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上变身社交达人——《如何实现有效社交》

来源:花图问答

文/卜猫
000
人上 一百形形色色,有的人天生木讷笨嘴拙舌,有的人一说话就容易得罪人,当然也有的人一张嘴就能勾起别人的倾听欲,而且怎么听都不厌烦,比如俞敏洪、罗永浩、高晓松等等的演讲、采访,虽然他们并不符合当今社会对“帅哥”的定义,但是只要他们一张嘴,排山倒海的人格魅力就迎面而来。
会说话的人真是占尽了先机,因为说话讨喜,人缘也变好了,能够和大家和睦相处。
你是不是说话比较“冲”?是不是经常有诤友“举报”各种为人处世上的缺点?
是时候让自己通过练习提高社交技能了,会说话这个技能是现代社会的刚需。

001 从听者的角度思考
有听众是一件多么可贵的事,这代表你的所思所想形成的语言还有人倾听,别人还会通过表情、话语来给自己一些反应,这是一种特权,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享受不到的特权,所以就应该珍惜这种权利,珍惜听众的注意力。
怎样才算是珍惜? 那就要急人所需,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方此时此刻真正关心的事情是什么,对方现在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需求是什么?
是感情问题,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自己职场上的困惑,还是学习中的阻碍?
不要自己自嗨,而忘记了别人的存在,很有可能对方对我们所说的内容没有多大兴趣,只是为了佯装礼貌勉强支撑,下次再见到,恐怕对方再也不愿意进行“交谈”了,因为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忍受。

002 肢体语言
沟通是全方位的,虽然最明显的或许是嘴里说出的语言,但人心非常敏感,往往会注意到一些细微的表现,比如对方的眼神,皱纹的走向,笑容是否僵硬,笑的时候有没有出现卧蚕等等这样的细节。
因为活到一定的年龄,对于这些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类的细节,是非常敏感的,甚至一个人走不走心,是造作还是有感而发,TA一走近,就能感受到某种气场。
或许我们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气场,自己并不知道,毕竟我们也不可能跳脱自己的躯体去全方位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但这些东西在外人看来却是一览无遗。
怎样知道自己沟通的时候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呢?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自己看看自己的表现是否让自己能够满意,觉得什么地方还可以改,怎么改,是沟通的时候心态出了怎样的问题,需要怎样调整,等等。
只有自己在独处的时候做足功课,打磨这些细节,才能慢慢开始让自己每一次的沟通变成“精雕细琢”的作品。

003 把握谈话走向
如果谈话正朝着非可控方向行进,触及到了一些我们自己不言以提及的内容,要懂得适时刹车,重新调试整场谈话的走向。
但是这个时候,注意不要做得太过生硬,让对方感觉到被拒绝和不舒服。
方法就是还是接话,或者说“对”,然后说几句和对方刚说的问题相关,但无足轻重的内容,一笔带过,然后提出自己希望谈论的内容。
这样处理既不会让对方觉得尴尬,也不会让自己勉为其难,对方如果情商及格,应该知道如何配合。
如果对方比较白目,居然一再追问,那么或许这个人不是一个适合交朋友和谈话的对象,可以看看表,说“不好意思,有点急事。”然后借机走人逃脱。
如果别人说的内容自己不赞同,也不要尖锐指出“我觉得不对。”或者“不是这样的。”,这样就显得非常唐突,也让别人觉得比较扫兴。
正确的做法是先说“对”, 然后再说“我还想再补充几个看法...”,这样把自己的内容说出来,别人也能猜到你的意思。
谈话的氛围融洽会非常具有生产力,而氛围的维护需要每位参与者的努力和贡献,我们不但要珍惜别人已经奋力创造出的愉悦气氛,还要自觉和他们一起合力,把气氛往适合本场谈话内容的方向上带,不要做一个常常让别人心力交瘁的白目者。