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敬子
常常有人对我说,敬子老师,推荐几个收纳神器吧。一听这话,我汗都吓出来:“亲,您整理了吗?没整理的话,别着急收纳好吗!”
好似一打算整理,大家第一个兴奋点就是先买几个收纳筐、整理筐。这种还没干活儿就装备先行的思路,要不得。现如今,整理收纳的观念在国内开始兴起了,好现象。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对于整理及收纳,并不具备基本的了解:“整理不就是扔东西嘛,收纳不就是摆整齐嘛。”
图样图森破。整理和收纳,是一套科学的方法论。今天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整理,如何做整理。整理,是一种思考方法,这可能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
我们常常把整理、收纳、打扫三个截然不同的行为混作一谈。整理,是思考物品与自己的关系,决定是否保留或丢弃。收纳,是决定物品的位置,是将物品收容纳入合适的空间,摆放到固定位置。打扫,是去除脏东西,扫灰抹干净。而咱们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做的往往叫做“拾掇”、“收拾”,兼有以上三种行为的特点,遗憾的是三种行为都没做彻底。
收纳整理,真正的顺序是整理在前,收纳在后。没有经过整理,就开始收纳,实际上是在囤积物品。收纳只不过是做到了漂亮甚至规整地囤积物品,但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生活中,由于不理解整理的意义,就出现了好多囤物收纳癖。
不管是哪个流派的整理方法,通常经过整理之后,物品数量会大幅减少。我们应在整理之后的基础上,决定买什么收纳工具,否则就连收纳工具都是多余之物。
图片提供:敬子有一天整理名片,整理完了之后发现名片一张都不用留:要联系的人早联系了,不联系的人,对方离职跳槽多年了也还是没有联系;今后怎么样都能通过社交圈找到对口的人。扔完了名片之后,名片夹没有用处了,于是收纳物品名片夹(右图),也可以扔了。
因此,在整理的时候,不要一来就购买收纳用品,先凑合使用家里已有的收纳用品。等彻底整理完成之后,再根据物品的数量种类,更换尺寸合适且喜爱的收纳用品。
图片提供:敬子整理出来让你心动的衣服,在整理完之后先暂时找个家里的鞋盒叠起来放进去,以后再更换尺寸合适且心动的收纳盒。
如何整理
❶ 短期、一次性、集中、彻底整理
整理,不需要每天做。集中短期一次性整理,解决家居物品“便秘”问题,剩下的就是随手归位。
当你真正彻底整理以后,随手归位非常容易。即使以前你是绝对不可能这样做的人,也能做到。到时候你会发现,东西大量减少了,归位不再费劲。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你明白了你爱这些你所保留的东西,自然就不再粗暴、随意地对待了。
❷ 整理的流程:按物品顺序整理
不要按照场所和房间来整理,把物品分成五类,按顺序整理,顺序是:衣物类—书籍类—文件类—小物品类—回忆物品。请严格按照顺序,从易到难。
整理的时候,请将同一类物品全部拿出来堆到一起,一件一件整理,直到这一类物品整理完毕。就每一件物品进行决策,花时间认识自己的潜在想法,搞懂自己真的喜欢什么,挖掘心痛感和罪恶感,通过面对物品,好好面对自己。
图片提供:敬子把一年四季所有衣物、床上用品、毛巾等集中起来。
把所有CD、DVD集中起来 把所有小物品集中起来。❸ 整理物品时如何取舍
整理的过程,就是各种因素干扰人决策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先梳理出来,究竟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一个物品舍弃还是保留?请采用以下标准:
断舍离的整理原则:舍去我不舒服、我不合适、我不喜欢的物品。
心动整理法的整理原则:心动(喜欢、舒服、提气,有这个东西觉得安心、温暖、喜悦……)。整理时,将物品一个个拿在手中,好好感受一下,这件物品是否让你心动。心动的保留,不心动的扔掉。跟贵不贵、能不能用、新的旧的、坏没坏没有关系。
图片提供:敬子理性整理法:
第一,按照时间和频次决策。考虑物品的使用时间和频次,例如一年过去了也未曾使用的东西建议扔掉。
第二,按照属性决策。资产(留下来会保值增值,如黄金、贵重首饰等)、工具(重视使用价值,对于不心动的工具更换为自己心动的)、消耗品(如厕纸、洗洁精、牙膏、T恤等,购买时就决定使用周期,到期淘汰)、存储(控制总量,不要为安心而囤积物品)。
人是整理的核心,而不是东西
整理物品不是以物品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思考的是物品和人的关系。你比东西重要,整理和收纳都要人本主义,以使用人的个人特点为主要考虑因素。整理的标准不是房间达到一丝不苟的状态,整理的目的也不是劝你扔东西。
扔也可以,不扔也可以。留下的多,可以,留下的少,也可以,都在于你自己。整理的目的是让人舒适,不是让房间看起来漂亮。同时,整理的目的也是为了爱惜物品,让你对所有物品走脑走心,不忽视,不囤积。充分使用,是对物品最大的尊重;搁着落灰,是对物品的藐视和错待。
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渐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做自己的整理,无法帮别人整理,因为你不能帮别人做决策。因此,请尊重别人的观念和物品,不要踩人界限。
上面提到的方法论主要来自于近藤麻理惠(左)、山下英子(中)及佐藤可士和(右),向他们致敬!
同时,也一并推荐他们的三本书给大家,看过之后,相信你会对整理有更深的理解,进而帮助你进行整理、收纳:
❶ 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参考价格:14元
近藤麻理惠是个从5岁起就开始阅读主妇杂志的女孩,之后开始了系统的整理收纳研究和咨询、教学。这本书从精神层面到实际操作方法都有详细介绍,主张以“心动标准”来选择、丢弃、收纳物品,满满的正能量和日式主妇情怀,受到不少追捧。还有一部同名电影,也可找来一起看看。
❷ 山下英子《断舍离》
参考价格:17元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这就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借助《断舍离》所阐述的理念,她认为任何人都能实践“断舍离”整理术,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整理收拾,改变意识,放下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她还同时著有《断舍离·心灵篇》、《自在力》、《断舍离·升级实操篇》、《断舍离·心灵减负篇》等同系列多本书,从不同方面跟你聊聊“断舍离”。
❸ 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参考价格:24元
佐藤可士和是优衣库的首席艺术总监、日本知名设计师,他在书中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子,将“超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既包括常规认知上有形的整理,也包括诸如人际关系的无形整理,提倡不是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通过整理“享受舒适生活”。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做整理,请勿收纳。
不做整理,请勿收纳。
不做整理,请勿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