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比太空科幻更燃,为了一个不可能的纪录拼上我们全人类

来源:花图问答

说它是一场挑战其实很准确,但是这个伟大的项目本质上是耐克的营销。

但能被国家地理频道拍成一部精美的纪录片,它的意义绝对不止于商业。

这场拼尽全人类的挑战叫做breaking 2,顾名思义就是要挑战2小时内完成马拉松的终极记录。

也许很多人不太了解马拉松,但是你会发现就算是极度厌恶运动的肥宅,看完这部纪录片也同样会心潮澎湃,因为它的本质是挑战人类极限,是在赛道上还是在游戏里,其实并无所谓。

纪录片的制作固然是精美绝伦的,但是它并没有交代太多的背景,以至于小白们会缺少观看下去的动力。

2个小时跑完马拉松意味着什么?

说一组数据,breaking 2挑战的2017年,当时被官方承认的世界纪录是2小时3分钟多。

3分钟听起来很少,但是2小时4分钟跑进2小时3分钟人类花了11年,从2小时5分钟跑进2小时4分钟人类花了15年。

而这次挑战要一下将成绩提高3分钟,其实无异于让博尔特在半年内跑进9秒50,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既然“破二”计划被顺利地提出了,自然也有突破的余地。

因为我们有代表人类最高水平的超级阵容,当然,严格地说是耐克旗下最精英的选手。

这三位马拉松超级精英将在科学家团队的指导下进行半年的指导训练,挑战“破二”。

第一位,马拉松男神·奔跑哲人·基普乔格。

世界公认的马拉松第一人,来自长跑强国肯尼亚。

早年专注田径场内的长跑项目,但因为另有神人存在,成绩算不上顶尖。

27岁转到马拉松项目,第一次参赛就以2小时5分钟30秒打破赛会纪录夺冠。

接下来几乎每一次参赛都是冠军,唯一获得亚军的那一次,冠军破了世界纪录。

截止到今天,基普乔格11次参赛10次夺冠,没有破过世界纪录的遗憾也在2018年圆满了。

基普乔格的惊人成绩是建立在极度自律的计划和科学的训练上的。

作为最成功的马拉松运动员,身家少说也有千万美元,但基普乔格仍然住在乡村,在简陋的训练基地里与青年选手同吃同住,一起训练。

后来科学家团队介入基普乔格的训练,发现他们几乎给不了什么帮助,已经是最科学最系统。

问任何一个“破二”计划的工作人员对基普乔格的评价,绝对是最高的,他们形容基普乔格的身体就像是精密的机器,每一个螺丝都总是调教到最佳状态。

所以基普乔格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破二”的选手。

世界第一人都已经被请出来了,似乎另外两名选手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然而,另外两名才是更恐怖的存在。

第二位,半马王子·骆驼战士·塔德塞。

塔德塞来自东非小国厄立特里亚,是他们国家第一个在奥运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2004年万米铜牌)。

他并不是一个传统的田径运动员,早年他其实是想要成为自行车运动员,但无奈自行车训练所需要的资金太高(这也是为什么非洲少有自行车运动员的原因之一)。

于是他才转向长跑,并且也有不错的成绩。

不过在马拉松项目上,塔德塞的成绩并不算优秀,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10分钟41秒,似乎还差得远。

他既然入选了“破二”计划,就必然有他的神奇之处。

塔德塞虽然马拉松成绩不佳,但半程马拉松成绩一骑绝尘,是当时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成绩58分钟23秒,人称“半马王子”。

科学家团队介入之后,发现塔德塞的问题在于根本不会利用补给,他跑马拉松甚至从不补水,半马世界纪录也是不喝水打破的。

这个缺陷让他的马拉松成绩很不稳定,很多次参加全程马拉松都没有完赛。

一个不喝水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实力是多么的恐怖啊!

所以科学家团队只要解决了塔德塞的补给问题,就一定能有一个飞跃,把半马的好成绩延续到全马。

另外,团队在实验室对塔德塞的测试显示,他的乳酸堆积阈值高的惊人,换句话说就是他以世界纪录的速度跑是几乎不会产生乳酸堆积的。

第三位,年少成名·波马战神·德西萨。

他来自另一个长跑强国埃塞俄比亚,1990年生人,与前辈相比他属于年少成名的选手。

一般来说马拉松选手出成绩的年龄会在30岁以上,但德西萨在23岁第一次参赛就拿到了马拉松冠军,并且是在盛名远扬的波士顿马拉松。

隔年再次获得波士顿马拉松冠军,当时的个人最好成绩是2小时4分钟45秒。

由于德西萨很年轻,技术还有改进的空间,科学家团队认为他还能提高很多。

经过测试,德西萨的最大摄氧量是三人中最高的,这代表在相同的时间内,他的肌肉能比别人的利用更多的氧气。

虽然最大摄氧量数据并不代表成绩水平,但这是一个关键的基础,也是专业运动员和爱好者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小伙子潜力无限”团队总是这么鼓励这个算是“最差”的人类精英。

