脆弱,被拒绝是一种常态,一个人好的造化取决于在两次被拒绝中间,依然保持着那股依然热忱乐观的劲儿。”

很多时候,别人更希望你想拒绝,就冷酷到底。拖拖拉拉,不置可否,给人希望又让人失望,才更让别人浪费时间精力。与其这样,不如有礼貌地直接回绝,“谢谢您,我确实不需要”。

正如托克维尔那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而不傲慢”,就是一种极为体面的回应。

3 你有糖衣炮弹,我有防弹背心

生活中有人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的,可能超市大妈给你介绍的那款手纸,最近做活动的确很划算;也有与我们出发点不一致的,可能药店销售给你推荐的这款药品,他拿到的提成点数比较高。

甚至有与我们利益冲突的,比如拉你入伙降低自己风险的传销组织,或者拿着假钞来找你做替死鬼的无良骗子。

不管糖衣里面是胶囊或是炮弹,自己都得过滤掉糖分,先把别人的小甜嘴放一边,用自己的认知和思辨去判断。

选择与否,指标都是自己的底线、立场、诉求、尺度以及喜好。

我觉得耳根子软这种病,在女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作为神经盘根复杂、细腻纤长的女人,我也会厌烦自己有时患得患失拿不定主意,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他人的天花乱坠中自乱阵脚,害怕没有采纳别人的建议别人会有情绪,认为谁都不容易舍不得让任何一方受伤。

耳根子软就罢了,还钻牛角尖想不开,还内心纠结惶惶不安,这就要命了。

整天担心别人开不开心,那别人有没有将心比心替你想;整天揣摩别人的心情和反应,唯独不重视自己的感受,没个属己感,漫漫人生路那可怎么混?

最好的防弹背心,就是做自己内心意志的最大股东。

行事端正,无愧于心,则外人之见,不必挂心。

作者:梁爽,Queen主义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