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自己很重要,只有把自己改变了你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很多人问我,我们到底是做什么的?我用一个事情给大家解释,大家就全明白了。
京东商城前两天刚刚上市了。京东上市以后,刘强东发了一封内部邮件,说了两件事情。第一:过去十年京东做了哪三件事情。第二:京东在未来十年将要做哪些事 。未来十年京东商城要走国际化,面向全球输送优质的中国商品。这件事,刚过没两天,京东在南京软件谷设了一个点,这就是为国际化做准备的。
如果京东现在开始招人,你觉得他需要什么样的人?京东商城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战略就是国际化。所以说,它如果招十个人,其中有六个为国际化做准备的人,那这六个人是不是需要语言?一定要会英语吧!这是英孚给大家提供的非常重要的技能。
但我如果不说这件事,你知道这个机会吗?
如果我不说京东商城未来十年非常重要的战略就是国际化,需要非常多的国际化人才运营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你知道吗?
格局就是干这件事的。
从大家上大学、毕业到工作的这段过程,会有人很清晰地告诉你,什么地方有方向吗?甚至乎于你的父母、同学、老师。你不知道方向在哪儿,你不知道外部的机会在哪儿?你就没有用武之地,不知道发挥力量。这就是我们做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分享给大家。
苹果手机一个月在中国卖多少台?苹果手机卖的量大还是小米手机卖的量大?可以告诉各位,截止昨天,小米第一季度卖了1046万部手机,一个月出货330万台。另外一方面,苹果卖了多少?900万部。小米的销量已经远远超过苹果的销量。
三年前,我去四川大学讲课。当时,我跟很多同学说,你们放心大胆去小米,虽然当时小米只有不到一百个人的规模,非常小。但去了,不会比大公司差的。截止到今天,小米第二轮融资,估值2.5亿元,这时候,小米的企业文化就出来了。你们知道小米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墙上、会议室、办公室上贴着四个字,“一人一口”这是优酷的。小米的墙上贴着的是“嫁给小米”。
听过他们的介绍后,我们才明白是什么意思。当小米只有一百个员工的时候,风投要投钱进来,雷军说,你按多少钱投的,我们员工按多少出。如果这个公司是估值2.5亿美元,如果风投按照2.5亿美元购买我们的股份,我们的员工也照这个价格出资,只是出的少和多罢了。这个时候一个员工,很普通的女孩儿,她刚毕业没两天,打电话给她妈说,咱家很普通,只有十万块的嫁妆,给我吧,入股我们公司。之后,她用着十万块入股小米。后来,雷军知道这个事,特别感动,一个女员工敢把价值投进来,所以说,企业文化就是“嫁给小米”。
截止去年,小米又做一次融资,估值300亿美元。我们有一个学员在小米工作,我问他,你们第一批入职的员工在小米什么情况?他说我几乎每天都结接到风险投资机构给我们打的电话,现在小米估值将近300亿美元,可以变现,可以卖。他的身价是1亿人民币。所以,企业文化就是“嫁给小米”。
这是真实的小米的例子。同样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学员,大学毕业后在其他小城市,晃了两年没有找到发展机会,跑到北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就是三千多块钱,三千多块钱,当时有很多的选择,其中有一个是赶集网下的蚂蚁短租,一个月只能给他1500的工资,他问我说应不应该去,这么低的工资能不能生活。我说不能生活也得去,这是属于积累经验。前两天他跳槽了,拿到了三个Offer,职业方向都是互联网的运营岗位。三个公司,第一个是新浪,第二个是360,第三个是金融界,比它们俩小一点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工资都是八千多块钱。他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年薪就上了十万。什么原因?选对行了!
三个公司都一样,你们选哪个?
