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是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的地方,在这里,能够让孩子接触到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让孩子知道有一个与自身生活环境不同而又息息相关的精彩的世界,是一个让孩子的心灵自由翱翔的空间。
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对知识有着天生的渴望,自己不断地学习,并且把自己学习的体会与经验分享给学生; 自己不断地体味人生,并且帮助学生用各自的方式建立一个积极均衡的人生观。
谈教育必避不开考试这个话题。考试分大考小考。小考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检测; 而大考的目的是设立一个标准,将年轻的人群提前分成不同的组,分别给他们配以不同的职业期许。
小考应该是学校职能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为有许多学习的内容人生的体验是用考试难以衡量的。大考是社会赋予学校的一个职能,是学校教育应尽的义务,毕竟不同职业对学习能力要求不同,但是仅仅是一个义务而已。
学校和教育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存在,而不是社会的附属。正如新文化运动的大佬们曾诧异地发现中国历史上没有儿童文学,当下的中国人也不享有真正适合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中国传统重教育,是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教育是仕的附庸,几千年没有改变。中国的学校与教育没有自己的灵魂。
人们在质疑寒门是不是再能出贵子,实际上是在质疑教育制度的可靠性,是不是能够承载社会资源流动性渠道这一功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育被赋予了太重的社会责任,成为田舍郎与天子堂的唯一通道; 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没能培养出大批活泼积极的年轻人,敢于探索,不断进取,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来。
教育的缺陷是人文的缺陷,是技术手段弥补不了的。人文缺失,还大谈个性化教育,用机器培养考试机器,真的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