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传失败...(image-5c0e54-1556846667725)]
叔孙通是西汉建立初年的开国重臣。后世对他的评价(包括《资治通鉴》的记载)褒贬不一,分化严重。批评他的学者都着眼于叔孙通曾事六主,说他反复无常,毫无忠诚。与他相对的是张良,张良在投靠另支义军的半途遇到了刘邦,于是改弦易张,归顺了刘邦,从此一直为汉尽忠。而叔孙通则服务过秦始皇,秦二世,项梁,楚怀王,项羽,最后才投入刘邦帐下。
批评叔孙通反复无常的人自有他们的道理,而且乍一看是那么回事。但是这些人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只看结果,没有去看原因——为什么叔孙通换了五次君主?
我的朋友付仁德是一个狗奴,一年前他从狗群里一个狗友那领养了一只小黑狗,叫莉莉。半年前的一天,他带着莉莉上街买东西,不小心让它给车轧死了。付仁德很难过,退出了狗群。一个多月前他邻居的狗生崽,送了他一只,他叫它露西。然后他重回狗群,可是有狗友对他的换狗不满,甚至批评他虐狗,言辞激烈。付仁德为此非常苦恼。我对他劝慰了一番:
终此一生,这个世界上真正关心你的人极少极少。人们通常只看结果,不问原因。只有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去了解事情的全貌。因为某个不幸的结果,人们将莫须有强加于你,对此我深有体会。解释是没用的,因为他们根本不关心事情的真相。
鲁迅在《而已集 小杂感》中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比我们想象的可怕的多。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很可怜的。例如那个批评你的人,从前一定受过许多伤害。她被欺骗,被背叛,于是不再相信别人。罗织罪名攻击别人,从而发泄忿恨,获得平衡。她的内心不再有善良,因此不懂得体谅别人。灵魂被囚禁在仇恨中不能解脱,因此仇视别人。遇到这类人,我们不能与他们计较,而应当同情。
同样,生活中我们难免也会遇到满脸戾气,恶语相向的人。他们也是可怜的——快乐的人绝对不会那样对待他人。即便我们做不到理解这类可怜人,也能去同情他们;即便做不到同情,还能做到忽视。而与忿恨的可怜人生气就太不值了。
付仁德很爱狗,这我是知道的,他只是不走运。就像叔孙通,没有张良那样的幸运,这不是他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