最后我给他建议,你去互联网金融吧。哪怕工资低点,你也去这个。这个更有前途,为什么?原来他连互联网的边都不沾,花了一年的时间积累行业经验,工资从3600跳到了8000。他原本学的专业,真的挺普通的,属于管理类的。他说,我发现了互联网的人要高调,我把我的简历上写着赶集网的互联网运营岗位,给我投的都是互联网运营岗位的,工资翻了这么多,他很开心。我说你放心大胆在互联网金融再干两年,还会升职的。
讲了这个故事,我想引出一个信念的倒三角。我们的主题是“改变自己、打开格局”。
实际上你想打开你的格局,想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关键不在于你找到你自己适合什么,去做什么,你的兴趣点在哪里,这个很难找到,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这个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因为你从小到大不是接受素质教育,你从来没有体验到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很多人要到很晚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就像站在讲台上看世界一样,他只看到了123,1个是自己的专业,2是父母做的工作,3是别人跟他说的行业和工作。于是他怎么样?1我不喜欢,2我做不了,3我够不着,没有我喜欢的,我很迷盲。
实际上核心的原因是什么?他从来没有站在桌子上,没有站在投影上看这个世界,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第四个99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他永远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如果每天关着门做测评,测评测不出未来是什么样的,十年前的人也不是因为我喜欢做这个就做成功了,因为人的兴趣跟职业相关,不是行业。人太渺小了,人无法跟行业趋势做抗衡的。
所以说,所有职业规划的内容,我觉得两句话就解释了。第一句:男怕选错行;第二句:隔行如隔山。
一个行业真的不花十年的时间,出不了大成绩。
改变你自己很重要,只有把自己改变了你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我觉得改变自己有这样一个倒金字塔形最重要的。
第一个层次是信念,第二个是价值观,第三个是思维模式,第四个是行为,第五个是结果,第六个是能力,第七个是潜意识。
一个人做什么,跟他从小到大不断塑造和培养的信念有非常大的关系。他的信念越强大,他的价值观越是清晰,他的思维模式就会不一样,他每天做的行为就会不一样。比如说,今天我们能够来参加这个论坛,而没有选择在屋里睡大觉或者打游戏,没有干别的。这就是原因触动的,促使你践行了不同的行为,这个行为给了你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又反过来会重塑你的能力,重新影响你的潜意识,继而潜意识又影响着你的信念。
我有一个师弟工作八年了,前几天跟我聊天。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信念是:“我要成为一个高管”。这促使他不断的寻找,不断的看故事,思考如何能够成为一个高管,这是他的信念。他的价值观就是要去一家大公司成为一个高管,这个有错没错?没错。我相信很多人都这么想的。他的思维模式就是什么?别人怎么成为高管的,于是我要学习,我要成为高管。结果他工作八年期间,他做了一件事,考了两个在职研究生,一个人大的,一个是清华的。八年时间,隔两年考一个,每个考完就上,每个考完就上,上完人大的又上清华的。我说你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曾经看了一篇文章对我的影响非常大,高管一定要有很高的学习能力,这就是思维模式。他的行为就是八年考了两个在职研究生。他的结果就是真的拿到了两个在职研究生,耗了八年之后,他也真的成为了那个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同时也练就了他特别强的考试能力。
有一天,我在广州碰到了,他问我说“我打算再上个MBA,你说有用没?”他问了我这句话,我就很惊讶了,“你这么多的学历了,你又不是科研人员。你干嘛专研?”他说,“我如果上了个MBA,我感觉跳槽的机会更多,可能更多的踏板的机会。”他的信念和价值观还是这里:我能不能去大公司当高管。
我身边很多人的信念不一样。我给大家讲讲我的信念。我的信念从来没有说一定要学历最高,学历最重要。我的信念由几点造成的。
第一,我的信念相信一点,努力一定要有回报,我付出努力一定要有回报。第二,我付出的努力和回报不能有天花板。我付出回报可以晚二十年以后,三十年以后,但不要有天花板。
我的信念是应该做创新的东西。别人都做过的东西,我觉得不一定价值大。往下走,价值观就告诉我,我要做能够有点创新的事情,能够帮助更多人的事情。继而思维模式就变了,思维模式就变成“什么内容、什么需求,我能有创新,能够帮助更多人。”结果造成我的行为不一样了,我的行为就是我工作十多年,曾经工作过,自己创业过,也失败过,我会促使自己一定要失败过,甭管一次还是两次。结果是什么?真的失败了,一分钱没有。然后呢?父母说了好多次,别在北京漂了,回家当公务员,或者考一个事业单位,也挺不错。但我从来没有动摇过。
而且我还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一直很坚定。它就是,我要自己买房子,不用父母一分钱。不管房价涨到天上,都跟我没关系。
结果走了不同的路,能力发生了变化,潜意识潜移默化告诉我,为什么能够不断的做格局走下来呢?是什么促使我这样做的呢?
格局商学院,每天会有很多不同的学员不断的咨询问题,还有写来很多感谢信。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感谢信,写了一千字,因为帮助他找到了方向,不再迷茫,最后落款,他写了一句:伟大的院长。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它激发了我的潜意识,告诉我这件事一定要做,而且要做的更有价值,它帮助了我。反过来又增强了我的信念。然后信念又让我的价值观更坚定的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下去,去帮助更多的人,然后我的思维模式就不断的靠拢,怎么能够做的更好,怎么能够以更多的方式往下做。行为就是每天到不同的大城市讲课,继而能力不断的提高,潜意识又不断的提醒我。反过来又促进我的信念。
如果我今天和英孚举办的论坛成功的话,我的潜意识是增强还是减弱?同样潜意识又会增强,又会作用于我的价值观,促使我的行为更大胆,下次开更大的论坛,人更多。结果能力和潜意识不断的影响,周而复始,我觉得我就改变了。
回想一下,现在自己跟刚毕业不久,出来工作一两年的时候的差别太大了。一个公司、一个国家、一个人要改变什么?改变你的信念和价值观,重塑你的信念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改变根本。
经常会有学员问我一个问题:老师,这么多的选择我应该选哪个?我很迷茫,不知道什么方向?而我一般会反问一个问题:二十年之后你想成为什么人?或者你重新问我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二十年后你的目标是什么?当然,你不一定很清晰,但你又是否考虑过呢。在给予建议时,有些要鼓励,有些要激励,有些就不能。为什么?因为他的信念和价值管的基础不一样,而这是可以改变的。
每一年,你的信念和价值观塑造一点点。你看问题的想法和角度也会不一样。不出五年,你会走上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