有了最强的运动员只是第一步,还有更多需要科学家团队努力的方面。

首先,是挑战的场地环境。

因为马拉松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标准线路或者赛道,环境的变量很大,但同时也是突破口。

因此“破二”计划最终挑战的场地选在了位于意大利的蒙扎赛道,这条赛道比城市道路更为平坦,海拔也低,气候凉爽,有利于选手的发挥。

其二是领跑员。

领跑员是各大马拉松赛事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一般叫他们“兔子”。

这次“破二”计划的兔子是开挂的,几组兔子以破纪录的速度领跑,换下来可以休息,这在正规赛事中是不允许的,兔子只能退赛不能重返赛道。

虽然这样能够让三位精英的成绩快上不少,但是纪录并不会被官方承认。

这也就意味着这场代表人类的马拉松挑战就算成功了,选手们也不会得到一个官方荣誉。

第三,科学家团队为了这次挑战还特别定制了最先进的马拉松装备,主要是一双能减少4%能耗的跑鞋,以及一些风阻更低的服装等等。

有了这些顶级的战前准备,科学家团队最终估算,如果三位选手正常发挥,完赛的成绩肯定能跑进2小时1分钟。

但能否跑进2小时还说不准,估计大概有3成的概率能成功,全靠他们的状态和发挥。

在正式挑战前,他们先进行了一次半程马拉松的测试,看看各个环节是否都能照常执行。

这一次试水的过程我就不赘述了,结果总体还是颇为理想的。

最快的基普乔格成绩在59分19秒,塔德塞居次,59分45秒。

但德西萨就出了岔子,完赛成绩1小时2分钟56秒,以这个成绩基本不可能突破2小时的目标。

带着各自的成绩,三位精英各回各家,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期待能有突破。

2017年5月6日的黎明,为了更凉爽的空气,三位选手就已经在蒙扎赛道上准备出发了。

有史以来最豪华的领跑阵容也在一旁待命,引导车往赛道上投出激光,规划出一条最经济的路线。

拂晓,挑战开始。

领航员们以三角箭头之队形紧紧保护着背后的王牌,并且用精准速度控制着节奏。

10公里,之前状态不好的德西萨开始面露难色,逐渐被基普乔格和塔德塞拉开距离。

还没到半程,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经不可能冲击“破二”了。

工作人员大声地询问德西萨,是否要推出,他没有回应,咬牙坚持。

接近20公里时,塔德塞也开始吃不消,无法紧跟前面豪华的领跑队形,导致更加吃力。

到半程时,只有基普乔格任然保持在目标配速内,真的就像是精密调教的机器一样冲着目标而去。

30公里,基普乔格的速度稍微慢了点,预计完赛时间会多出几秒,但仍有希望。

35公里,又慢了一些,预计超出目标10秒,团队正在紧张的制定提速方案。

所有人都很紧张,但是多数人心里也都知道,“破二”的希望不大了。

不过奇怪的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任何沮丧,而是对基普乔格表示敬佩,并且期待他最终的成绩,即便没有达到2个小时以内,那也会是一个全新的人类最好成绩。

40公里,即将完赛!

基普乔格的已经不经意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但他还在坚持,拼尽最后一点能量。

完赛……

时间2小时0分钟25秒。

基普乔格瘫倒在地,作为一名以冷静闻名的马拉松机器,即便是夺冠,他也总是表现的平静冷淡。

他真的拼了。

另外两位的成绩分别是:塔德塞2小时6分钟51秒,德西萨2小时14分钟10秒。

他们同样值得敬佩,明知已经无望达标,甚至成绩不好看,依然坚持完赛。

好了,故事就讲到这里吧。

纪录片中还有更多关于三位精英的详细故事,会更加让你体会到他们的伟大,真的非常值得认真观看。

国家地理的这部《Breaking2》的观影体验就像是看了一部人类主义的大宇宙科幻片一样。

联合政府集人类之全力对抗外敌,我想是那种全人类为了一个目的而不顾一切所带来的震撼吧。

“破二”计划中,我看到不同种族国家,不同语言肤色的人在一起努力,为了一个说起来不切实际的目标,但从没有人质疑过为什么。

不管成绩如何,只有鼓励和敬佩,没有嘲讽和嫉妒。

也许在运动里,才能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尊重吧。

此所谓最伟大的失败挑战,无关成绩。(来源:SME科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